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在一起——中国留守儿童报告》是为中国6100万农村留守儿童而作。这本书直面全国各地农村中被命运抛在“孤岛”上的儿童,他们茕茕孑立的身影、需要保护的眼神敲打着每一位读者的心灵。他们的日记和书信里,满满都是对家人的思念、对亲情的渴望。本书从中国经济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深刻剖析了“留守儿童”问题的根源,从国家治理改革的高度上研究“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之道。书中收录的几十篇“留守儿童”日记感人至深,马伊琍等社会爱心人士也在书中撰文吐露心声。
作者简介 · · · · · ·
南方周末,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旗下一份享誉海内外的综合类周报,也是中国发行量最大、传阅率高、影响最广泛、公信力强的新闻周报。
目录 · · · · · ·
总序 呼唤更人道的价值排序
序言一 为了“在一起”
序言二 留守儿童的历史记录与政策的历史转折
【中国留守儿童报告·国家行动】
从被忽视,到顶层设计——三十年两代人留守史
多方发力,破解留守儿童工作难题——专访民政部部长李立国
· · · · · · (更多)
序言一 为了“在一起”
序言二 留守儿童的历史记录与政策的历史转折
【中国留守儿童报告·国家行动】
从被忽视,到顶层设计——三十年两代人留守史
多方发力,破解留守儿童工作难题——专访民政部部长李立国
· · · · · · (更多)
总序 呼唤更人道的价值排序
序言一 为了“在一起”
序言二 留守儿童的历史记录与政策的历史转折
【中国留守儿童报告·国家行动】
从被忽视,到顶层设计——三十年两代人留守史
多方发力,破解留守儿童工作难题——专访民政部部长李立国
【中国留守儿童报告·地方样本】
湖北:从解决温饱到心理矫正——免费午餐第一县的攻心难题
贵州:大山里的图书馆——“我想到的办法,就是多读书”
安徽定远:留守儿童寄宿制样本——让老师变成“代理家长”
【中国留守儿童报告·特别关注】
“罪童”——在工读学校里留守
谁能守护2800万留守女童——319起性侵案:可怕的性安全教育盲区
那些“留在学校的儿童”——“一个人”的心理世界
千里寻母之后的选择题——“这一次,她决定再也不离开了”
正在消失的“洋娃娃”
【中国留守儿童报告·公益力量】
马伊琍:哪有父母愿意离开孩子
“做,总比不做好”——留守儿童的“童伴妈妈”
“每个人,都不应该是一座孤岛”——写给留守儿童的“家书”
留守儿童健康之家夭折——专业化缺失下的速死
邓飞:建设比愤怒更富价值
谭晶:那些与我生命交汇的孩子
【中国留守儿童报告·留守心声】
留守儿童日记选:我最喜欢骑在爸爸宽大的肩上
廖伟棠:“孩子是容易被忽略、被牺牲的一群人”
邬霞:打工诗人与留守儿童的轮回
张洁:90后“牧羊女”的回家路
邹小雪:问题少年知返记
刘岚:离别,为了不再漂泊
【中国留守儿童报告·影像纪录】
孩子,愿你的前路不再孤独——摄影师和留守儿童生活了几天
闲置校车、网吧和狗 ——纪录片里的留守儿童
农民的孩子只能是农民吗?——作家春桃的皖西调查
【中国留守儿童报告·政策建议】
公立学校无法进,打工学校名难正——三百公里上学路
农村留守儿童,不算最惨,还能更好
“‘留守’对一个孩子的影响是长期的”——访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救助儿童会
他山之石:建立多层次的儿童保护网络
【中国留守儿童报告·数字表情】
· · · · · · (收起)
序言一 为了“在一起”
序言二 留守儿童的历史记录与政策的历史转折
【中国留守儿童报告·国家行动】
从被忽视,到顶层设计——三十年两代人留守史
多方发力,破解留守儿童工作难题——专访民政部部长李立国
【中国留守儿童报告·地方样本】
湖北:从解决温饱到心理矫正——免费午餐第一县的攻心难题
贵州:大山里的图书馆——“我想到的办法,就是多读书”
安徽定远:留守儿童寄宿制样本——让老师变成“代理家长”
【中国留守儿童报告·特别关注】
“罪童”——在工读学校里留守
谁能守护2800万留守女童——319起性侵案:可怕的性安全教育盲区
那些“留在学校的儿童”——“一个人”的心理世界
千里寻母之后的选择题——“这一次,她决定再也不离开了”
正在消失的“洋娃娃”
【中国留守儿童报告·公益力量】
马伊琍:哪有父母愿意离开孩子
“做,总比不做好”——留守儿童的“童伴妈妈”
“每个人,都不应该是一座孤岛”——写给留守儿童的“家书”
留守儿童健康之家夭折——专业化缺失下的速死
邓飞:建设比愤怒更富价值
谭晶:那些与我生命交汇的孩子
【中国留守儿童报告·留守心声】
留守儿童日记选:我最喜欢骑在爸爸宽大的肩上
廖伟棠:“孩子是容易被忽略、被牺牲的一群人”
