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原作名: Franny and Zooey
译者: 丁骏
出版年: 2018-10
页数: 198
定价: 45.00
装帧: 精装
丛书: 塞林格作品集
ISBN: 9787544766746
内容简介 · · · · · ·
《弗兰妮与祖伊》是J. D. 塞林格的和解之作:与世界为敌,不如用上帝的智慧好好生活。这是塞林格继《麦田里的守望者》《九故事》之后出版的第三部作品,由《弗兰妮》与《祖伊》这两个相互有关联的中短篇小说组成。不同于《麦田里的守望者》里那种青春的迷惘,《弗兰妮与祖伊》转向了更为深刻的关于信仰的探讨。主人公弗兰妮和祖伊同为塞林格构筑的格拉斯家族成员。弗兰妮因为内心混乱的精神信念导致精神奔溃瘫倒在家中。哥哥祖伊苦口婆心地加以规劝与指引,终于在对宗教和信仰的阐释中得以超脱,终达内心的平和。小说在对话中展开,百转千回中推向高潮,一气呵成,酣畅淋漓。
塞林格是美国当代文学史上绕不过去的名字,也影响了国内国外一大批作家,菲利普•罗斯、约翰•厄普代克、纳博科夫、苏童、马原、苗炜都对他赞誉有加,诺贝尔文学奖热门人选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树也是他的拥趸,也是《麦田里的守望者》和...
《弗兰妮与祖伊》是J. D. 塞林格的和解之作:与世界为敌,不如用上帝的智慧好好生活。这是塞林格继《麦田里的守望者》《九故事》之后出版的第三部作品,由《弗兰妮》与《祖伊》这两个相互有关联的中短篇小说组成。不同于《麦田里的守望者》里那种青春的迷惘,《弗兰妮与祖伊》转向了更为深刻的关于信仰的探讨。主人公弗兰妮和祖伊同为塞林格构筑的格拉斯家族成员。弗兰妮因为内心混乱的精神信念导致精神奔溃瘫倒在家中。哥哥祖伊苦口婆心地加以规劝与指引,终于在对宗教和信仰的阐释中得以超脱,终达内心的平和。小说在对话中展开,百转千回中推向高潮,一气呵成,酣畅淋漓。
塞林格是美国当代文学史上绕不过去的名字,也影响了国内国外一大批作家,菲利普•罗斯、约翰•厄普代克、纳博科夫、苏童、马原、苗炜都对他赞誉有加,诺贝尔文学奖热门人选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树也是他的拥趸,也是《麦田里的守望者》和《弗兰妮与祖伊》日语版的译者。
弗兰妮与祖伊同属格拉斯家族七兄妹。个性叛逆的祖伊比弗兰妮大五岁,他从小就厌烦比他大十多岁的大哥西摩和二哥巴蒂将一大堆宗教、哲学方面的书籍塞给他读,长大后不顾家人的反对去当了演员。弗兰妮是个大学生,在餐厅与男友约会中途昏倒,因为内心混乱的精神信念导致精神奔溃瘫倒在家中,哥哥祖伊苦口婆心地加以规劝与指引。小说在弗兰妮与祖伊的对话中发展、高潮、收尾,探讨信仰及精神危机。
作者简介 · · · · · ·
J. D. 塞林格(1919—2010)出生于美国纽约一个殷实的家庭,父亲是犹太人,母亲是爱尔兰人。他从小聪慧却对学习没有什么兴趣,中学时经过几次不成功的传统教育尝试(包括公立及私立学校),终被父母送往军事学院就读,后又有三次大学就读经历,均无果而终。在哥伦比亚大学夜校部就读期间,其写作才华被良师发觉,发表了数篇短篇小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中断写作,应征入伍,参加过诺曼底登陆与犹他海滩战役,后又从事战时反间谍工作。
1948年,遭受多次退稿后,其备受好评的短篇《抓香蕉鱼最好的日子》在《纽约客》上发表,此后又在该刊上发表多篇作品。1951年,《麦田里的守望者》出版,大获成功,成为美国文学经典,后又陆续出版了短篇集《九故事》、中短篇故事集《弗兰妮与祖伊》,以及中篇集《抬高房梁,木匠们;西摩:小传》。成名后的塞林格日益远离大众与媒体,在乡间买了一块地,隐...
