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为莫言于2002年动笔,又于2007年重起炉灶,完成于2009年的一部长篇小说。小说由剧作家蝌蚪写给日本作家杉谷义人的五封书信、四部长篇叙事和一部话剧组成,主要以在高密东北乡从事了一生妇科医生的“姑姑”的人生经历为线索,叙述了新中国几十年来波澜壮阔的生育史,又毫不避讳地揭露了当下中国生育问题上的混乱景象。
莫言自谓,《蛙》这部小说是对自己人生几十年的回顾,在很多冠冕堂皇的借口之下,掩藏着很多个人的私念和私心。《蛙》有一个重要的意义,这个重要的意义是面对自我,是面对自己的内心进行挖掘,是一种自我批评的精神。
“写完这部书后,有八个大字沉重地压着我的心头,那就是:他人有罪,我亦有罪。”
本书获中国最高文学奖——“茅盾文学奖”(第八届)。
作者简介 · · · · · ·
莫言,山东高密人,1955年生,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著有《红高粱家族》、《酒国》、《丰乳肥臀》、《檀香刑》、《生死疲劳》、《蛙》等长篇小说十一部,《透明的红萝卜》、《司令的女人》等中短篇小说一百余部,并著有剧作、散文多部;其中许多作品已被翻译成英、法、德、意、日、西、俄、韩、荷兰、瑞典、挪威、波兰、阿拉伯、越南等多种语言,在国内外文坛上具有广泛影响。
莫言及其作品曾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茅盾文学奖”,香港浸会大学“世界华文长篇小说奖•红楼梦奖”,台湾“联合文学奖”,法国“Laure Bataillon(儒尔•巴泰庸)外国文学奖”、“法兰西文化艺术骑士勋章”,意大利“Nonino(诺尼诺)国际文学奖”,日本“福冈亚洲文化大奖”,美国“纽曼华语文学奖”,等。
目录 · · · · · ·
第二部
第三部
第四部
第五部
听取蛙声一片——代后记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真正的长篇小说,知音难觅,但知音难觅是正常的。伟大的长篇小说,也没有必要像鬣狗一样结群吠叫。它应该是鲸鱼,在深海里,孤独地遨游着,响亮而沉重地呼吸着,波浪翻滚地交配着,血水浩荡地生产着,与成群结队的鲨鱼,保持着足够的距离。 长篇小说不能为了迎合这个煽情的时代而牺牲自己应有的尊严。 (查看原文) —— 引自第6页 -
姑姑接生的第一个孩子是陈鼻。为此姑姑曾表示过遗憾。她说她接生的第一个孩子本应该是革命的后代,没想到却接生了一个地主的狗崽子。但当时为了打开局面,为了革掉旧法接生的命,姑姑没来得及考虑这个问题。 姑姑得到艾莲即将生产的消息,骑着那时还很罕见的自行车,背着药箱子,飞一般窜回来。从乡卫生所到我们村十里路,姑姑只用了十分钟。当时村支书袁脸的老婆正在胶河边洗衣裳,她亲眼看到姑姑从那座狭窄的小石桥上飞驰而过。一条正在小桥上玩耍的狗惊慌失措,一头栽到河里。 姑姑手提药箱冲进艾莲居住的那两间厢房时,村里的“老娘婆”田桂花已经在那里了。这是个尖嘴缩腮的老女人,当时已经六十多岁,现在早已化为泥土,阿弥陀佛!田桂花属积极干预一派,姑姑进门后,看到她正骑跨在艾莲身上,卖力地挤压艾莲高高隆起的腹部。这老婆子患有慢性气管炎,她咻咻地喘息声与产妇杀猪般的嚎叫声混杂在一起,制造出一种英勇悲壮的氛围。地主陈额,跪在墙角,脑袋像磕头虫般一下一下地碰撞着墙壁,嘴里念叨着一些含混不清的话语。 我多次去过陈鼻的家,熟知他家的结构。那是两间朝西开门的厢房,房檐低矮,房间狭小。一进门就是锅灶,锅灶后是一堵二尺高的间壁墙,墙后就是土炕。姑姑一进门就可看到炕上的情景。姑姑看到了炕上的情景就感到怒不可遏,用她自己的话说叫做“火冒三丈”。她扔下药箱,一个箭步冲上去,左手抓住那老婆子的左臂,右手抓住老婆子的右肩,用力往右后方一别,就把老婆子甩在了炕下。老婆子头碰在尿罐上,尿流满地,屋子里弥漫着臊气。老婆子头破了,流出了暗黑的血。其实她的伤也没有多重,但她尖声嚎叫,十分夸张。一般人听到这样的哭声就会吓晕,但姑姑不怕,姑姑是见过大世面的人。 姑姑站在炕前,戴上橡胶手套,严肃地对艾莲说:你不要哭,也不要嚎,因为哭嚎无济于事。你如果想活,就听我的命令,我让你怎么着,你就怎么着。艾莲被姑姑震住了,她当然知道姑姑的光荣出身和传奇经历...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姑姑第一次接生孩子(莫言写得很有意思,笑死了)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蛙"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蛙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177 条 )







莫言小说《蛙》里,姑姑说知道的关于日本人的秘密是什么?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杉谷义人其实是姑姑的弟弟。大奶奶被日本兵抓走时已经怀孕,因为之前大爷爷要回部队时家人要大爷爷给姑姑留下个弟弟再走,可以合理推测大奶奶在日本军营中生下了杉谷,之后杉谷被驻守平度城的日本军官收养。后文中姑姑和杉谷“一见如故”、“杉谷义人”的“义人”(义子)等细... (展开)论坛 · · · · · ·
