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过分好奇暴力犯罪也是一种潜在的讯号……不知道作者从硬件上高度“危险”然而最终成长为犯罪学专家,是不是也能说明社会和教育以及自我坚持的另一种可能。
说是暴力,其实讲的犯罪,试图把暴力还原为大脑神经活动等生物过程,有些观点还是有启发,但以目前粗糙而模糊的大脑功能结构认识,这种还原还非常简陋。对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复杂交互作用分析不足。用了一大堆的相关研究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想找到暴力人格的相关因素,但如果缺乏一个暴力的足够强健的解释体系,相关性的结果参考价值很有限。很多因素与暴力之间的确切因果关系还未证实,就构建出的干预系统,还好只是想想,要真的实施起来还挺可怕的...不过,作者文笔还可以,例子举得不错。
刻板且充满偏见,无科学数据支撑,无理论依据。绝对不是一本严谨科学的犯罪研究书记。将犯罪归因在基因,把犯罪同质化,让本身深受偏见伤害的人进一步被伤害。有意深化刻板印象,用无法自圆其说的观点论证刻板印象。其他的全是故事来支撑,论点与论据无法自洽。
心当たりありすぎ。。😂😂
读完以后意识到其实算得上一本大书了,虽然是一家之言,但是扎实详尽自成体系,就是不知道是不是翻译的问题,有些长句的处理很打断阅读节奏
观点很硬,论据也很扎实,但内容组织非常混乱,很多同个主题的内容分散在不同章节里,说过一遍的观点反复说。不知道是翻译的原因还是原著如此,语言老气横秋,读着非常别扭。
两万个字就可以写完的毕业论文,被作者扩展40万字。全书废话连篇,很多相同观点多次重复,每一次重复都是几乎相同的长篇赘述,作者自己就是一个偏执狂,却不断攻击着极端分子,他从哪儿捡来的脸?
狗屎
犯罪心理学的最初级入门书,满足了大众凝视深渊的好奇心和猎奇心,兼顾了一定的学术性和普适性,瑕不掩瑜。
不能忽视犯罪神经学,更不能忽视罪犯的社会学成长环境,犯罪没那么简单,是互相作用下的产物。 当然这本书还是带来了诸多启示。 当然还有最后的2039、2049年的犯罪干预预防体系,在目前这本书的研究成果来看,这套体系还真是吓人,连作者本人都会被搞疯掉,现在谈还真是为时尚早。
作者曾经当过会计……我有点心动……
获益良多!
确如作者所说,现阶段对这门学科的研究只是踏入了门槛,使得文中某些结论过于粗糙。不过,作为“朝阳”学科的科普书籍,看过之后对暴力、犯罪、惩罚等有了新的了解、认识。
虽然装帧很不正经,但是作者真是正经研究反社会行为的
内容基本看过,例子不错
个人感觉暴力犯罪的生物学基础已经为人所接受了吧,只是审判和干预涉及到伦理问题分歧就比较大了。另外书中大量凶残犯罪分子的社会背景分析很详细...
特别好看!的科普。放了一年,终于读完了。原来大脑这么神秘 犯罪也是很多先天 对我来说是对两个孩子的大脑开发和性格培育。总的来说,爱能治愈一切。后天虽然微乎其微 但也是有影响的.
