《诗的八堂课》的原文摘录

  • 冉冉征途正因为有一个终点,才让我们能够将人生视为一个整体,有始,有终。只有死亡才能赋予生命以意义,故生与死相互依存、相互转化,所以庄子要我们知晓“死生存亡之一体”。 照苏格拉底的说法,形而上学的玄思就是在练习死亡。 (查看原文)
    稀树草原 11赞 2017-05-04 18:20:50
    —— 引自章节:死亡第八
  • 此生此世只不过是真理的一半,向着有限和封闭的日常视野展现;另一半真理则向死亡敞开,那不是来自表面,是来自深处。我们不但属于表面,而且属于深处。——别尔嘉耶夫《论人的使命》 (查看原文)
    稀树草原 11赞 2017-05-04 18:20:50
    —— 引自章节:死亡第八
  • 欢乐极兮哀情多……你看李嵩的《骷髅幻戏图》就知道,大骷髅牵丝小骷髅,这边是小孩子好奇地迎上去,那便是妇人安详地给娃儿喂奶,生与死强烈的对照,简直就是史铁生说的“站到死中去看生”。……参透了生命本味的豪举,因为他们敢于让惨淡的死与鲜活的生相摩相激。更不用说那种英雄主义的直面死亡……那是以历史为归宿,通过人类记忆的力量来克服个体生命的有限性。 能够感受悲哀的心灵是健康的,能够从悲哀中宣泄与净化的心灵是强壮的。……在音乐的审美上,“哀”的事实判断就等于“好”的价值判断。 (查看原文)
    稀树草原 11赞 2017-05-04 18:20:50
    —— 引自章节:死亡第八
  • 当人的情感在时间中消失的时候,这就是对死亡的体验。在空间中发生着与人、家庭、城市、花园、动物的分离,这种分离总是伴随着这样一种感觉,也许你再也不能见到它们了,那么,这就是对死亡的体验。对时间和空间中的一切分离和分裂的忧郁都是对死亡的忧郁。 (查看原文)
    稀树草原 11赞 2017-05-04 18:20:50
    —— 引自章节:死亡第八
  • 如果说十九世纪欧洲文学的主角是撒旦,那么死亡显然占据了二十世纪欧洲文学的中心。现代主义诗人的感性与玄思往往凝注于欧洲文学的中心……因为在二十世纪,拔根与挂空成了现代人的存在状态,虚无和荒谬成了现代人的精神氛围,生命的意义何在真正成了大问题,对意义的追问导致了向死亡聚焦吧。(-->乡愁第七) (查看原文)
    稀树草原 11赞 2017-05-04 18:20:50
    —— 引自章节:死亡第八
  • 西语中的“nostalgia”,跟汉语“乡愁”的构词方式一样,是由两个希腊语词根nostos(回家)和algia(病痛)组成。 (查看原文)
    稀树草原 4赞 2017-05-04 16:34:52
    —— 引自章节:乡愁第七
  • 因为诗也是一种抚慰人心的软力量, 像尼采所说的历史一样,具有治愈创伤、弥补损失、修补破碎模型的文化的“可塑力”(plastic power),能够将过去的、陌生的东西与现在的、亲和的东西融为一体。诺瓦利斯也说过:“个体生活在整体之中,整体也生活在个体之中。只有通过诗,才可能产生最高的同情与合力,以及有限与无限的最紧密的联合。”诗的功能,就是把失散的个体引领回去,与原有的整体重新结合。 (查看原文)
    稀树草原 4赞 2017-05-04 16:34:52
    —— 引自章节:乡愁第七
  • 变是在二十世纪,乡也出了问题,愁也出了问题。 什么乡愁呢?说起来是两重,一重是地理的,一重是历史的。 乡愁作为一种审美的病,诗人们的症状发展到只要一写到“麦子”,就能带来还乡的冲动。未必是无病呻吟,因为近社会发展,从一个农业社会一下子进入到现代社会,这种急剧的变动使人们心理不适,乡愁成了镇痛剂和麻醉药,让人缓释焦虑,感觉还有救。 (查看原文)
