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河医学源流论 短评

热门
  • 2 养猪家 2021-03-22 20:29:17

    没看到原版,但就这本中文译本来说不太行,没有注和参考文献,译者本身是书中的角色,这就很微妙。 300页的书写这种大跨度和长时段的书感觉有些吃力不讨好,民国前的很多内容完全可以删除。利用家谱、地方志等材料是极为可疑的,虽然作者也说“孟河医派”是一个“游移”的概念,但他还是以这个学派为框架写作,这导致他对同乡关系理论过于沉迷。作者是人类学家,他的优势在于田野调查,以及他对中医的沉迷(可能也不是优势)。对民国以来丁家关系的梳理有用

  • 1 汪良峰 2022-08-18 20:18:24

    书中提到的恽铁樵曾任《小说月报》编辑,鲁迅的第一部短篇小说就是在1913年发表于此,而近代历史学家吕思勉同因出版《中国医学源流论》等著作留名中医史的谢观曾为商务印书出版社同事。作者蒋熙德凭借熟稔的中医知识和对孟河医派的历史渊源,发展现状以及深层次关系的挖掘与剖析,为广大的中医学读者呈现了一个深受中国传统儒学影响的医学流派的种种命运沉浮。其中个人的成功或失败,连接起整个社会和国家的矛盾与斗争,都不禁令人掩卷后作一番深思。

  • 0 苏瘾瘾 2021-03-18 17:33:47

    书中提到的西方学者名字几乎从没出现过标准译法。

  • 0 momo 2024-09-03 23:06:32 湖北

    基本上把孟河医学的师传体系讲清楚了,其中包括大量去上海行医的名人,作为基础还是可以的。但是也有很大的问题,为什么没有引用的注释呢?是删了还是没加注,很明显有很多参考文献。还有,翻译确实很烂,连商务印书馆都翻成商务印书局,感觉都属于常识问题了……然后可能因为资料搜集的问题,有些时间作者也没搞准确。但里面有些观点还是蛮好的,入门看看。

  • 1 摸爬滾打 2020-07-29 12:04:10

    像医学史这种专史,由医家所著还得史家所著,完全不同。当然了,所谓“汉学”等等,外国人写和本国人写又是不一样。这本书的主要作用就是记记人名,看一下他们的生平,按图索骥,查阅相关著作,这样更好了解孟河学派。

  • 1 爸爸妈妈的耳朵 2019-11-16 11:19:59

    不知作者是外国人的缘故还是翻译者问题 全书逻辑混乱 考证粗糙 废话连篇 一个搞人类社会学的人去写孟河的医学源流 写出来的也就是人类社会学范式的东西 不伦不类 去看看徐大椿和谢观的书再来看自称源流论是否合适 不是中国人写不出孟河医学源流论 而是中医人自己不重视罢了 孟河医学源流论还轮不到一个西方搞人类社会学的人来写 翻译者丁氏后人去书写岂不得心应手 何必多此一举 画蛇添足 可惜可悲可叹 这种书作为科普的话 写给外国人看看倒是可以 就像中文版的西医教材之于美国人的医学教材 是有本质区别的 两星给作者对于中医的敬畏之心

  • 0 不动镜雨夏 2021-10-15 21:01:19

    此书写的好,翻译的烂。然而因祸得福,可能因为翻译太烂的缘故,原来在翻译中应该删改的东西反而被留了下来。从而将一些我们认为“不好的”或者“不合适的”东西也展现了出来,十分可贵。 作者本质上是在讨论一个命题“传统究竟为何”,只是借助了中医,孟河,丁家来展示证明自己的观点。于是几乎展现了一个真实的中医界上海滩。 遗憾的是,本书的信史,口述史,文件内容互相参杂,却没有传统学术著作该有的引文,脚注系统。使得某些细节的可信程度降低了。 最讽刺的是,本书的很多内容,在我看来和骂人区别不大的情况下,国内很多新闻居然认为其会对孟河本身对外发展有所裨益,甚至将作者奉为座上宾,我觉得是作者自己也没料到的。

  • 0 玄〔已注销〕 2019-05-13 23:19:38

    朋友认识作者,我本人知道以后也就借阅,不买也罢。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