很有争议的一个课题,基因-生理活动+社会影响-行为,这条线牵扯的东西太多了,希望大家谨慎看待,最重要的是不要回避这个问题。
即使所有罪犯都吃苹果,也很难证明吃苹果的人都有犯罪倾向
生物领域有关犯罪的科普 举例生动文笔也不错 提供了看待暴力的新视角 稍微有点啰嗦书有那么厚讲得过于详细 有部分细节不知道是否是翻译问题有些前后矛盾语义不明
> 暴力解剖
16 有用 黑色曼陀铃 2019-04-21 19:59:38
过分好奇暴力犯罪也是一种潜在的讯号……不知道作者从硬件上高度“危险”然而最终成长为犯罪学专家,是不是也能说明社会和教育以及自我坚持的另一种可能。
7 有用 尘 2018-09-27 23:13:18
说是暴力,其实讲的犯罪,试图把暴力还原为大脑神经活动等生物过程,有些观点还是有启发,但以目前粗糙而模糊的大脑功能结构认识,这种还原还非常简陋。对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复杂交互作用分析不足。用了一大堆的相关研究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想找到暴力人格的相关因素,但如果缺乏一个暴力的足够强健的解释体系,相关性的结果参考价值很有限。很多因素与暴力之间的确切因果关系还未证实,就构建出的干预系统,还好只是想想,要真的实施起来还挺可怕的...不过,作者文笔还可以,例子举得不错。
3 有用 别催,快好了 2022-05-29 20:35:39
刻板且充满偏见,无科学数据支撑,无理论依据。绝对不是一本严谨科学的犯罪研究书记。将犯罪归因在基因,把犯罪同质化,让本身深受偏见伤害的人进一步被伤害。有意深化刻板印象,用无法自圆其说的观点论证刻板印象。其他的全是故事来支撑,论点与论据无法自洽。
0 有用 momoka 2021-01-25 22:47:46
心当たりありすぎ。。😂😂
1 有用 西瓜吃西瓜 2022-05-26 22:07:44
读完以后意识到其实算得上一本大书了,虽然是一家之言,但是扎实详尽自成体系,就是不知道是不是翻译的问题,有些长句的处理很打断阅读节奏
0 有用 魏知超 2022-07-30 08:49:57
观点很硬,论据也很扎实,但内容组织非常混乱,很多同个主题的内容分散在不同章节里,说过一遍的观点反复说。不知道是翻译的原因还是原著如此,语言老气横秋,读着非常别扭。
0 有用 Ci 2024-01-05 00:40:50 福建
两万个字就可以写完的毕业论文,被作者扩展40万字。全书废话连篇,很多相同观点多次重复,每一次重复都是几乎相同的长篇赘述,作者自己就是一个偏执狂,却不断攻击着极端分子,他从哪儿捡来的脸?
0 有用 宁静致远 2023-11-26 10:57:10 山东
狗屎
0 有用 momo 2024-11-18 12:20:50 中国香港
犯罪心理学的最初级入门书,满足了大众凝视深渊的好奇心和猎奇心,兼顾了一定的学术性和普适性,瑕不掩瑜。
1 有用 李先森 2022-01-05 11:17:20
不能忽视犯罪神经学,更不能忽视罪犯的社会学成长环境,犯罪没那么简单,是互相作用下的产物。 当然这本书还是带来了诸多启示。 当然还有最后的2039、2049年的犯罪干预预防体系,在目前这本书的研究成果来看,这套体系还真是吓人,连作者本人都会被搞疯掉,现在谈还真是为时尚早。
1 有用 甚天 2020-04-27 00:30:02
作者曾经当过会计……我有点心动……
0 有用 bearble 2018-02-21 22:07:46
获益良多!
0 有用 成利旦吉 2021-03-23 23:10:25
确如作者所说,现阶段对这门学科的研究只是踏入了门槛,使得文中某些结论过于粗糙。不过,作为“朝阳”学科的科普书籍,看过之后对暴力、犯罪、惩罚等有了新的了解、认识。
0 有用 恶夫 2020-12-12 20:26:28
虽然装帧很不正经,但是作者真是正经研究反社会行为的
0 有用 usless 2018-08-31 15:52:45
内容基本看过,例子不错
0 有用 简不易 2019-10-13 07:37:34
个人感觉暴力犯罪的生物学基础已经为人所接受了吧,只是审判和干预涉及到伦理问题分歧就比较大了。另外书中大量凶残犯罪分子的社会背景分析很详细...
0 有用 梦回红楼 2021-01-24 22:43:55
特别好看!的科普。放了一年,终于读完了。原来大脑这么神秘 犯罪也是很多先天 对我来说是对两个孩子的大脑开发和性格培育。总的来说,爱能治愈一切。后天虽然微乎其微 但也是有影响的.
0 有用 本宅累了,退朝 2024-06-13 16:01:51 甘肃
很有争议的一个课题,基因-生理活动+社会影响-行为,这条线牵扯的东西太多了,希望大家谨慎看待,最重要的是不要回避这个问题。
1 有用 123 2022-02-02 21:59:59
即使所有罪犯都吃苹果,也很难证明吃苹果的人都有犯罪倾向
0 有用 mmmmizw 2019-09-30 21:46:16
生物领域有关犯罪的科普 举例生动文笔也不错 提供了看待暴力的新视角 稍微有点啰嗦书有那么厚讲得过于详细 有部分细节不知道是否是翻译问题有些前后矛盾语义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