J. D. 塞林格(1919—2010)出生于美国纽约一个殷实的家庭,父亲是犹太人,母亲是爱尔兰人。他从小聪慧却对学习没有什么兴趣,中学时经过几次不成功的传统教育尝试(包括公立及私立学校),终被父母送往军事学院就读,后又有三次大学就读经历,均无果而终。在哥伦比亚大学夜校部就读期间,其写作才华被良师发觉,发表了数篇短篇小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中断写作,应征入伍,参加过诺曼底登陆与犹他海滩战役,后又从事战时反间谍工作。
1948年,遭受多次退稿后,其备受好评的短篇《抓香蕉鱼最好的日子》在《纽约客》上发表,此后又在该刊上发表多篇作品。1951年,《麦田里的守望者》出版,大获成功,成为美国文学经典,后又陆续出版了短篇集《九故事》、中短篇故事集《弗兰妮与祖伊》,以及中篇集《抬高房梁,木匠们;西摩:小传》。成名后的塞林格日益远离大众与媒体,在乡间买了一块地,隐居在一座山边小屋,四周丛林环绕,用一架高大的木篱与一条乡间土路相隔,他似乎在践行霍尔顿的梦想,“用自己挣的钱盖个小屋,在里面度完余生”,不再“和任何人进行该死的愚蠢交谈”。他的余生成了传说。2010年,塞林格在新罕布什尔的家中过世,享年91岁。
目录 · · · · · ·
祖伊
"弗兰妮与祖伊"试读 · · · · · ·
一九五五年十一月的某个早晨,十点三十分,祖伊•格拉斯,一个二十五岁的年轻人坐在水满满的浴缸里,读着一封四年前的旧信。这封信看起来几乎没完没了,用打字机打的,打在几页没有抬头的泛黄的信笺上。祖伊两个尚未弄湿的膝盖正艰难地顶着信纸。一支看上去湿乎乎的香烟搁在他右面嵌壁式的搪瓷肥皂盒里,香烟显然是燃着的,因为他会不时捡起来吸上一两口, 拿烟的时候几乎头也不抬。..
丛书信息
喜欢读"弗兰妮与祖伊"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弗兰妮与祖伊"的人也喜欢 · · · · · ·
弗兰妮与祖伊的书评 · · · · · · ( 全部 64 条 )







I watch your pain,the same as mine
> 更多书评 64篇
-
豌豆街捡豌豆 (杜弗。我在你身边。我照亮你。)
“我知道的就这么多,”弗兰妮说,“如果你是个诗人,你会创作出美的东西。我是说你写完之后人们期待你能留下一点美的东西。 蒂娜:……我毁了一切, (走到窗边)我就是个专门糟蹋葡萄的狐狸崽。我感觉就像正在一出非常老成的戏里扮演一个角色。可滑稽的是,我不是一个老成的人。我什么都不是。我就是我。(转身)哦,瑞克,瑞克,我害怕。我们是怎么了?我好像已经找不到我们了。我伸手,再伸手,可是我们压根不在那里。我吓...2019-01-27 15:20:42
“我知道的就这么多,”弗兰妮说,“如果你是个诗人,你会创作出美的东西。我是说你写完之后人们期待你能留下一点美的东西。
蒂娜:……我毁了一切, (走到窗边)我就是个专门糟蹋葡萄的狐狸崽。我感觉就像正在一出非常老成的戏里扮演一个角色。可滑稽的是,我不是一个老成的人。我什么都不是。我就是我。(转身)哦,瑞克,瑞克,我害怕。我们是怎么了?我好像已经找不到我们了。我伸手,再伸手,可是我们压根不在那里。我吓坏了。我是个被吓坏的小孩。(看向窗外)我恨这雨。有时候,我会看见自己在雨中死去。
瑞克(平静地):我亲爱的,那不是《永别了,武器》中的一句台词吗?
蒂娜(转身、愤怒地):从这里滚出去!滚出去!要不然我就从这扇窗户跳下去。你听见了吗?