姑姑要告诉杉谷什么秘密 | 来自追风筝的人 | 4 回应 | 2023-01-22 17:04:53 |
求解答 | 来自绅士 | 4 回应 | 2023-01-22 17:03:33 |
整部小说看完最让我震撼的是最后的代孕部分 | 来自依然 | 14 回应 | 2023-01-18 22:38:14 |
关于魔幻现实主义 | 来自caro | 3 回应 | 2023-01-13 22:17:01 |
谁懂啊文字的力量真的很可怕 | 来自LIUSONGYUE | 2 回应 | 2023-01-11 12:05:34 |
> 浏览更多话题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9 )
-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9)8.0分 27221人读过
-
Viking (2015)暂无评分 15人读过
-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2)8.4分 24016人读过
-
作家出版社 (2012)8.3分 7533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这列火车载满了书籍,将在夜晚途经你梦里⋯⋯ (张怒)
- 闲着没事读读书(四) (鹿小羽)
- 莫言 (白牙)
- 故事中的事 (Butcher)
- 书中自有 (可可)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蛙的评论:
feed: rss 2.0
33 有用 槿落 2018-01-27 01:46:04
挺好看的,最后一章的写法不是很喜欢
558 有用 十九公子 2019-07-20 15:47:33
这本书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这应该是一个作者写作能力的最高肯定了。撇开获奖不谈,这本书的阅读体验还是让相当震撼的,但就算是中国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还是受到了一些国内读者的轻视,DB上他的书没有一个上9分的,而上9分的几乎都是国外的作者,其实国内的近代作者们又有哪几个人的作品上了9分,DB也就那样了。。。国外的月亮就是比较圆。
22 有用 BWV974|| 2020-02-03 13:09:19
前大于后太多了…
30 有用 hieenohdon 2017-03-01 14:36:46
关于中国计划生育的故事。在莫言的后记中看到,为了不重复之前荒诞夸张的“旧套路”,将格式改为了书信体。语句没有《檀香刑》华丽,感情没有《丰乳肥臀》深厚,剧情没有《酒国》那么跌宕起伏,是不是因为计划生育余韵犹在,切肤之痛不忍细品呢?
16 有用 冻冻kirakira 2019-03-07 21:52:22
题材本身的意义大于小说的文学性吧,语言真的不喜欢,很多描述都太predictable了
0 有用 今天喜欢喝什么 2023-02-06 15:51:54 广东
“生育繁衍,多么庄严又多么世俗 多么严肃又多么荒唐。” (但觉得丰乳肥臀的故事情节更加精彩)
0 有用 puffpuff 2023-02-05 20:56:12 安徽
莫言不愧是莫言
0 有用 江倾千尺浪 2023-02-05 16:05:40 湖南
本雅明曾说,任何一部记录文明的史册无不同时又是一部记录残暴的史册。在时代浪潮里,万心既是接生者又是堕胎者,既是施暴者又是忏悔者,然而最荒诞的是她在完成赎罪过程中又成为了杀人的帮凶,这份罪孽没有止境。她早已不再是叫做“万心”的这个人,而是集体意志的代表,是荒诞年代的象征。 《蛙》里面都是被时代洪流裹挟无法自处的人,他们没有办法接受自己改变,也做不到完全顺应,他们是时代的祭品。
0 有用 🌘 2023-02-05 15:17:19 浙江
断断续续的花了几天时间读完了,文章文章平实又富有冲击力,看完心头像压了一块巨石。每一个人必须正视历史的残酷性,不能回避,历史在审美化、正向性发展的同时,也是血淋淋的。书中并没有倾向任何一种观点,莫言只是描绘了一副景象让读者去评说。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塑造是很鲜活的,既是“送子娘娘”也是“杀人恶魔”的姑姑为了自己钟爱的事业奋斗一生,刚正不阿,但也被愧疚纠缠了一辈子;没有吃煤却写出了煤炭颂歌的肖下唇;后期... 断断续续的花了几天时间读完了,文章文章平实又富有冲击力,看完心头像压了一块巨石。每一个人必须正视历史的残酷性,不能回避,历史在审美化、正向性发展的同时,也是血淋淋的。书中并没有倾向任何一种观点,莫言只是描绘了一副景象让读者去评说。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塑造是很鲜活的,既是“送子娘娘”也是“杀人恶魔”的姑姑为了自己钟爱的事业奋斗一生,刚正不阿,但也被愧疚纠缠了一辈子;没有吃煤却写出了煤炭颂歌的肖下唇;后期盼孩子盼到魔怔的小狮子。但是个人不是很喜欢后期的收尾方式,有点仓促又有点莫名其妙,可能是文学造诣不太够。 (展开)
0 有用 之北 2023-02-05 03:16:08 湖南
时隔近一年,终于把老师上课讲中国古代神话提到的《蛙》给看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