    稀树草原 4赞 2017-05-04 16:34:52
    —— 引自章节:乡愁第七
  • 现在的人太苦了。人人都拔了根(uprootedness),挂了空(dispossession)。这点,一般说来,人人都剥掉了我所说的陪衬,人人都在游离(diaspora)中。可是,唯有游离,才能怀乡。 从世界范围说来,二十世纪的政治和全球化造成了无数人的背井离乡。这些政治难民,经济移民、文化游民,怀着从母体撕裂的伤痛,彷徨挣扎于祖国与异国、母文化与在地文化之间,为身份认同与文化归属而焦虑。 在标准的海德格尔式阐述中,如今这个科学技术的时代,人已经被抽离了存在的基础,脱离了自然,剥夺了天真,失去了主体与客体的和谐统一,在这个被进步观念和技术手段重新结构的世界上漂浮不定,游荡无归。海德格尔认为这是上帝缺席的贫困的时代,不再有上帝把人和物聚集在其周围,把历史和嵌合为一体,诸神和上帝已遁去,神性的光辉已熄灭。 返乡之路如此玄远,人类根本上就无家可归。不是由于我们现代人的拔根与挂空,而是由于应许之地的拔根与挂空。乡愁不再是那种甜蜜的忧伤了,而是一味苦涩,混合着撕裂的疼痛、纠结的愤怒与绝望,是灰在心里的感觉。所以现在有人创出一个新词,"solastalgia",来表示你在家乡也回不了原来那个家乡的“在地的乡愁”。 (查看原文)
    稀树草原 4赞 2017-05-04 16:34:52
    —— 引自章节:乡愁第七
  • 德语文学的现代性在欧洲各国中表现得最不充分。当然,你也可以说这乃是一种反现代性的现代性:以浪漫主义对抗启蒙主义,以中世纪对抗现代世界。 现代是小说为王。叔本华早就讲到过,抒情诗属于少年之作,诗人有童心,不世故,而叙事诗和喜剧是壮年之作,阅尽世态人情……那么,诗人何为?……在这个无处不有用的世界上,只有诗无用……“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诗的精神是在世界黑夜中向着存在和语言的突围,而语言是向着黑夜和空无的祈祷与召唤。 (查看原文)
    稀树草原 4赞 2017-05-04 16:34:52
    —— 引自章节:乡愁第七
  • 我一直想写一本书来谈谈诗,谈谈诗都写些什么,怎样写出来,可以怎样去读,诸如此类的话题,只就我认为有意义的方面,来谈些有意思的见解,我构思了这一系列的讲,每一讲我都先做足功课,然后课间录音,课后整理,初稿很快就出来了,又花了大力气增删修改。 (查看原文)
    Friday 1赞 2020-10-12 21:14:16
    —— 引自章节:后记 207
  • 氤氲乃介乎夷犹与坚实之间者,有夷犹之姿态而不甚飘渺,有锤炼之功夫而不甚坚实。锤炼是清楚氤氲与朦胧相似,氤氲是文字上的朦胧而清楚,清楚而又朦胧。 (查看原文)
    Friday 1赞 2020-10-12 21:14:16
    —— 引自章节:肌理第四 79
  • 嗜博者之性格,机警也,脆弱也,依赖也。嗜弈者之性格,谨慎也,坚忍也,独立也。(引王国维《人间嗜好之研究》) 古人常说“呼卢喝雉”,五个骰子,四黑一白为“雉”,是次胜采;五子皆黑为“卢”,是最胜采。掷骰子的,边搓边抛边叫,巴望掷出最高的点数,就叫“呼卢喝雉”。 这二十五页写得真辛苦呀。我写得太精细,抄了又抄,变了又变,东改西改,眼睛都发花了,所以暂时看不出问题。不过我相信这些页都能站住脚。——你还跟我谈你的气馁呢!你要是看看我怎样气馁就好了!有时我真不明白我的双臂怎么没有疲劳得从我身上脱落下来,我的脑袋怎么不像开锅的粥一般跑掉。