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与黑的书评 (219)

sciencecat 2019-08-13 20:27:38

反正不建议买这个译本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好像,在手机上桌面网页版的时候,哪怕页面标注了本篇有剧透,还是会在预览里放进一些文字内容。而这预览的一百多字,如果使用得当已经足够剧透到底掉了,所以我还是为了职业道德(?)多废话几句跟剧情无关的。这个版本的翻译不建议买。我查过翻译者是某位大触,法语甚好。问...  (展开)
一粒超光子 2019-02-23 12:18:35

讲点历史背景,和自己的感受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看了置顶的好几篇书评,发现没有找到我想看到的社会历史背景,所以就自己查了一些,加上自己的小感受,可以看副标题浏览哟~ 关于背景 特意去查了法国大革命和相关历史,觉得那段时间真是混乱不堪。政局变来变去,连执政者也是三四年就被换下去一波。就算是在法国大革命时期,也...  (展开)
风继续吹 2020-12-09 00:11:06

译本对比

远眺天边,则见勃艮第山脉,峰峦隐约,赏心悦目。竞逐蝇头微利的俗气倘令人觉得憋闷,那么对此清景,自有尘俗顿忘之感。(罗新璋) 再往上看,勃艮第的远山像衣带似的伸展在天边,仿佛是天从人愿设下的美景,供人赏心悦目似的。游客起初给金钱的臭味熏得喘不过气来,一见这片景...  (展开)
sciencecat 2019-08-12 10:31:48

评《红与黑》

不要买这个译本!原著五星翻译拖后腿!!!我查了译者是一位法语大佬,但我还是要毅然决然地diss这个译本!您翻译出来的文是中文,法语要对中文也要对啊!全文大量编造成语,故意拗出一种半文言文的感觉,根本读不通,让我忍不住去问法国史专业的朋友司汤达原文是不是就这么矫...  (展开)
雨热同学 2018-08-19 15:48:55

《红与黑》:所谓野心家,不过是个缺爱的孩子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红与黑》是19世纪的一部现实主义小说,也是法国第一部现实主义小说,被誉为法国现实主义小说的奠基之作。 小说最初起名为《诱惑与忏悔》,后改为《于连》,1831年出版时又改成极富象征含义的《红与黑》,并且加上了副标题:“一八三〇年纪事”。 小说的主人公于连,初次登场...  (展开)
李避蛮 2017-07-31 08:18:39

圆形人物 于连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在正式开始之前,请允许我数一数于连身上的矛盾。 于连是一个怎样的人?他在短暂的二十二年生命中一直想跻身上层社会,却又从内心深处鄙夷所有所谓的贵族;他一身教士黑袍,能流利用拉丁文背出《圣经》全本,却不信宗教,甚至做出天主教看来十恶不赦的事情;他渴望荣耀,追求荣...  (展开)
林亦霖 2016-11-27 00:42:45

烈炎与倒影

林亦霖 第一次知晓《红与黑》是在《翻译官》中,学习法语的女主反反复复研读小说;在她看来这本小说仿佛蕴含着法国的一段灵魂,读完后,发现诚然如此。 小说分为上下两卷,男主于连的人生也以此为界划开了“昨是”“今非”。初见的于连是羞涩的,因为出身在贫民之家,在那个注...  (展开)
张学勤 2022-08-03 11:06:01

爱、野心和尊严,傲慢与勇气

一切伟大,都有一个毫不起眼的开始,我始终回荡着于连在山洞里的那一幕,他看向远方的城市,心中想到“来吧,让我们来斗一斗吧!” 在父亲的唾骂和捶打中,于连在思考中长大,他的这种成长是一种奇特的令人难以置信心灵的自我防御,高墙厚垒,思想、崇高、野心、拿破仑的坚毅和...  (展开)
ShepardX 2022-05-16 21:58:41

红与黑的女性形象——男性视角与女性意识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出于音乐剧版的红与黑的喜爱,去看完了厚厚的原著。抛开对出身贫民阶层、具有野心、精于工计的于连的悲剧命运的探讨,我其实对司汤达笔下两个个性迥异的女性角色描绘更印象深刻。她们的一举一动不仅牵动着于连的命运,并且在最后于连等待死亡的时刻勇敢地去动用自己的力量、不...  (展开)
洁俞 2022-04-11 17:36:26

红与黑读后感

因为疫情在家,突然很想看十九世纪大名鼎鼎的斯丹达尔-红与黑。本人对于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有一种天然的喜爱感,特别是在一些社会问题上刨根究底的探讨,极为喜欢。之前学外国文学史的时候,于连这个在法国复辟时期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个人奋斗的典型青年深深的烙在我内心和脑海...  (展开)
没有色彩的多崎 2020-03-28 10:43:33

