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后浪丨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品方: 后浪
副标题: 为什么好观念、好产品会一炮而红?
原作名: The Business of Choice:Marketing to Consumers' Instincts
译者: 包云波
出版年: 2020-12
页数: 328
定价: 46.0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50290990
内容简介 · · · · · ·
全球营销图书大奖榜首作品,教你看穿人的消费本能和大脑的决策机制
◎ 编辑推荐
☆ 全球营销图书大奖榜首作品。
☆ 作者马修·威尔科克斯深耕广告和营销行业25年,为世界最早的广告公司之一博达大桥(FCB)决策制定研究所的创立者。
☆ 本书总结半个世纪以来人类行为和神经科学的研究成果,并获得罗伯特·西奥迪尼、丹·艾瑞里、理查德·泰勒等大师的指点和建议,为我们提供了11条可行的实践之路。只要跟上节奏,你的产品和品牌也能一炮而红。
◎ 内容简介
瞬息万变的商业世界,人们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商品,越来越丰富的销售模式,也逐渐习惯各式各样的营销手段,甚至开始生成抗体。在这样背景下,我们要怎样让自己的想法和产品脱颖而出?怎样深刻地感染消费者、唤醒消费者的认同、影响消费者的选择呢?
本书从最前沿的行为科学、神经科学和心理学研究成果出发,推演出营销和推广中必不可少的科学原...
全球营销图书大奖榜首作品,教你看穿人的消费本能和大脑的决策机制
◎ 编辑推荐
☆ 全球营销图书大奖榜首作品。
☆ 作者马修·威尔科克斯深耕广告和营销行业25年,为世界最早的广告公司之一博达大桥(FCB)决策制定研究所的创立者。
☆ 本书总结半个世纪以来人类行为和神经科学的研究成果,并获得罗伯特·西奥迪尼、丹·艾瑞里、理查德·泰勒等大师的指点和建议,为我们提供了11条可行的实践之路。只要跟上节奏,你的产品和品牌也能一炮而红。
◎ 内容简介
瞬息万变的商业世界,人们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商品,越来越丰富的销售模式,也逐渐习惯各式各样的营销手段,甚至开始生成抗体。在这样背景下,我们要怎样让自己的想法和产品脱颖而出?怎样深刻地感染消费者、唤醒消费者的认同、影响消费者的选择呢?
本书从最前沿的行为科学、神经科学和心理学研究成果出发,推演出营销和推广中必不可少的科学原理,总结了11条即刻就能转化的技巧,让我们能够不露痕迹地影响用户、消费者和受众的选择和决策, 使我们的产品不仅吸引注意力,更让人无法忽略, 成为下一个爆品。
◎ 名人推荐
马修的洞见关注我们实际上如何做出选择,既有趣又与很多人的工作相关,不论是对营销还是销售都极有帮助。但是,于那些对人类情状有些微好奇心的人而言,他的洞见将极具颠覆性,也更有价值。
——乔安路(Alan Jope), 联合利华(Unilever)个人护理用品首席运营官
理解人类如何做出选择,如信息获取的复杂性、人类进化的决定性因素,以及人类的认知过程,组成了引人入胜的重要议题。马修在广告上的修为和他对决策科学的理解于是融汇起来,为我们提供了见解深刻又不可思议的有用工具。
——珍妮弗·赛(Jennifer Sey), 李维斯(Levi’s)全球首席营销官
马修连接了市场营销领域实践和学术的世界,并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而本书非常透彻地解释了营销人员能够从学术世界中借鉴什么,反过来,学术界又可以从营销实践中领悟什么,很好地巩固了两者间的联系,结果必然是极吸引人的,值得一读。
——亚当·奥尔特,纽约大学营销学助理教授,《粉红牢房效应》作者
这本书像一道光,照亮了人类本能深处的真相,让我们知道数百万年来那些驱使人类行为的重要因素。将这些因素运用至营销中来,你将挖掘到铸就品牌的基石。
——詹姆斯·哈拉特(James Hallatt),葛兰素史克(GSK)口腔保健类产品全球主管
作者简介 · · · · · ·
马修·威尔科克斯(Matthew Willcox),博达大桥广告公司(FCB)决策制定研究所的创立者和执行常委。博达大桥广告公司(FCB)是世界最早的广告公司之一,也是全球最早上市的广告公司之一,决策制定研究所是其中一个非常独特的机构,它把研究人类行为和人们如何做 选择的科学新发现拓展应用于市场营销实践中。马修在品牌战略领域已经有25年的从业经历,足迹遍布欧洲、亚洲和北美洲。他服务过李维斯、美国艺电、希尔顿酒店集团、联合利华、雀巢、壳牌和葛兰素史克等大企业。在马修的帮助下,这些企业的产品比以往更受消费者的喜爱。在这个过程中,他还为客户们赢得了8座艾菲奖(Effie)。马修还是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的行为变化事务专家,经常在各大商学院和营销交流大会上做演讲。
包云波,法学硕士,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曾任中央电视台国际新闻编辑。出版译作有《洞彻精英...
