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文化史(第三版) 短评

热门
  • 3 刀叢中的小詩 2017-03-07 10:13:28

    作者深受东瀛文化和印度文化浸润多年,能以通达浅显之笔墨,准确并完整地梳理了印度文化各个时期的特征,实乃了解印度文化的常识性读物。

  • 2 山野 2023-11-04 10:39:05 江苏

    全面清晰但是较缺乏深度,各部分缺乏有机联系,宏大叙事的口吻很像赵林教授

  • 0 豆瓣用户 2022-05-29 10:55:29

    非常推荐!!作者不是印度学科班出身反倒另辟蹊径,科班学者在语言方面占优势,而作者的文化学视野则剖析的更深入。把印度文化方方面面放在一个发展的时间线里整体的观察,可以把政治史思想史和各种文化现象的互动关系看清楚,每部分结尾还有一些深层特点的解读,总之印度文化史要以宗教史为基础和背景。 极其需要注意的是要把印度教文化解构成达罗毗荼、吠陀、佛教三种因素的聚散状态。笈多之后湿婆教派到密教的发展,可视为达罗毗荼因素开始形成强势地位,对吠陀和佛教二者的渗透过程。表现为生殖和母神的崇拜对象、流浪苦行的实践方式

  • 0 木橙 2022-11-11 14:28:32 安徽

    非常棒的科普,深入简出的文字获得很多乐趣

  • 0 𒀭Dennis Ma 2022-09-18 16:58:42 辽宁

    作为普及读物算可以,应该是写的比较用心,但受限于参考文献不足,大概也只能这样了。

  • 0 这么近,那么远 2022-09-09 23:18:38 上海

    “作者强调宗教是印度人精神生活的核心,它渗透于文化的各个领域。以宗教为切入点,作者还介绍了印度哲学、思想、道德、法律、语言、文学、艺术以及科学技术等领域的成就,并配合以精美的插图,呈现了真实而又丰富多彩的印度文化图景。”

  • 0 忙忙 2023-04-16 00:05:00 北京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人民诉求决定意识形态, 社会背景构成文化行为。

  • 0 皓水 2025-03-23 16:51:39 上海

    科普为主,行文也比较流畅,适合通览和查找印度文化相关内容。闲翻中才第一次知道原来佛教密宗是吸收了印度教元素才得以发展起来的。不过据序言说上一版还是彩图,这一版反倒是倒退变黑白插图了,且也没有任何地图。

  • 1 提前撰写的自传 2017-04-07 22:21:09

    热风过境,树叶凋零,草木枯萎,路无行人,野无农夫,鸟兽蛰居,虫蛇匿迹,人若遇上,必死无疑。婆罗门是他的嘴,两臂成为罗惹尼亚,他的两腿是吠舍,从两足生出首陀罗…

  • 0 MangoYou 2019-12-25 22:48:19

    相比较而言,在印度文化、印度史类的书中,尚老师的语言是非常流畅、容易读的了。重点的知识点都讲到了,还有评价和论述,干货很多,但是篇幅所限不会讲得很深入。

  • 0 杫渔 2021-06-29 15:40:08

    粗看感觉比《种姓与印度教社会》更具可读性,是史学通识读本。印度创造的梵与零的诸世界无不令人神往,西欧的自由民主究竟解了人精神上的多少苦难呢?真想去恒河看看。

  • 0 回首山河已入冬 2023-04-14 16:25:53 吉林

    有很多地方过于主观了 算一般吧

  • 0 国境以南 2021-07-30 11:28:04

    帮我理清了有关印度宗教方面的知识,内容非常丰富有条理。

  • 0 May 2022-11-11 13:24:22 四川

    按照历史顺序书写能让对此了解不多的读者先知照梗概;感觉莫卧尔及之后时期的内容不如前面充分;附上相关地图就好了。

  • 5 难得随便兜兜 2018-11-09 22:48:21

    简直难以想象这是【第三版】!错别字、注释不更新(比如《摩诃婆罗多》的中译)、书名混乱(比如《广林奥义》《森林奥义书》《广森林奥义书》“一式三份”)、人名不统一(比如波你尼=帕尼尼,最惊悚的是【107页】一会“悉多”一会“息达”十几处,作者编辑好好读过吗?)醉了。第一条脚注就不规范(斜体斜多了把出版信息都斜成书名了),太随意了吧。

  • 1 Namastē 2019-05-07 13:43:49

    1、人名音译前后不一致 容易让人误解 2、没有提供印度地图插图 需自己寻找 3、总体来说 内容充实 推荐搭配《新视线-印度》一起阅读

  • 0 德必有邻 2020-05-11 10:30:27

    写得清楚明白。

  • 1 小猪纯一蹄 2021-12-25 01:12:16

    内容务实全面,对印度文化史的分析在宗教的领域上比较深入,篇幅较短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