我活得很艰难,与外界的一切快乐隔绝;在生活里,我没有别的,只有一种持久的狂热支撑自己,这种狂热有时会因无能为力而哭泣,但它仍持续不断。我爱我的工作爱到迷恋的、邪乎的程度,犹如苦行僧穿的粗毛衬衣老搔他的肚子。(福楼拜致路易丝·科莱,1852年4月24日) 人类精神的创造过程,远不像终端产品那样美妙。蓬头垢面,失魂落魄,这才叫“意匠惨淡经营中”。但这样的苦行和鬼相,不为人知,人亦不乐知。世人欣赏的是捷才,喜欢的是快钱。赌徒的胜利来得容易,棋手的成功取得辛苦,人情好逸恶劳,所以大家都愿意做那个买彩票中巨奖的幸运赌徒,你胼手胝足节衣缩食挣下一大份家业,头上是没光环的。所以李白容易被神化,什么御手调羹、力士脱靴、水中捉月等等。杜甫就没有人神化他,连后人捏造的饭颗山头的诗人形象,也是一脸苦相。不知为什么,苦吟者总给人智短力绌的印象。因此,有人明明勤奋出成果,偏要说自己没怎么花力气。比如殚精竭虑写《失乐园》的弥尔顿,就喜欢把夜里辛辛苦苦攒成的诗句,说成是不请自来的缪斯的赏光。俗话说“贪天功为己有”,他情愿倒过来,“贪己功为天有”。 《庄子》中说:“夫子步亦步,夫子趋亦趋,夫子驰亦驰;夫子奔逸绝尘,而回瞠若乎后矣。”本来你走慢我也走慢,你走快我也走快,但你若是... (查看原文)
    天徒想 2019-11-19 22:29:38
    —— 引自章节:博弈第一 1
  • 音乐有声,绘画有形,形式纯粹,倚重单向度的视觉听觉,诗却有声有色,既有音韵,又有意象和词藻,还有词和句子的质感。所以,我们读一首诗,涵咏意义的同时,还要体会节奏和旋律,感受形式和色彩,以至于触摸词和句的质地是柔和还是糙硬。 古人说,“和羹之美,在于合异”,一首诗就是不同艺术元素的综合,是多种异质冲动的调和。我们品诗时,每一种感官都对应着一个成分,分别调动视、听、嗅、触各种感官,最后以舌头来统摄,将如此复杂的感觉,用转喻的方式,归结到味觉上来。比如,王安石的绝句《南浦》中有两句诗是修辞精绝的名句:含风鸭绿鳞鳞起,弄日鹅黄袅袅垂。一幅春景图,只见“鳞鳞”水纹自下而上,“袅袅”柳姿自上而下,而且“鹅黄”“鸭绿”的明媚中,又隐含着“鳞鳞”的鱼字旁和“袅袅”的鸟字头。两句诗其实不写鹅鸭鱼鸟而鹅鸭鱼鸟宛然在焉,我们内在的视觉也定然有鱼在泼剌,鸟在翻飞。两句诗的声律本来已经有平平仄仄仄仄平平的和谐了,“鳞鳞”和“袅袅”两个联绵词又演漾着撩人春困般的意绪,听觉上一片娇软。就触觉而言,“含”字温润,“弄”字亵昵,水纹密致,柳条纤柔,轻抚上去真是细腻软滑之至。这晚唐风味的婉丽诗句,沁人心脾,味觉上竟有点甜丝丝的。 (查看原文)
    天徒想 2019-11-19 22:31:39
    —— 引自章节:滋味第二 28
  • 读李商隐的《无题》: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上一句已经预备好了一种怅望的心情,再读下去,“更隔”二字,便有格格不能吐的吃力之感,这中间横亘着的两个舌根音“更隔”gènggé,发声送气时一度梗塞,高度吻合着诗人的阻碍感、挫败感。加上“更隔”两字是双声,我认为使效果加倍。王国维《人间词话》未刊稿里有一句话,“荡漾处多用叠韵,促节处用双声”,说得大致不差。 周邦彦的《玉楼春》词,写刘晨、阮肇天台山仙凡恋爱故事:“桃溪不作从容住。秋藕绝来无续处。当时相候赤栏桥,今日独寻黄叶路。 烟中列岫青无数。雁背夕阳红欲暮。人如风后入江云,情似雨余黏地絮。”此词首句说藕断,末句却道丝连。“情似雨余黏地絮”,qíngsìyǔyú niándìxù,没有一个字要你开口,全是唇、齿、舌之间最微细的厮磨与粘扯,却已入骨地表现出那胶着、纠结、无法排解的痴情。