马修·威尔科克斯(Matthew Willcox),博达大桥广告公司(FCB)决策制定研究所的创立者和执行常委。博达大桥广告公司(FCB)是世界最早的广告公司之一,也是全球最早上市的广告公司之一,决策制定研究所是其中一个非常独特的机构,它把研究人类行为和人们如何做 选择的科学新发现拓展应用于市场营销实践中。马修在品牌战略领域已经有25年的从业经历,足迹遍布欧洲、亚洲和北美洲。他服务过李维斯、美国艺电、希尔顿酒店集团、联合利华、雀巢、壳牌和葛兰素史克等大企业。在马修的帮助下,这些企业的产品比以往更受消费者的喜爱。在这个过程中,他还为客户们赢得了8座艾菲奖(Effie)。马修还是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的行为变化事务专家,经常在各大商学院和营销交流大会上做演讲。
包云波,法学硕士,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曾任中央电视台国际新闻编辑。出版译作有《洞彻精英:500强HR选拔干将的45个技巧》《做出好决定》,并编著出版《再现世界地理:西印度彩链——大安的列斯群岛》。
目录 · · · · · ·
前 言
第一部分 未来商业和科学选择
第 1 章 营销就是影响选择
第 2 章 选择是一门日新月异的科学
第 3 章 选择是一部自然史
第二部分 有效营销的11条实践建议
第 4 章 利用大脑的认识捷径
第 5 章 熟悉的扭曲
第 6 章 用“别人都在做”来引导选择
第 7 章 现在还是未来?时间点不同,选择不同
第 8 章 “曾经拥有”带来的损失更大
第 9 章 给人们带去聪明、好看和幸运的感觉
第 10 章 用轻松打动客户
第 11 章 切忌高攀不起
第 12 章 好内容也需要合适的情境
第 13 章 先天和后天、遗传和环境都同样重要
第 14 章 肯定的力量
第三部分 决胜未来的营销思维
第 15 章 市场调研需要不同的思路
第 16 章 不一样的营销思维,将决定你的品牌力
结 语
附录 阅读清单和参考资料
出版后记
· · · · · · (收起)
喜欢读"畅销的原理"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畅销的原理"的人也喜欢 · · · · · ·
畅销的原理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畅销的原理的书评 · · · · · · ( 全部 80 条 )
> 更多书评 80篇
-
Sofia (公众号:岁月无声却有恒)
Part 3 决胜未来的营销思维 第 15 章 市场调研需要不同的思路 P. 228 人们并不总能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如果你要他们描述,他们会选择默认最容易描述的东西。 第 16 章 不一样的营销思维,将决定你的品牌力 P. 231 直觉——或者说本能反应——对于所有的决策制定过程都很重要,对于营销人员的决策也同样重要。没有本能的直觉,也就没有决断果敢。但是,当直觉出现,我们最好也能想一想,它们来自哪里。 P. 240 我们总是倾向于低估... (1回应)2017-02-22 09:31 5人喜欢
Part 3 决胜未来的营销思维
第 15 章 市场调研需要不同的思路
P. 228
人们并不总能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如果你要他们描述,他们会选择默认最容易描述的东西。 引自 all(3) 第 16 章 不一样的营销思维,将决定你的品牌力
P. 231
直觉——或者说本能反应——对于所有的决策制定过程都很重要,对于营销人员的决策也同样重要。没有本能的直觉,也就没有决断果敢。但是,当直觉出现,我们最好也能想一想,它们来自哪里。 引自 all(3) P. 240
我们总是倾向于低估完成任务的时间,这一人性特点源于被称为计划谬误的认知偏见。 有观点认为,我们的自我估计之所以不准确,有一部分是因为乐观主义倾向。如果能够不那么信任自己的超能力,就能免受它的影响。 引自 all(3) P. 241
对于人类而言,短期目标比长期目标更显眼。对于我们管理的品牌而言,这不是一种好的现象。 引自 all(3) 结语
P. 244
