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的灭亡 短评

热门 最新
  • 0 可乐瓶酒 2021-12-09 19:14:35

    因为附录加一星,说实话没有全看懂,但是多学科的视角值得赞赏

  • 0 鸭游 2021-12-29 16:01:15

    虽然好多都是捕风捉影但是很精彩

  • 1 岳小蟀 2021-12-29 14:43:52

    很佩服这种穷根究底、思维严密的学者,能够花费大量时间系统性地专注地研究某个项目。历史从来不只是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的故事,背后的逻辑、模式更让我感兴趣,历史很有趣也很残酷。

  • 0 竹史先生 2021-10-16 15:48:24

    材料解释维度的多样性必然会导致叙述的多样性。在文本意义比较模糊的情况下,作品的好坏更多地取决于解释的精彩程度与逻辑的自洽程度。

  • 0 苏案 2021-11-28 15:26:24

    比较惊艳的是对西周王畿周边地形的以及与周边部族关系的还原。许多结论的推理逻辑不能说非常严密,不过对我这种门外汉来说,只要结论能让我耳目一新就可以了。

  • 0 靖不渝 2021-11-08 17:37:05

    非常非常好,李峰老师学贯中西,视角独特,非常人所能力,不愧是当今西周考古研究领域的执牛耳者。

  • 0 曾小明 2022-01-13 11:18:47

    除了地理学,不学点人类学和文字学怎么行?

  • 0 真一 2021-10-17 16:19:21

    总觉得后面的书评有点扯淡。

  • 0 不滚滚来 2021-11-18 04:33:26

    引用亲王2020书单推荐: 用青铜器铭文结合地理考察的方式,还原了西周灭亡的过程。其中论证精妙之处,宛如推理小说一般好看。👍

  • 0 夏桑 2022-01-20 21:01:59

    精彩至极,十分满足。通过这本书,我感受到了一个无比伟大的国度,它的出现开创了一个伟大的时代和命运共同体,它的消逝也充满了无尽的荣光。在它面前,光辉的汉唐不过是它的复制和变体而已。这个伟大国度的绵延影响,藉由此书变得无比真切,近乎触手可及。上一本给我如此强烈体验的著作还是《罗马帝国消亡史》。感谢宝树和天堂二位老师的推荐。

  • 1 cc修文 2021-07-13 21:23:12

    西周国家因为内部问题和外部压力的联合困扰而步向衰退,最终又在一场“突如其来”的由周的前盟友与外族的携手攻击下陷入崩溃的境地。一方面,是地方封国的成长剥夺了西周国家的活力和资源;另ー方面,同样也是地方封国的成长保存了一个周人的世界与长期延续的王室。西周国家本身即是一个矛盾-一个无可避免会将其带向悲惨结局的矛盾。

  • 1 雲軾 2022-06-04 15:00:41

    结束啦。它灭亡了,而我们还在。

  • 1 五花王 2022-11-13 09:21:11 北京

    西周成为儒家理想政治制度的模版,和城邦政治在欧洲思维谱系中的不断被回溯是一回事,似有君而实无也。地理空间和自然节律在政治文化史中往往被无意忽视,在经济社会史中又往往被过度阐释,地缘政治学能不能用作内部剖析?答案自有。

  • 0 hensher 2022-11-16 16:16:36 辽宁

    非常好一本书,分别从地理,出土文物和文献来详细分析了西周的衰落和灭亡的过程。

  • 0 寒渚泊舟 2022-11-27 10:54:01 北京

    挺海外汉学的,视野广阔叙述流畅,不少问题上也有相当敏锐的创建,快速建立了一套足够自圆其说的历史脉络;相应的略去了很多重要考证,频繁逻辑滑坡,朋友说材料权重上也有一定问题。绪论的方法论陈述很不错。中国作品里这一章经常变成强行理论化的夹缠。

  • 0 相去若何 2022-09-30 22:52:01 吉林

    才华横溢。特色在于立足考古材料和地表形态,对西周灭亡进行阐释。将主因归为两点,一是内部因素,即封建宗法制的天然缺陷,分封赐土使王室土地丧失、无力供养王师,导致王畿内贵族自大、王畿外封国离心;二是外部原因,即玁狁的不断进犯。将直接原因定为幽王伐申。最妙的考证包括玁狁非游牧民族、幽王与皇父的争权、平王东迁是为避携王、秦人迁雍是为西戎所迫、申郑虢的封地位置和历史变迁、通过器形和铭文对西周边疆进行考索。

  • 1 唐尔丶 2022-09-30 15:14:27 四川

    将大量的地理气候因素纳入了讨论的范畴,从另一个角度构建了我对西周史的了解。西周分崩离析的原因不外乎两个原因--内忧外患,在分封制血亲和姻亲关系不断恶化之后,王室的力量大大削弱,而为了维持分封制,王室又不得不征伐四夷,作战的失败又导致诸侯国的忠诚度大大降低,在这种内外危机下,不论周王室作何改变,在分封制这个主要问题改变不了的情况下,平王东迁,西周灭亡。

  • 1 无逾我里 2022-10-01 11:19:56 上海

    利用青铜器铭文和历史地理学、考古学理论,并结合《尚书》《诗经》《史记》《汉书》等文献资料讲述西周灭亡的过程和原因和之后的影响,引述了很多汉学家的观点,视野非常开阔,难以望其项背,值得重读的一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