我想周邦彦当日心中,准有释道潜有名的赠妓诗句在:“禅心已作沾泥絮,不逐春风上下狂。”意象是相同的,意思是相反的,那大开大合的声调也正好是相配的。 诗人就是要选用最吻合诗情的字眼,用声音来配合意义的表达。最好的诗人总能让一首诗成为意义与声音巧妙结合的有机体。语音本身与特定的心理效果之间有对应性。如ou韵母较柔,r声母最轻,所以“柔”“软”“弱”听上去天生就柔软柔弱。而ang音较亮,“刚”“强”“壮”的声音也硬朗。你要是说到 “瓜” 字,嘴巴就张大了;说到“果”字,嘴巴就包圆了。王力的《汉语史稿》说古代m声母的字,如盲昧茂密冥蒙渺茫梦霾暮灭等,都与黑暗的意思相关。 (查看原文)
    天徒想 2019-11-24 01:42:04
    —— 引自章节:声文第三 54
  • texture本义就是织物的表面纹理,或物体的构造组织给人的触觉质感或视觉触感,引申为诗或音乐各分子组合起来的形态。它与结构structure有整体和细部之别。structure是指总的支撑性的骨架,texture则是局部的肌理。 邵洵美说:“‘肌理’的重要性是无可讳言的,换句话说,便是一个真正的诗人非特对于字的意义应当明白,更重要的是对于一个字的声音、颜色、嗅味、温度,都要能肉体地去感觉及领悟。”邢光祖说:“肌理不是一种技巧,不是文字上的修炼,而是字眼与诗境的谐和,是诗的内涵的肉体化身。”一个说肌理是诗的肉体的化身,一个说要对诗的肌理肉体地感知。两人各有侧重,合起来就是说:我们要肉感地去感知一首诗的文本的肉身。 构成肌理或texture的关键,就是字法和句法——章法则属于结构要素了。从用字到造句,从意象到韵律,“肌理说”都讲求缜密的品质,特别注重诗中字句关系的彼此照应,所谓“前后接笋,秉承转换,开合正变”是也。当然,像这种主题的隐现、意象的映射、运思与行文的错综绾合等,可以叫肌理,也可以叫脉络。表面感知就是肌理,深入体会则是脉络,用《文心雕龙》的话说,“外文绮交,内义脉注”,整个儿形成文本的肉身。 这倒拔垂杨柳一节,便写鲁智深不敢掉以轻心。“相了一相”是打量了一下,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心理上先有了个基本盘的考量。后面每一个“把”字,都在试试点踩得准不准,劲吃得着吃不着。他每个环节都在掂量,在寻找着力点,测试可行性,也暗示垂杨柳并不好拔,万一拔不出,会教众泼皮们嗤笑了去。这段文字虽然一气呵成,却故意放慢了镜头,分解了动作,好比足球比赛中射门的慢镜头回放,令人感到势大力沉,才看得真切过瘾。不放慢镜头,劲道出不来。这就叫“笔下要涩,摸着如有筋”。 “舜作《五弦琴歌》曰:‘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孔子家语》) 组织肌理... (查看原文)
    天徒想 2019-11-24 01:44:04
    —— 引自章节:肌理第四 79
  • 酒瓶睡了 桌上只剩下我和骨头 我听见被锋牙利齿咬过的骨头 张开伤口说话 它没有恨我,它向我问好 它劝我出门在外要少喝酒 夜深了,别凉着胃 别在路灯下看自己的影子 它怀念起和肉相依为命的日子 那多么幸福,虽然只是在乡下 虽然只是在一只瓦罐里相遇 …… 我们谁是骨头,谁是肉 我们在岁月的噬咬下 骨肉分离后,有谁能留下来 听听我的骨头用方言搭几句家常 (卢卫平《分离》) (查看原文)
    天徒想 2019-11-24 01:45:46
    —— 引自章节:肌理第四 79