人类的大脑偏爱更容易、更可估量的选择,我认为这也是营销人员应该提供的选择。第一,因为对营销人员来说,这样做是起作用的。第二,时间宝贵而注意力有限,即使是简单的决策有时候也会显得很复杂。所以有时候,从商业的角度来看,故意在一个类别里制造一些不确定的选项可能是一种好策略,此时,人们自然而然会挑选一些领袖品牌。但是,与其让选择者直接跳过认知循环,不如想办法让自己的品牌比大品牌更简单,更符合天性。 引自 all(3) P. 245
如果营销没有特意去结合大脑的工作方式、人类选择的本能路径,这样的营销不大可能会很好地服务于品牌和商业。而故意让营销更复杂、更难,或更让人困惑,也无法更好地符合人性。 选择带来的正面情绪。……最好的恭维就是赞赏别人所做的选择。以所,不管营销还是生活,这可能也是最好的策略了。 引自 all(3) 1回应 2017-02-22 09:31 -
Sofia (公众号:岁月无声却有恒)
前言 P. 013 营销更应关注的是选择,而不是消费。 Part 1 未来商业和科学选择 第 1 章 营销就是影响选择 P. 003 我们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去考虑选择的后果,却很少花时间q考虑如何做出这些决策。 P. 005 人类做出选择的过程是制订市场营销计划的出发点。 P. 009 从认知和行为的角度来看,营销只能影响三个方面:·通过情感联系,它可以创建长久的品牌记忆。……一个品牌的真正威力在于它是否能在人群中创造出强劲、积极、隐性的记...2017-02-16 23:09 3人喜欢
前言
P. 013
营销更应关注的是选择,而不是消费。 引自 all(1) Part 1 未来商业和科学选择
第 1 章 营销就是影响选择
P. 003
我们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去考虑选择的后果,却很少花时间q考虑如何做出这些决策。 引自 all(1) P. 005
人类做出选择的过程是制订市场营销计划的出发点。 引自 all(1) P. 009
从认知和行为的角度来看,营销只能影响三个方面:·通过情感联系,它可以创建长久的品牌记忆。……一个品牌的真正威力在于它是否能在人群中创造出强劲、积极、隐性的记忆。·它可以触发人们的品牌记忆。……·它让你凭直觉或出于本能地做出选择,即不经过大脑思考就做出选择。 引自 all(1) 第 2 章 选择是一门日新月异的科学
第 3 章 选择是一部自然史
P. 026
人类今天的选择,来自亿万年的进化,以及人性。 只有真正了解人类在过去600万年内形成的人性,我们才能预测未来6个月会发生什么。 引自 all(1) P. 029
我们的大脑可以重构自己。根据生活经历,大脑会增大或缩小某个区域。 引自 all(1) P. 032-033
符合人类与生俱来的行为时,品牌就会取得成功。 引自 all(1) P. 035
任何一则成功的广告或营销都隐藏着决策科学的行为准则。 引自 all(1) 回应 2017-02-16 23:09 -
Sofia (公众号:岁月无声却有恒)
Part 2 有效营销的11条实践建议 第 4 章 靠直觉还是靠分析?过滤信息才能高效决策! P. 046 与其希望被注意到,不如想象怎样才能被不忽略。 大脑进化出了这些认知捷径来帮助我们快速做决策,而无须使用太多的能量。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喜欢“不费脑子”的事情。如果你能让别人“不费脑子”地选择你的品牌,肯定能一马当先。 在快速消费的时代,我们常常花数年的时间,确定最有说服力也最合理的理由,来证明我们的产品更美味、更健...2017-02-21 08:41 2人喜欢
Part 2 有效营销的11条实践建议
第 4 章 靠直觉还是靠分析?过滤信息才能高效决策!
P. 046
与其希望被注意到,不如想象怎样才能被不忽略。 大脑进化出了这些认知捷径来帮助我们快速做决策,而无须使用太多的能量。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喜欢“不费脑子”的事情。如果你能让别人“不费脑子”地选择你的品牌,肯定能一马当先。 在快速消费的时代,我们常常花数年的时间,确定最有说服力也最合理的理由,来证明我们的产品更美味、更健康、比货架上其他三个品牌更好。……真正的任务是让选择我们的品牌变得更方便、更直观。 市场营销中(也许是人类参与的大多数活动),“感觉正确”要胜过“正确”本身。 引自 all(2) 第 5 章 被人熟知还是保持距离?
