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书信选 短评

热门 最新
  • 4 nothing传叔 2017-05-15 20:27:08

    在五六十年代能这样做父母已经非常不容易,拿21世纪的教育认知去吐槽没啥意义,倒是书中讲65年一个月吃用不在内已花销90多元,令人。。。

  • 1 布谷 2017-12-28 18:18:32

    一个文人,自省与自重。

  • 1 美错 2016-11-10 11:04:53

    做人的学问,做父母的学问,做艺术的学问,可见一斑。

  • 0 跳草 2023-07-26 18:08:54 北京

    中式爹。sometimes creepy.

  • 0 买个包儿 2018-06-21 14:26:37

    傅雷的白话文温润如水,欧化也毫不别扭。

  • 0 Cathy- 2018-02-27 16:21:58

    身为父母,都是平常

  • 0 Jerry 2017-11-05 16:39:00

    窥见艺术大师在生活琐碎中的平凡一面

  • 0 Blanca 2020-06-20 19:40:19

    那个时代 没熬过来。最后一封即遗书。

  • 0 棠梨 2017-06-14 17:45:28

    严父良师益友,严肃活泼有趣。

  • 0 娜娜 2018-12-31 21:12:52

    艺术家 的交流 亲人的关心 联想许多

  • 0 镜中 2019-01-28 13:15:47

    由于儿时学琴的缘故,对傅雷所说的有关弹琴的一些内容大致能看懂。作为一个父亲,用文学、艺术去承担对一个孩子的教化,是再好不过的,即便谈论感情,也循循善诱,拳拳真心。早年给傅聪的信用傅聪的话来说就是“热情、执着,almost fanatic”。但也很明显的,1956年之后的信(1960年前),大失其色。不得不去谈论政治,语言小心谨慎,文采全无,略微的独立思考与文人精神也无时无刻不被压抑着,读来十分惋惜与哀痛

  • 0 🍑 2021-02-01 15:44:39

    说实话,读过去没啥感觉,可能既不是爸爸又不懂艺术的原因。 唯一的感觉就是絮絮叨叨,没有滋味。

  • 0 Myself 2021-10-21 11:19:00

    父母之爱子,则为其计深远。看着一封封的家书,感动于傅老的爱子之切。子在外,加之时代动荡,国家风雨飘摇,一切都只能靠着一封封书信寄托思念,述说关切,尤记得当时有一封长信丢失,傅老夫妇的惶恐和不安。书里最心疼的是,晚年的傅老,身体欠佳,儿子脱离国籍,文革时期又被污蔑,连工作这一安慰都几乎失去,那种绝望境地,最后夫妇选择自杀,瞬间泪目,拳拳爱国之心最后却这样悲剧收场,如何不让人唏嘘。虽然是家书,但是傅老关于工作,关于爱情,关于生活等等的观点,对于当代的我们依然受用。

  • 0 葡萄 2019-01-14 14:36:08

    很感到为人父母确不易,天下父母有些话都是一样的,比如“为你好”三字,但傅先生这里有太多的爱与小心翼翼。

  • 0 生活从高处死去 2019-03-21 22:08:09

    即是父亲也是朋友,只是看到最后写给朱人秀的信…难以抑制……简单重申冤屈后便是交待身后之事,这样最后的时刻还不忘请朱关照保姆……

  • 0 丑帅 2018-10-30 11:08:42

    重点看了关于婚姻家庭的部分。

  • 0 然嘛咕咚 2019-11-25 19:31:50

    之前在锵锵三人行节目里听窦文涛谈到傅雷,现在读了其寄子书信,父爱当然有,但给我印象最深的确实傅雷一生的严谨慎行,最后的遗书也成了他性格的代表。

  • 0 勘先生 2023-01-29 07:24:48 天津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