读《红与黑》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读这本书的过程就像是识字的过程。 前文很多内容其实并没有特别吸引我,对于连谈不上喜欢也没有特别厌恶,但自于连从巴黎踏上维璃叶始,这才让我稍稍理解他和与他有纠葛的两位女性。 玛娣儿特最后为于连所做的一切虽仍有些许爱的成分在里面,但在我看来更多的是享受着行为本身...  (展开)
2019-11-29 17:24:04

英雄主义与爱情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这本书我读的是罗新璋的译本文字尚可,总体上还算简练。 《红与黑》的背景是波旁王朝复辟时期,革命消歇的年代。红与黑似乎可以看做革命与保守的隐喻,小说中处处体现着这样的矛盾,于连不肯公开表达对拿破仑的崇拜,这几乎成为一种禁忌,但拿破仑的英雄理想和革命时代浪漫精神...  (展开)
咿呀咿 2023-01-02 12:40:54

《红与黑》读后感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初中时,读了一点点,感觉晦涩难懂。后来,又想起这本书,断断续续两年了,才读完。译者的遣词用句不是我喜欢的风格,乍看之下,情节也沉闷甬长。 最近,找到了感觉,一路看完,久久不能平静,又忍不住从前往后大略再看了一遍,是一本值得看完再看的书。 故事的背景是拿破仑死...  (展开)
Melody芈奥 2022-07-24 16:32:33

读司汤达《红与黑》:对他而言,壮志未酬才是人生唯一的耻辱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Hello大家好,我是芈奥。今天来和大家聊聊司汤达的《红与黑》。 这本书的主人公于连·索雷尔是一位贫穷木匠的儿子,他出身微贱,但却自视甚高,幻想成为上层社会的一份子。这本书记述了他和两位女子的爱情故事:一位是贝藏松富有的有夫之妇瑞那夫人,一位则是巴黎一位拉穆尔侯...  (展开)
旧巷子里的猫 2022-03-13 02:25:31

《红与黑》——矛盾色彩撞击

红与黑。 自小说问世以来,书名一直是众多文学评论中必然提及的一笔,也不断地引领着读者反复玩味,乐此不疲,引发无尽的猜测和遐想。以两种色彩的对立作为小说标题似乎是司汤达的独特偏好,其另两部作品《红与绿》、《红与白》(原名《吕西安•娄凡》)莫不属于此类。书名乍...  (展开)
2021-07-13 16:45:11

这样的爱情我想没有人会拒绝吧《红与黑》

您好知友,很高兴为您回答此问题。 我今天只推荐一本经典著作。 是法国作家司汤达所创造的文学作品。 这是我在高中时所阅读的一本书,至今无法忘怀,等我看完这本书时,没办法消化心中所想,尝试过与朋友倾诉,但是因为她对这本书陌生,无法与我共情。 因此我在人生中第一次主...  (展开)
Leekiwi 2021-02-23 15:45:35

红与黑读后感

花了几天时间,拜读完了,真的特别好看,不夸张的说,是《红与黑》让我爱上了长篇小说。翻译翻的是真的好,用了不少典故和中国式贵族的礼节语句,当然也得益于原文故事的流畅和魅力。 实在难以表达对小说的热爱与仰慕之情,就说说我理解的红与黑吧,红与黑分别代表了军政与宗教...  (展开)
钟爱的秘密心脏 2019-01-22 08:15:51

自我精神动力学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在世界文学人物中,于连 索黑尔这个名字,犹如他所隶属的那个阶级,不是什么光辉卓著的象征。诚然,他身上早已深深烙下虚伪的标签,他说,“我受了同时代的人的影响。只是自己对自己说话,离死亡不过两步之远,我还是伪善的。、、、、、、啊!十九世纪啊!” 虚伪自然是文明的...  (展开)
听雨 2024-05-10 11:44:37

《红与黑》——情与欲的交响,缘与性的碰撞

在这个五彩斑斓的世界里,若要寻找一抹既深邃又炽烈的色彩,那非斯汤达笔下的《红与黑》莫属。这部19世纪的经典之作,就像一块磁石,不仅吸引着文学爱好者的目光,更深深触动了每一个渴望在社会阶梯上攀登,却又被情感纠葛束缚的灵魂。书名中的“红”与“黑”,象征着主人公于...  (展开)
左左爱读写 2023-09-17 10:28:21

《红与黑》:念叨一下我眼里的于连——他是我,也是你!

前几天,我偶然刷到音乐剧《摇滚红与黑》的选段《叮咚》。 两位女演员噬人心魂的表演与歌声,溢出屏幕钻进我的心脾,令我浑身颤栗。 她们将两个为爱疯狂的女人演绎得淋漓尽致。 她们就是显贵的瑞那夫人和她的女仆,而令她们疯狂的是同一个年轻男子——于连.索黑尔。 这部音乐剧...  (展开)
<前页 1 2 3 4 5 6 7 8 9 ... 10 11 后页> (共219条)

订阅红与黑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