P. 049
熟悉的东西,会让人感觉良好。 引自 all(2) P. 051
人们买奢侈品的原因主要是奢侈品的价值在其他人那里也能被识别和理解,而不是因为这些奢侈品本身质量上乘。 一些进化心理学家,包括米勒,认为奢侈品是性选择的标记。我们珍视美丽和稀有的事物,代表的是想要别人珍视我们自己。但是,这依赖于其他人熟悉这些“标记”。 因此,奢侈品牌不仅常常出现在潜在购买者的视线中,还会推广给更广泛的公众,因为它们存在的大部分的理由就是影响发烧友和支持者。 引自 all(2) P. 052
人的行为充满了矛盾和悖论。行为经济学家经常认为人类,甚至是个人,是前后矛盾的。不仅是指言行不一,我们的一些认知机制似乎也相互矛盾。 这些明显的矛盾不过是再次强化了我之前所说的观点——在市场营销和商业中运用决策科学没有金科玉律。一切都取决于情境,虽然我们不理解情境为什么会激发某种认知机制,但是,把行为原则应用于市场营销,关键就是接受这些矛盾的存在。 引自 all(2) P. 053
在研究人类行为的本能方面,我们会遇到许多这样的悖论。其中一个悖论是,直觉受熟悉度吸引,同时我们也本能地受惊喜和新奇的吸引。 引自 all(2) P. 054
营销公司以及广告公司的典型做法是投放尽可能相似的广告。只有初始投放的广告无法达到宣传效果,或者广告要加入新的内容时,才会更换新广告。 有效的破坏来自一些不寻常、不熟悉的东西,从而能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可是,有一些非常熟悉的事物,比如名字,一样能够很好地吸引人们的注意力。认知神经科学中有一个著名现象叫作“鸡尾酒会效应”,表示的是熟悉和相关的事物会受到人们的重点关注。 引自 all(2) P. 055
事实证明,大脑把惊喜当作定制正确决策的有用、有价值的信息。 引自 all(2) 第 6 章 分享就像病毒,能够感染他人
P. 062
衡量人们会怎么做,最好的指标是他们接收到的来自别人的信号。 从他人那里接收到的信号对我们的选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即使我们不承认或没有察觉。基于别人的做法做出决策是一个很好的快捷方式,效果也一直不错。 引自 all(2) P. 076
社会认同是非常强大和直观的认知机制之一。想要使用这一机制有一个简单的方法,那就是通过展示你的客户或用户数量让人们感觉到你的流行度。 引自 all(2) P. 077
不要无意间表达出很多人都在做你并不希望他们做的事,或者不在做你希望他们做的事情。 我们从别人的面部表情中得到的信号可能非常微妙,但他们能直接影响我们的直觉。 引自 all(2) 第 7 章 充满诱惑的现在,遍布不确定性的未来
P. 083
无论做什么,最后一步一定要做好。如何跟别人道别比如何欢迎他们更重要。电子商务中,购物经历会终止于确认页面,这个页面激起客户对收货的期待。在我们赢得交易、获得销售的时候,不要忘记为客户提供感情上的满足。 引自 all(2) P. 089
解释水平理论(CLT)意味着我们思考未来的方式与思考现在的方式完全不同。让别人同意做一件事情,可以给他一个遥远的结果;但是要让别人做一件事情,就应该给他一个近期的结果。记住,找人办事,这件事情一定要能够达到短期的目标。 引自 all(2) P. 090
双曲贴现和时间贴现意味着相比于未来所能得到的奖励,我们更重视现在能得到的东西。我们偏好近处的小收益,而不是远处的大收益。 思考自己在a未来需要动手做事的时候,几乎相当于是在考虑别人的事。要鼓励一种在未来而非现在获得收益的行为,应该缩小未来和现在的差距。 乐观偏见意味着我们认为与别人相比,不好的事情不太可能发生在自己身上。 人们越是觉得自己可以推迟做出决策,就越不太可能做出最终决策。要让人们立刻采取行动,应该提供一些有时间限制的信息和报价,让他们没有过多的时间去考虑其他选择。 引自 all(2) 第 8 章 “曾经拥有”带来的损失更大
P. 099
仅仅让人们触碰、持有或是尝试产品似乎就会出现正的效果。 引自 all(2) P. 102
营销人员在试图改变人们行为,让人们去尝试新产品时,通常是强调人们能够从中获得什么,或是产品如何与众不同、富有创新。但是,营销人员却从来没有考虑过人们改变现有习惯之后可能会失去什么。 引自 all(2) P. 103
通常情况下,创新的重点是人们将会从新产品中获得什么,产品开发商则痴迷于介绍新产品与以往的产品相比有什么区别。但是,创新带来许多差异要求用户更改当前的行为,这意味着用户要放弃现有的行为才能感受可能会得到的新收益。创新可能是“好”的,但也可能会带来“损失”的直觉感受,并出现抵抗产品的心理。如果想要人们采用一种创新产品,让他们摆脱现状,你必须了解人们要怎样改变,尤其是要求别人放弃什么。这是一个关键,但经常不被重视。 在创新上投入大量时间、金钱和精力后,开发者往往只看到新产品的现状。因此,他们对成功总是过于乐观,不去考虑一个关键问题——与其只注重自己产品的优势,他们也应该考虑创新产品如何兼容现有的行为和选择。 利用损失厌恶获得收益是可能的。告诉人们他们将错过什么。 引自 all(2) P. 104
