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一周时间读完三卷,算是对出版历史有了一点了解。 作者的工作还在人脉,倒也不脱中国国情。 两次作为社长,皆亏在经济方面,可见人进步很难。
【在 @雨枫书馆 翻书500】等这本书等的好心急。从俞晓群的微信公众号早就看到三本书凑在了一起,而这本老三各大网店迟迟不见上架。感觉很年轻的俞总也60了。看这本更觉亲切,都是近年的书事。虽然俞总说当今这个世道不能用为什么来解释,但还是想问为啥董桥的新著就没出版呢?
俞晓群,辽宁教育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万象》杂志主编、辽宁出版集团副总经理,现任海豚出版社社长。这部分是则是俞晓群离开辽宁教育出版社后的情况了,因为不在编辑第一线,所以编辑手记少了,更多是媒体的采访和介绍,直到后来担任海豚社的社长后,出版手记和内容才多了起来。当然跨度也大了许多,差不多有十三年的历程。这部分就显得不那么连贯了。
正如序中提及,“俞晓群是个有心人,做事有长性。”入行三十载,笔耕不辍才写下这些,令人佩服。
获得签名赠书
持之以恒读晓群,虽然不识性情人。 半生努力贵人多,书海浪花奏凯歌。 ——看着他大学毕业,看着他59了!真棒! 走马观花不由人,岁月倥偬证真心。 一朝努力鲜花起,不负韶华换青春。 ——继续努力,二次创业!人生在于斯乎!
非常遗憾,一本不如一本。为何?体例不善!选录日记,可以理解,一则全录太长;二则日记中肯定有不方便公开的,要处理。选录的同时加上相关文章,也是好主意,但是作者官做大以后,附上的文章多是报纸报道和采访,相关作者的往来信件越来越少,自然也就失去了八卦的乐趣。当然,作者不惮于附上许多对自己的批评(当然表扬更多),还是令人敬佩的!
何止是一个人的出版史,这明明是一群人的出版史。一小群文人怀着文化理想,惺惺相惜,尝试用纸用笔记录点什么,留下些什么。读这本书的这几天恰逢今年京东618低价促销图书遭到60家出版社联合抵制。刘杲所说的“文化是目的,经济是手段。”需要重新重视。文化产业现在经历的是“经济大革命”。做书不言商,寸步难行。即便是俞晓群这样的人物,他写文发文,做书出书,也需万分谨慎,也有种种无奈。
#读完此书2024# 第26本,本卷主要为作者在海豚社的经历,自己也入过不少该社图书,包括童书。但愿中国能更多些像作者一样的出版人。
三部曲下来,看到了俞晓群这样的爱书人与传播者都是孤独中走来
《一个人的出版史》这套书已入手很久了,今天从中午12:30一直到晚上11:30一口气拜读完第三部,真是后悔没有早点学习,出版人的工具书。约稿、策划、出版、营销,向前辈学习。
> 一个人的出版史3
1 有用 王世超 2017-11-24 22:31:45
一周时间读完三卷,算是对出版历史有了一点了解。 作者的工作还在人脉,倒也不脱中国国情。 两次作为社长,皆亏在经济方面,可见人进步很难。
0 有用 加可木南 2016-12-10 17:02:14
【在 @雨枫书馆 翻书500】等这本书等的好心急。从俞晓群的微信公众号早就看到三本书凑在了一起,而这本老三各大网店迟迟不见上架。感觉很年轻的俞总也60了。看这本更觉亲切,都是近年的书事。虽然俞总说当今这个世道不能用为什么来解释,但还是想问为啥董桥的新著就没出版呢?
0 有用 愚公∞ 2022-07-25 09:49:06
俞晓群,辽宁教育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万象》杂志主编、辽宁出版集团副总经理,现任海豚出版社社长。这部分是则是俞晓群离开辽宁教育出版社后的情况了,因为不在编辑第一线,所以编辑手记少了,更多是媒体的采访和介绍,直到后来担任海豚社的社长后,出版手记和内容才多了起来。当然跨度也大了许多,差不多有十三年的历程。这部分就显得不那么连贯了。
0 有用 鸣泉022 2017-08-31 18:35:42
正如序中提及,“俞晓群是个有心人,做事有长性。”入行三十载,笔耕不辍才写下这些,令人佩服。
1 有用 书蠹精 2016-11-20 11:11:30
获得签名赠书
0 有用 司马公常 2021-05-29 12:11:51
持之以恒读晓群,虽然不识性情人。 半生努力贵人多,书海浪花奏凯歌。 ——看着他大学毕业,看着他59了!真棒! 走马观花不由人,岁月倥偬证真心。 一朝努力鲜花起,不负韶华换青春。 ——继续努力,二次创业!人生在于斯乎!
1 有用 金剛怒目 2017-01-15 22:28:04
非常遗憾,一本不如一本。为何?体例不善!选录日记,可以理解,一则全录太长;二则日记中肯定有不方便公开的,要处理。选录的同时加上相关文章,也是好主意,但是作者官做大以后,附上的文章多是报纸报道和采访,相关作者的往来信件越来越少,自然也就失去了八卦的乐趣。当然,作者不惮于附上许多对自己的批评(当然表扬更多),还是令人敬佩的!
0 有用 penny 2024-05-27 15:00:36 广东
何止是一个人的出版史,这明明是一群人的出版史。一小群文人怀着文化理想,惺惺相惜,尝试用纸用笔记录点什么,留下些什么。读这本书的这几天恰逢今年京东618低价促销图书遭到60家出版社联合抵制。刘杲所说的“文化是目的,经济是手段。”需要重新重视。文化产业现在经历的是“经济大革命”。做书不言商,寸步难行。即便是俞晓群这样的人物,他写文发文,做书出书,也需万分谨慎,也有种种无奈。
0 有用 东虹路旁人 2024-05-16 21:54:09 江苏
#读完此书2024# 第26本,本卷主要为作者在海豚社的经历,自己也入过不少该社图书,包括童书。但愿中国能更多些像作者一样的出版人。
1 有用 踏虎尾 2023-12-16 13:34:34 北京
三部曲下来,看到了俞晓群这样的爱书人与传播者都是孤独中走来
0 有用 长征7号 2020-01-07 10:00:20
《一个人的出版史》这套书已入手很久了,今天从中午12:30一直到晚上11:30一口气拜读完第三部,真是后悔没有早点学习,出版人的工具书。约稿、策划、出版、营销,向前辈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