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韵 短评

热门
  • 11 虫虫 2023-01-28 15:20:42 北京

    在跟书友交流后才意识到凌叔华和伍尔夫是认识的,看来多读些作家传记很有必要,细想一下两人在对待女性觉醒问题上确有共通之处,在中西背景相差如此之大的前提下很值得深思,就如书名一般,《古韵》和《花之寺》相比多了一股古韵,细腻柔软中弥漫着凄凉,算个美人,但只是水中月镜里花。可叹,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

  • 16 yssy2000 2018-11-15 21:14:52

    先是参观了史家胡同博物馆,知道了有个叫做凌叔华的人和一本叫做《古韵》的书,买了一读竟把我惊到了。都是平淡的人,事,景,却写的。。。怎么说,特别舒服,像是邻家小孩讲故事,没有高潮迭起,却每件事情都直达心窝。像她的画,看上去特别简单,但也特别舒服。我总觉得她的这些文章,应该能选入教科书的。原文是英文的,译者也功不可没。

  • 13 阿杨 2019-04-30 15:04:09

    民国小姐的童年时代,既有闺房乐趣,也不乏文人雅趣。据说作者曾师从伍尔夫,但是书中几乎看不到意识流的影子,只觉语言平实可爱,用近乎白描的手笔写出了旧时寓居北京的生活。搬家、种花、学画,乃至游学东瀛,点滴中展现出对佣人的怀念、对家人的依恋以及一个小姑娘眼中的水墨风景,题材并不新颖,但是情真意切,读起来几度动情。伴随着两位姐姐的夭折,无忧的童年过去了,时代潮流开始左右个人命运,此书便戛然而止,哀而不伤。另外,除了几处用语略显生硬外,译者显然花了工夫,文中人物全都采用北京话的语言习惯;其次,此书于英国出版,作者的假想读者应是外国人,在风俗文化上不免有些赘述,但无伤大雅。

  • 2 翔德美 2023-05-31 02:43:15 北京

    乱世之中,凌叔华的童年像一个梦,只有隐隐的哀愁藏在远景之中;直到急转直下、泡泡被戳破的16、17章。非常喜欢这两节,能感受到叙述口吻的明显变化、自我意识的觉醒。淡淡的,又无比苍凉。

  • 5 伊卡洛斯 2021-04-08 20:44:15

    气质很像《城南旧事》,凌叔华是官政之家的小姐,书中往事提及的既有慈禧宠爱的花匠,也有袁世凯跟前的要将,民国初期的文学能够有些名头的,多是被诗书涵养的上层阶级,这也是时代的特征之一。

  • 1 异食_East 2024-12-18 17:54:48 浙江

    到后面就很有中国近代知识分子常见的不自知的傲慢味道了……整体还是喜欢的。尽管作者几乎没有对清末的封建做什么评判,但笔调里淡淡的荒凉味却散不去。

  • 3 口十 2021-08-26 19:54:05

    一个民国,两种世界

  • 2 海芋 2020-03-27 23:00:44

    如果说把苏青和张爱玲、萧红作为同等级别的女作家的话,那么还得加一个,这个人就是凌叔华。此书都是讲述作者的少儿时的点点滴滴,对那个时代的描写引人入胜,此书是译文,翻译的还不错

  • 4 顾不得 2019-03-16 12:40:15

    艺术家从贵族中出来最好。

  • 2 天低树 2021-09-17 07:46:53

    凌叔华真不愧为高门巨族的兰花。

  • 1 idunnoo 2023-05-10 12:03:39 浙江

    轻盈典雅

  • 1 为你我撕开溪流 2023-08-17 18:22:42 江苏

    現在看到從孩子的眼光看世界就好想哭ㅠㅠ好流暢的翻譯,沒看註釋之前都沒發現是翻譯的…

  • 1 鸟仙 2025-02-20 11:45:55 湖南

    描写京都的那一段想到了谷崎润一郎的细雪。新旧交替时代的旧社会中国家庭的主观随记,果然是有钱的人在哪个时代生活都会很幸福。可惜是英翻中,机翻味太重了。读来有点奇怪。

  • 0 SpadeJ 2022-04-06 01:42:49

    突然觉得曾经看过的民国网文具像化了

  • 1 比比比狄 2022-02-15 15:04:55

    到底是英文又翻译来的,sigh

  • 0 lotus_ida 2022-02-11 11:43:12

    清末民初大家族的细碎温柔又伤感的故事

  • 1 鲁伊兹西 2021-12-10 10:27:26

    像我很喜欢这个时期女作家的文章,就觉得爱的不行。不是粉丝的可能就觉得寡淡

  • 1 莽莽 2021-12-10 14:22:14

    算是作者童年时期的回忆录,以殷实人家小女孩的视角写作,文风清新,写的故事也很有意思,让我对作者改观很大。 原著为英文,故而在行文的时候不像中文一样流畅,还是看得出区别的。

  • 0 尤尼库 2021-10-16 16:34:46

    特殊年代的一撇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