稀缺原则。根据这一原则,当机会越少时,人们赋予的价值就越多。稀缺性或是某种稀有的感觉应该隐含在每一个奢侈品牌之中。稀缺的线索可以来自对珍贵用料的描述,或是制作程序无法跟上需求的(例如“出自比利牛斯山的工作室里一个工匠之手”),甚至是赤裸裸的营销方法,如“限量版”,或者是有时间限制的优惠价格。 引自 all(2) P. 106
期待是一股强大的力量。不过,对不好的事情的预期往往比事情本身更有压力和痛苦,对一些积极事件的预期又往往胜过我们对实际事件的看法。 引自 all(2) P. 107
期待可以通过讨论来增加,所以鼓励潜在买家讨论你的产品可以增加情感投入。还有一点是将体验分解。 引自 all(2) 第 9 章 给人们带去聪明、好看和幸运的感觉
P. 110
人们做选择时的感受,可以改变他们的选择结果以及做选择的方式。 奉承可能不只是让我们对自己感觉更好,而且让我们对奉承的人(或实体)感觉更好。因此可能会影响我们的决策。即使我们知道别人是言不由衷,奉承依然会产生影响。 引自 all(2) P. 112
那些自我感觉更有魅力的人同样也更有可能做出异于常人的选择(这表明他们更容易从现状中转变出来),对自己的未来也更乐观,于对何时能够完成任务持有更不现实的观点。 当人们感到自己有魅力,他们似乎会做出更大胆、更极端的选择。 让人们觉得自己很聪明,觉得自己是某个领域的专家,能够影响他们的选择。类似地,当人们觉得自己有魅力,感觉自己聪明能干像一个专家,也可能导致他们做出更快、更大胆的决定。 增加人们的信心会使他们更迅速地采取行动,对自己的选择感觉也更好。而增加信心可以通过像小测验这样的简单机制,让人们觉得自己了解个这产品种类。 引自 all(2) P. 113
能够提高自我效能的事情,例如对行为或过程的赞美和巩固。 如果人们对于过程充满信心,就会更倾向于投入精力去完成它。 当人们在某一区域出现自我效能,他们会做出更大胆的选择,往往也更果断,更可能克服惯性决定,远离现状。 引自 all(2) P. 118
对完成任务或实现目标能力有信心被称为自我效能。营销够能真正地帮助人们达到这种状态,它可以在情感和功能上利好用户和选择者。过去,品牌试图把自己定位为专家。实际上,品牌真正要做的帮助人们做出充满信心的选择,让人们觉得自己就是专家。 引自 all(2) P. 119
不要总是给你的选择者各种好处和优惠。有时候,如果你能让他们觉得自己获得这些好处是因为自己的聪明才智,甚至只是好运气,你将受益更多。 引自 all(2) 第 10 章 用轻松打动客户
P. 138
尽可能地把你想要的结果作为默认选项。 互动的力量很强大。但是,要确保人们在互动中付出的努力能够让用户或选择者更容易地做出你设想的行动、选择你设想的选项。 虽然品牌应该尽可能让营销和品牌体验更流畅或在认知上更轻松,部分奢侈品牌的威望却归因于认知不流畅。 引自 all(2) 第 11 章 切忌无可比拟
P. 140
人们常使用比较作为一种直觉向导,相对性能推动选择。 引自 all(2) P. 141
当我们进行选择时,比较仍然占据了关键位置。事实上,更准确地说,用于比较参考点才是最关键的。 引自 all(2) P. 148
“……的凯迪拉克“就是通过关联来镀金的例子。 与传统营销思维不同,比较并不能削弱“你是谁”,从无意识思维的方面来看,比较能够让选择更清晰。 引自 all(2) P. 149
“用更好战胜最好……“。 从轻松决策的角度来看,比得上要比无可比拟更胜一筹。 引自 all(2) P. 154
比较也能很迅速地定位你的品牌。它能帮助人们在直觉上认识到你的品牌处于什么位置。 引自 all(2) 第 12 章 内容为王,情境为后
P. 160
同一个人在某些情况下选择顺从,另一些情况下选择与众不同。而不是有些人生来就倾向于墨守成规,有些人生来就倾向于独一无二。我们经常理由充足地反复无常。 引自 all(2) P. 171
联系在一起,具有一种吸引力,比如相同的名字、字母或生日使得品牌有机会建立与消费者的共鸣、联系、推动消费者的行动。 引自 all(2) P. 175
理解接收信息和作出选择的潜在选择者的精神状态,这一点非常重要。考虑购物者的精神状态是营销原则的胜利因素之一。 引自 all(2) P. 176
人们做决策的每个环节都依赖情境。人们做决定的每个环节都依赖情境。 引自 all(2) 第 13 章 异同:先天和后天,遗传和环境哪个更重要?