瑞克(抓住她):现在听我说。你这个美丽的小白痴。你这个可爱的、孩子气的、爱演戏的——
美是我的致命弱点,你给我记住了。对我来说,所有的东西都是美的。看一眼粉红色的落日,我就融化了,上帝。
“你就是这样的,”她说,声音里并没有责备,“你和巴蒂都不知道怎么跟自己不喜欢的人说话。”她又想了一下,“其实该说是不爱的人。”……“……如果你们不能在两分钟里喜欢上某个人,那么你们就永远不会喜欢他了。”
“‘四大誓言’,”他道,然后带着憎恶闭上眼睛,“‘众生芸芸,我誓必救之;欲念熊熊,我誓必灭之;达磨至深,我誓必知之;佛理至极,我誓必得之。”
祖伊在仔细地观察她。“我走到哪里就把阳光撒向哪里,伙计,”他说。
“有一点简单的逻辑,我还想得明白,就是说一个贪婪于物质财富的人——甚至是知识财富——跟一个贪婪于精神财富的人没有什么区别。……”
“……这恰恰是困扰我的症结所在。我对于自己想要的东西的确很挑剔——这一次我想要的是启迪,或者是心灵的宁静,而不是钱、特权、名利或者其他这类东西——”
回应 2019-01-27 15:20:42
论坛 · · · · · ·
关于塞林格先生。 | 来自牧羊猫 | 2022-01-23 10:11:08 | |
塞林格那些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句子 | 来自monikawu | 2019-01-15 15:30:06 | |
这本书的isbn和《弗兰妮与祖伊》搞混了? | 来自小宇 | 2 回应 | 2019-01-15 15:06:48 |
看完这本书,爱上塞林格 | 来自monikawu | 2019-01-15 15:04:06 |
当前版本有售 · · · · · ·
-
每满100-50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9 )
-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7)8.8分 4046人读过
-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1991)9.0分 345人读过
-
Back Bay Books (2001)9.4分 113人读过
-
译林出版社 (2022)暂无评分 9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千评9分书 (Sheryl)
- 垮掉派文学汉译本 (beatsoul)
- 豆瓣五星图书【中篇小说】 (爱玛·包法利)
- 2018年出版上架的外国文学 (鲸岛)
- 藏书单 (不一定)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弗兰妮与祖伊的评论:
feed: rss 2.0
14 有用 Pluto 2020-05-28 00:44:18
塞林格为什么不写100本书?
24 有用 咄 2019-03-10 11:34:51
塞林格的小说,十几年来读到第三本,被他镇住了——不是说他的鸡汤,而是被他的神唠叨……浴室母子聊这场戏真是小说史上的极品。
0 有用 Zoē 2019-01-31 23:20:59
17 有用 青年路小魁 2019-01-09 20:16:30
“一碗神圣的鸡汤端在你鼻子底下你都不知道,即使你见到了一个圣人,你他妈又怎么可能认得出他呢?你倒跟我说说看?”塞林格为思考者熬制的鸡汤,也是早慧者的自白。人一旦开始怀疑上帝,就会对怀疑这件事渐渐上瘾,继而没法再继续相信他,否则就太愚蠢和虚伪啦。
6 有用 恶鸟 2019-01-13 22:27:26
第四遍重读了,九故事的衍生剧,道格拉斯家神童系列剧之一
0 有用 volodya 2022-08-08 09:30:38
塞林格非常诚实,这不是神秘主义故事,是关于亲情和爱的故事,关于温柔,理解和包容的故事。
0 有用 喷雾瓶 2022-08-06 15:50:03
谈不上喜欢
0 有用 老妪 2022-08-06 11:02:04
2022-11 初识塞林格是书店里整齐划一的黄壳封面,兴致冲冲翻开第一页——“他妈的…他妈的”,关上。离我第一次翻书到现在,最少也有5年,不变的还是那些词,而这些年累积的经历更替了解读的含义。 前半部分只感受到frustrated,情绪来自“正常人”眼中不足为奇的“琐事”,濒临绝望的崩溃会被贴上“想太多”;后一部分尽管有大段的对白,频繁出现的宗教,微光却时不时在密密麻麻絮絮叨叨的字句里跳跃闪现。结... 2022-11 初识塞林格是书店里整齐划一的黄壳封面,兴致冲冲翻开第一页——“他妈的…他妈的”,关上。离我第一次翻书到现在,最少也有5年,不变的还是那些词,而这些年累积的经历更替了解读的含义。 前半部分只感受到frustrated,情绪来自“正常人”眼中不足为奇的“琐事”,濒临绝望的崩溃会被贴上“想太多”;后一部分尽管有大段的对白,频繁出现的宗教,微光却时不时在密密麻麻絮絮叨叨的字句里跳跃闪现。结束并非醍醐灌顶的酣畅,而是等待温热散尽时感觉点点星光在身体里忽闪。读时在想,早慧儿童、过度敏感的人是否很容易陷入思想的幻境,太执着和沉溺于形而上和意义,反而忘了脚下扎实的生活,与生活“遥远的距离都是因为太过聪明”。我想也许和生活交手,和周遭肩并肩,需要一些钝感力。 (展开)
0 有用 今夜雪糕 2022-08-05 18:32:26
我厭倦了。理解了那些讀完塞林格的書會流眼淚的人。
0 有用 Halcyonic 2022-08-04 12:23:09
“虽然我的理智不认同,但是我的感觉十分肯定:就在我的附近,什么地方——也许就是路边的第一所房子里——一位诗人正在死去,但是同样也在这附近,有人正从她年轻可爱的身体里抽出一品脱可笑的脓,而我,我不可能永远在悲喜之间疲于奔命。” 感觉很微妙,很喜欢塞林格叙述的节奏,人物都饱读诗书,但他们一样迷惘。介于看懂和没看懂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