  • “客观对应物”。艾略特发明的这个术语,成了二十世纪最重要的诗学概念之一,其实卑之无甚高论:“表现情感的唯一艺术方式,是去找一个‘客观对应物’;换句话说,找一组事物、一种情境和一串事件,这些都是表现特定情感的公式;如此一来,这些诉诸感官经验的外在的东西一旦出现,该特定的情感就立刻被呼唤出来。” “人必须先说很多话然后保持静默。”这是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全书最后一句话,带有自我指涉。是的,一开头的静默是没有意义的,等到你历尽了人生,积蓄了经验,曾经了沧海,除却了巫山,最后,你静默了,那才是大有深意的静默。那个句号就不再是空无。 (查看原文)
    天徒想 2019-11-24 01:46:55
    —— 引自章节:玄思第五 102
  • 但斯坦纳这篇文章(《语言与沉默•夜语》)的重点,是想指出真正能够拓展人类情感潜力的色情文学少之又少。他说,萨德侯爵竭力想象并书写了全部的色情组合和变量,但这种组合和变量总是少得出奇。所以,色情文学具有不可避免的单调性,总是出现相同的刺激、相同的姿势、相同的幻想,斯坦纳形容那些个动作单调得像跑步机,而不是舞蹈。 那么,诗人写情色,是出于爱欲得不到实现的渴望,所以才想入非非寻找替代性满足么?可是像南朝统治阶层的宫体诗人们,美色唾手可得,为什么还要在诗中乐此不疲地玩那些消极的欲望游戏呢?说穿了,真正能够引起他们冲动的,满足他们欲望的,实现他们生命追求的,是文字而不是真实的身体。常人会像埃科说的,“我觉得比起描写做爱,我还是更愿意做爱”,但宫体诗人们会觉得,比起真的做爱,他们更愿意描写做爱,因为现实的性爱远不如文字过瘾,所以他们的欲望有一个目标转移。修辞是一架欲望的机器,文学快感是唯一真实的快感。不写出来,等于不存在。这是情色写作的重大悖论。 (查看原文)
    天徒想 2019-11-24 01:47:42
    —— 引自章节:情色第六 129
  • 欢乐极兮哀情多。汉灵帝时,京师婚礼上常奏丧家之乐,酒酣之后续以挽歌(应劭《风俗通》),哀乐过人的魏晋之士也是一高兴就大唱其挽歌,《世说新语·任诞》中就有好几个:“张酒后,挽歌甚凄苦。”“袁山松出游,每好令左右作挽歌。”宋人百戏中有真人化装成骷髅表演的傀儡戏,街头还有牵丝骷髅戏婴的表演。你看李嵩的《骷髅幻戏图》就知道,大骷髅牵丝小骷髅,这边是小孩子好奇地迎上去,那边是妇人安详地给娃儿喂奶,生与死强烈的对照,简直就是史铁生说的“站到死中去看生”。在喜欢大团圆的后世人看来,这样的行为不可思议。但这不是恶趣和搞怪,而是参透了生命本味的豪举,因为他们敢于让惨怛的死与鲜活的生相摩相激。更不用说那种英雄主义的直面死亡,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那是以历史为归宿,通过人类记忆的力量来克服个体生命的有限性。像孔子所说的“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和《左传》中“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都是在佛教应许给我们来世的永续之前,想让历史成为我们超越死亡的津梁。凡此种种,说明中国人对生与死的看法其实很通脱,大有一种向死而生的气概。 (查看原文)
    天徒想 2019-11-25 02:19:23
    —— 引自章节:死亡第八 181
<前页 1 2 3 4 5 6 7 8 9 后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