P. 187
如果有方法可以暗示人们去行动,不论是一副餐具、一个屏幕按钮、一个开瓶器、一个键盘或拨号盘,还是一支笔,只要能给予暗示,让观众做出你想要的行为,那就要抓住这个机会让它可视化。 引自 all(2) P. 195
在寻求信息方面,第一个出生的孩子会更倾向于成人化或权威的资源,并且会接受更多的资源,而后出生的孩子则偏爱同侪向的资源,并且总体来说接受更少的信息。林克认为在购买后的流程中,第一个出生的孩子会要求更多的认可,来确定购买决策是否正确。另外,林克还指出,后出生的孩子比第一个出生的孩子更容易接受新鲜事物。 年龄也能影响我们的选择。越年长,我们越容易固守自己的方式,或更容易被自己的经历束缚。其中就有构成一般智力的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这两个方面在发挥作用。流体智力是指不依赖已经习得的知识,在陌生的新环境中解决问题;晶体智力是指利用已经习得的技能和知识解决陌生环境中的问题。随着年纪渐长,流体智力下降而晶体智力则不断增长。两者的平衡点大概落在我们的40岁末50岁初。 引自 all(2) P. 196
年纪以9结尾的人可能对抵抗晶体智力的产品更感兴趣,或者希望在进入新十年之际做一些有意义的事。 我们的选择是自身的延展。而我们自身则混合了基因的差异、环境和经历的不同影响。我们的选择部分是个性化的,部分是普遍性的,部分是先天的,部分是后天习得的。 引自 all(2) P. 197
有很多东西会影响我们的选择,从根深蒂固并且普遍的人类本能到个体胜利和认知上的差别,再到我们接受的教育和个人经历。 母语不同会导致不同的行为和选择。语言能够深入了解文化差异对行为的影响。 文化能够导致人群之间的大量行为差异,但是在相互依赖的思维和独立思维各自统治的文化领域之间,有一处宏观的部门值得全球市场营销人员关注。 发达国家的中产阶级更多地采用“慢”策略,因为财富的增长和可见的确定性已经成为规则,而不是一种意外。 引自 all(2) 第 14 章 肯定的力量
P. 200
影响不应当仅仅用来促使人们决定买你的产品,他还应该帮助人们对自己的选择感到满意。 引自 all(2) P. 201
本质上来说,让我们对选择感到满意的任何东西,不仅仅能让我们对决策满意,还让我们对自己满意。 我们做出决策后,就会出现确认偏见的现象。确认偏见是指我们倾向于选择性地寻找信息来支持已经做出的决策。 引自 all(2) P. 202
确认偏见的另一个方面是我们倾向于坚持预设观点,有时候这甚至会成为我们的路障。 引自 all(2) P. 203
加强正确的决策以及确认偏见很重要,因为市场营销不仅仅可以影响决策,或仅仅让人们对你的品牌感觉良好。相反,市场营销要让消费者对他们选择你的品牌感觉良好。 人们满意已选方案的时候,他们就会坚持到底,也就意味着人们会重复地买这种产品。 引自 all(2) P. 204
当人们对自己的选择满意时,他们从产品中获得的效用更高,对品牌也更有好感。对选择的信心不仅仅是品牌价值的一种强有力形式,这种信心还能把选择者转化成施加影响的人。对自己的选择真正有信心的人,如果成为推荐人和倡导者,会更具感染力。 个人对产品或品牌的满意度不仅仅来自于产品或品牌的性能,也来自他们对购买决策的满意程度。 分享选择的欲望。 引自 all(2) 回应 2017-02-21 08:41
-
千帆过尽 (Dive a dream, Live a life)
营销就是影响选择 理性大脑只是把感性大脑已经决定的事情理性化而已 P9 不要把消费者当成,只是选择你产品的某种东西,当成寻找除臭器的一对腋窝或是寻找护发产品的头发。想想他们是如何作出选择的,不论是购买汽车牛仔裤还是洗发水?他们都是用共同的人类决策系统来思考。 P54 给研究对象展示了一系列广告,多次展示中,每个广告都做了一些小的修改,但都是无关紧要的调整,比如把产品标识从一个角落移到另一个角落。参与者觉...2018-03-11 22:13
营销就是影响选择
理性大脑只是把感性大脑已经决定的事情理性化而已
P9
不要把消费者当成,只是选择你产品的某种东西,当成寻找除臭器的一对腋窝或是寻找护发产品的头发。想想他们是如何作出选择的,不论是购买汽车牛仔裤还是洗发水?他们都是用共同的人类决策系统来思考。
P54
给研究对象展示了一系列广告,多次展示中,每个广告都做了一些小的修改,但都是无关紧要的调整,比如把产品标识从一个角落移到另一个角落。参与者觉得这些广告比多次一成不变的展示更醒目和有吸引力。
P57
人们在面对多种颜色的M&M豆时吃得更多