邬霞:打工诗人与留守儿童的轮回
张洁:90后“牧羊女”的回家路
邹小雪:问题少年知返记
刘岚:离别,为了不再漂泊
【中国留守儿童报告·影像纪录】
孩子,愿你的前路不再孤独——摄影师和留守儿童生活了几天
闲置校车、网吧和狗 ——纪录片里的留守儿童
农民的孩子只能是农民吗?——作家春桃的皖西调查
【中国留守儿童报告·政策建议】
公立学校无法进,打工学校名难正——三百公里上学路
农村留守儿童,不算最惨,还能更好
“‘留守’对一个孩子的影响是长期的”——访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救助儿童会
他山之石:建立多层次的儿童保护网络
【中国留守儿童报告·数字表情】
· · · · · · (收起)
喜欢读"在一起:中国留守儿童报告"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在一起:中国留守儿童报告"的人也喜欢 · · · · · ·
-
- 告语人民 8.5
-
- 教育的重建 8.5
-
- 台湾教育的重建 8.0
-
- 我的高考:女生的故事 6.9
-
- 爱我,请理解我 9.0
-
- 我的凉山兄弟 8.4
-
- 百年风雨 9.1
-
- 走的人多了,就有了路 8.2
-
- 少子社会 7.8
-
- 如此人生 8.6
在一起:中国留守儿童报告的书评 · · · · · · ( 全部 8 条 )

每个孩子都是留守儿童
看这本书的时候突然想到的: 其实每个孩子都是留守儿童,只是程度不一。 孩子需要的是全部的陪伴和爱,但是大部分的父母做不到。 第一档最低是孤儿,连父母都没有,更不用说陪伴和爱了。 第二档是留守儿童,爸妈打工跟着爷爷奶奶过,有的爷爷奶奶身体不好,可能是孩子照顾老人...
(展开)
> 更多书评 8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主题书单|童年的另一面 (单读)
- 卢一杀的1 (昵称在想昵称)
- 书单|现代社会 (BEN)
- 书单|2025 待读 (豆汁焦圈)
- 身体丨性别丨年龄丨社会 (漆园吏玫)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429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在一起:中国留守儿童报告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粒粒橙 2017-07-10 15:15:37
老东家作品,渺小的参与者之一。
1 有用 freshpotato 2019-07-15 21:19:46
数据详实,调查深入,应该好好阅读。发展才是硬道理,不是鸡汤式的干吼,要求农村父母回归家庭,政府不能再缺位了。法律的落实要充分考虑现实的经济情况与社会发展水平,不要一开始就搞高标准,要致力于一点一滴的进步。
1 有用 DDDDC 2019-07-06 20:27:20
沿着流水线的工人的书籍找了留守儿童的报告,那些远离故土奔波劳碌在生存前线的人儿啊,他们的孩子却不得不留在原地,户籍制度的实施让多少农村家庭分离……
1 有用 追随我心1802 2017-10-21 23:30:14
前日赴实地走访了贵州等地偏远农村学校,初次近距离接触了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本以为分离是为了更好的重聚,成长却再也无法重来。”南周本书视角比较丰富,也许最大程度达到了以新闻记者的职业所能达到的面向(相对于学术研究)。 “中国没有贫民窟”——吹这一句牛皮,也许背后付出了更大的代价。
4 有用 嘛了搁八子的、 2020-03-02 00:55:31
留守儿童问题复杂的程度超乎了我的想象,所谓复杂,就是没有一味的指责,在冷静的思考之后也无法解决。本书讨论的很全面,从经济发展,儿童的状态,户籍制度,教育等方面。经济发展要不要,要!留守儿童的生活健康安全要先解决,已经不奢求他们长大后的意识形态。户籍制度怎么办,怎么解决如此辽阔面积,多民族国家突然的人口不平均的涌入城市。教育经费还是不够,资源还是不平均,知识还能不能改变命运。政策上,责任制要往下再落... 留守儿童问题复杂的程度超乎了我的想象,所谓复杂,就是没有一味的指责,在冷静的思考之后也无法解决。本书讨论的很全面,从经济发展,儿童的状态,户籍制度,教育等方面。经济发展要不要,要!留守儿童的生活健康安全要先解决,已经不奢求他们长大后的意识形态。户籍制度怎么办,怎么解决如此辽阔面积,多民族国家突然的人口不平均的涌入城市。教育经费还是不够,资源还是不平均,知识还能不能改变命运。政策上,责任制要往下再落,主管部门权力要在往上。决定近几年多关注一下这个问题,希望不要寒心。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