P62
分享就像病毒,能够感染他人
衡量人们会怎么做,最好的指标就是他们接收到的,来自别人的信号
你靠近一群鸟的时候,可能整个鸟群都会突然飞走,让大部分鸟飞走的,并不是感受到了你的直接威胁,而是其他鸟的行为。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动物,他人的行为是显示某件事物是机遇还是威胁的最佳指标。
P67 共同注意力
人们会本能的关注别人在看什么,通过注视一个物体,能让婴幼儿也注意这个物体,成年之后,我们依然会这样做。
广告模特正视摄像机,观众的目光聚焦在模特脸上,用眼睛望着洗发水则人们目光聚焦在洗发水上
P69 节水引出的毛巾实验,经典社会学案例
“以前住在这个房间的大多数客人在住宿期间至少重复使用一次毛巾”
比常规标语,比如“希望您循环使用毛巾,以保护环境”或“请出一分力”,更有效,重复使用毛巾的人比参照组多出33%
P204
传统上来说,市场营销会直接关注原始决策的影响。但是,如今的世界,“他人”即是最伟大的推销员,花点工夫让购物者满意自己的选择能够促进他们把这种感觉传播出去。
p89
明天储蓄更多
p90
避免推迟决策
p95
厌恶损失
p97,98
禀赋效应,不愿交换彩票
p99
打造所有权,暗示“这是你的”
p108
总结和稀缺
p112
让顾客觉得自己好看,明智或幸运
当人们感到自己有魅力,或聪明能干像一个专家,他们似乎会做出更大胆更极端的选择(自我效能状态)
p131
让程序变容易,会对行为产生巨大影响
(人们倾向容易的选择)
回应 2018-03-11 22:13 -
1:人性都是懒惰的,消费者更是如此,更希望行动上轻松、精神上放松 2:让人“做”其实是很难的,但是让人“不做”可能是非常容易的 3:顾客并不愿意花很多精力去解决问题,所以,如果你让他的所有过程很容易,就能对结果产生巨大的影响----当然,对于奢侈品,这个过程可能是相反的,这样才让这种品牌更有吸引力 4:消费者做选择的场景非常重要,如同朋友圈、家庭聚会、明显会比商场内容易 5:消费者非常不擅长告诉你他需要什么...
2019-08-05 20:08
-
【原理】社会认同,从众心理 【理解】基于社会(群体)所要求的或是他人的做法来做出行动,是大脑进化的一条生存之道,无比强大而又快捷无形!为什么会这样呢?或是为了社会(或群体)认可接受,怕与社会或群体规范冲突,群体或他人会排斥(社会规范性影响),或是为了自己行动正确、合理,特别是在模糊不确定的情境下,以此能更好的生存发展下去(信息性影响)。 “社交大脑”皮层里有一专门识别人脸的区域——梭形脸部区。对...
2021-02-04 19:39
【原理】社会认同,从众心理
【理解】基于社会(群体)所要求的或是他人的做法来做出行动,是大脑进化的一条生存之道,无比强大而又快捷无形!为什么会这样呢?或是为了社会(或群体)认可接受,怕与社会或群体规范冲突,群体或他人会排斥(社会规范性影响),或是为了自己行动正确、合理,特别是在模糊不确定的情境下,以此能更好的生存发展下去(信息性影响)。
“社交大脑”皮层里有一专门识别人脸的区域——梭形脸部区。对人脸格外敏感,又能快速识别面部任何表情。婴儿从小就爱看“人脸”形状的物体,电视广告中,模特用眼睛望着角落里的洗发水,我们也会跟随注意到洗发水(共同注意力)。
【应用】使用群体多数人的做法,来影响要影响的人。
如书中提到:酒店张贴“大部分客人不止一次地重复使用毛巾”。
销售中提到:××都买了/多数人都选择这款……
广告中:香飘飘奶茶,全球销量领先……
吃饭时,看到哪家餐馆人多生意好,就去哪家。
网络购物平台上,本店爆品/销量第一/评分最高/他人分享……
大街上,有人在抬头看天,估计你也会不自觉地抬头看天……
京东、天猫、肯德基、迪斯尼等“LOGO”及卡通形象,都近似“人形人脸”。
【注意】遵循社会规范或从众,对于社会人来说,具有非常重大的生存适应价值,特别遇到风险极高、急需安全的模糊情境时。
可在某些情境下,人们可能会刻意标新立异,与众不同。比如买衣服时、匿名投票时,还有些人或是有担当有正义或是属于高自尊水平者(自信、有知识、较低社交焦虑),在很多情境下倾向于坚持自我,不随波逐流,我想到了《明朝那些事儿》中的于谦,当外族瓦剌势力快打到北京时,满朝官员纷纷同意南迁力求保命,唯有于谦一人力排众议,主张留守与敌一战。情境是复杂多变的,每个人也各有不同,人格差异➕情境差异的交互作用,决定了我们在社会(群体)规范或压力下该如何应对。
我们理应时时警醒“社会认同”,也要允许甚至认可一些人的特立独行!
回应 2021-02-04 19:39 -
作者威尔科克斯是广告界的资深人士。从这本书也可以看出,他还是一个顶级的跨界学习者,是一个行动力超强的人。 行为经济学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和我的行业到底有什么关系?这也是作者思考的起点。他并没有满足于简单阅读研究成果,还积极行动,结识了《怪诞行为学》的作者丹 艾瑞里,甚至得到他的授权,以他的名义去接触一些足球组织,自己尝试调研。不仅如此,他还参与行为经济学领域的学者年会,从这些从事前沿研究的学者那里...
2020-07-07 10:40
作者威尔科克斯是广告界的资深人士。从这本书也可以看出,他还是一个顶级的跨界学习者,是一个行动力超强的人。
行为经济学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和我的行业到底有什么关系?这也是作者思考的起点。他并没有满足于简单阅读研究成果,还积极行动,结识了《怪诞行为学》的作者丹 艾瑞里,甚至得到他的授权,以他的名义去接触一些足球组织,自己尝试调研。不仅如此,他还参与行为经济学领域的学者年会,从这些从事前沿研究的学者那里直接聆听。
作者当然不是行为经济学家,正是这种身份给我们呈现出一种运用科学研究的最佳示范。“最新科学研究”是不断在变动的,现在的最新成果可能在未来被推翻。而作者对待科学研究的态度就非常使用,他把这些成果当做非常有益的启发,在自己的领域验证那些有可能有效的,质疑那些看起来可以的。最终,他把学习成果和自己的专业——营销结合起来,提出了绕过理性思考,直击消费者直觉的11条营销法则。
阅读本书,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是畅销的策略,有趣的行为经济学研究成果,更能收获一种做“高级外行”的学习方法。
回应 2020-07-07 10:40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 )
-
Pearson FT Press (2015)暂无评分 1人读过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畅销的原理的评论:
feed: rss 2.0
2 有用 许大威仔 2017-01-09
想要产品畅销,创意思维必不可少!
2 有用 阿尔贝·加喵 2020-08-25
人并非理性的动物 而是善于合理化的动物 正如趋向舒适的熟悉区域是本能一样 偶尔寻求多样性和新体验也是本能
8 有用 人类学科研究员 2017-01-23
比那本《细节》好一点,有重叠的内容但是有价值一些。就是这个写作手法真是谜的很。#我果然还是不适合看这类书,还是按照注解去寻求原著解析吧。
1 有用 ProSolver 2020-07-19
很棒的一本书,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启发法和损失厌恶那块的内容。另外,在看这本书之前,我看了《细节》,我曾一度认为把不同的心理学效应组合在一起后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实际上不是的,《畅销的原理》中那个关于器官捐赠的例子做了很好的解读。
1 有用 如是观 2017-01-18
“营销应该关注的是选择,而不是消费。”内容很好,做了许多笔记。和《认同感》一起阅读,收获会更多!
0 有用 温柔不抵他 2021-02-25
读书不是为了记住什么并说出来装13用的,而是在读的过程中,不断把新读到的知识和脑子里原有的体系发生化反不断解构重构的过程,这是最重要的
0 有用 善良虎 2021-02-24
改名叫营销心理学吧 一本片汤话
0 有用 cat cookie 2021-02-22
对人类天性的理解,捂住眼睛或用唱歌分心的孩子,竟有出现一首里尔克
0 有用 周边边 2021-02-18
可以作为得到点子灵感的小文章。行文框架和逻辑太差了,读起来费劲,也无法收获思维方式层面的东西。
0 有用 Rachi 2021-02-18
XVC送的,废话有点多,但沿着这个梳理了PR稿的营销点和要用的素材,还是收获蛮大的。 但这些点是否能生效还要验证,不过之后应该能总结一下,怎么写一篇转化率超高的PR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