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拉斯叔叔 短评

热门 最新
  • 13 雾隐 2017-11-10 19:32:23

    翻译良莠不齐,第一部的翻译文学素养实在太差,太跳戏,结尾发现是老师组织一堆研究生翻的,挂了老师的名字。最后一部的描写还是很生动的。这些研究生拿到工资了吗?还是说当作业完成的,最后钱归老师了?

  • 2 Kiavuc 2019-04-08 00:19:36

    前五十几章让人联想到丁玲女士早期那堆真情实感而又拉拉杂杂的寝室文学,最后两章突然起伏起来,连小说也要践行二八定律吗,或者是百分之二与百分之九十八定律。

  • 1 雲苍白浅影长 2017-07-20 20:22:21

    2017051:略微啰嗦,玛丽苏的心理活动太频繁,咬着牙速读的。很适合拍成剧,那位叔叔的人设绝对实力,虽然人可恶,可他一开口就想笑,禁不住脑补一堆神经演技大咖……

  • 0 碎叶吹又绿 2022-05-27 16:47:09

    初版于1864。庄园系财产阴谋故事,没有悬疑,从故事一开始,阴谋便是显而易见的,在这种显而易见的阴谋背景下,故事主角的行为选择让人感到奇怪,这种图财害命的阴谋也就失去了恐怖。在一场有预谋的犯罪引导下,人物性格定位明确。故事讲述了一个父亲为长子继承了家族引产的女孩,叔叔从年轻时便成为堕落的人,父亲死后遗嘱将叔叔作为女孩监护人直至其成年;从法律上,如女孩在成年前死去,那叔叔便成为遗产的合法继承人。于是乎,这个故事所要推进的,就是叔叔到底会不会杀死女孩,当然,作为堕落一生的叔叔,怎么可能不图财害命。就具体情节,此书出现了密室杀人,当然,这个密室没有推理,只在最后说出了机巧。

  • 0 zzfznp 2022-11-30 01:27:33 福建

    太墨迹了,就是个农村亲戚想骗遗产的剧本,拉拉杂杂写得好啰嗦。

  • 1 窈窕妃 2022-10-06 21:48:04 江苏

    这书可太好看了,果然奇情哥特是我本命,前两卷漫长的延宕充满趣味性,表姐堂妹和女主三人组可不是塑料姐妹花而是抱团钢铁姐妹花……努力信教当好人未遂的塞拉斯叔叔算是充满喜感的反派了,那个笨头笨脑的废柴帮凶儿子也好搞笑,加上那个神神叨叨的鲁吉耶女士丧命内卷

  • 0 D.Q. 2024-02-02 16:28:34 黑龙江

    《绿茶》

  • 0 范德罗 2024-02-10 15:17:22 安徽

    定义为哥特式恐怖小说,但与其说是恐怖悬疑小说,不如说是对19世纪乡村贵族家庭女孩日常生活的细致描绘。主角是18-19岁,但表现出来的却像7-8岁一样,仅仅施以最低层次的礼仪教育,日常百无聊赖的游玩,整个世界都像是压迫着神经的阴森森古堡,身边不是觊觎钱财的亲戚和追求者,就是被教育要远离的粗俗暴力的村民、仆人、医生等等,只有同辈的堂妹出现的部分读起来才有些欢乐的气氛。虽作者没有批判的意思,但完全可以作为评判封建女性压迫的读物了。另外不得不吐槽译者自作聪明地几乎全部修改了小标题。3卷20章标题从“死亡时刻”改为“鲁吉耶之死”,直接剧透死的根本不是面临绝命危机的主角,而是鲁吉耶,本来全书最恐怖紧张的这一部分一下子就没了,真行!

  • 0 S2c4u3l6lM 2023-02-21 15:57:20 江苏

    1Uncle Silas初版于1864年,是一部非常经典的十九世纪英国小说,情节生动,节奏紧凑,氛围强烈,阅读感也非常好,很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2直接跳过冗长的导言读原文即可。3小说的翻译是导师带着10名硕士搞的,一稿、二稿都是学生弄的,小说的基本感觉是把握住了,但小问题也很多,当代语用的太多,注释中有很多小错误,误译也挺多的,比如把ring翻译成打电话,1864年能有电话吗?这说明后期的统稿和校对都很不认真。小说中反映某些人物的粗鲁低俗是通过他们所讲的俚语英语,这一点在翻译中几乎全部丢失了。

  • 0 master Oreo 2023-05-28 13:40:45 四川

    大学图书馆借的第一本书,一坨答辩

  • 0 高_张扬 2019-02-15 13:15:59

    看到那么多人不喜欢我就放心了。看到最后还以为是少儿读物,虽然阴谋比较庞大但是完全不需要这么多描写,废笔太多了。

  • 0 iamjaneite 2019-10-29 22:45:17

    1864/Uncle Silas: A Tale of Bartram-Haugh

  • 0 ……% 2020-12-14 17:05:37

    很有意思的哥特小说 了解了真正的贵族小姐的恐怖生活

  • 0 アキラ 2017-01-21 14:18:02

    就是单纯的互相不适合……

  • 0 左耳听莎 2018-09-25 17:54:27

    一般,主角塑造也不讨喜,优柔寡断看到后半段恨不得打死她,自己明知道有危险还求助于明知道是敌人的人也是醉了,所谓的恐怖什么的……宫斗剧里面整天都是这种危险,太弱了。 好几个评论说它就是故事会水平,我觉得也许扩充前确实是故事会水平,但扩充成长篇以后……还不如故事会呢。 总体上这本书居然能获奖啦什么的本身才是一件非常魔幻的事情吧,还不如让它就是个短篇小说好呢,长篇看起来非常啰嗦,塞了很多没用的玩意儿进去,居然写成了那么厚一本书,真优秀。

  • 0 龟城摧塔客 2017-09-15 12:30:28

    50%。四百多页不算很长,但读起来仿佛无穷无尽,太啰嗦了。

  • 1 妙吉祥虚空藏 2021-01-16 00:32:01

    这本书是十个左右的研究生合作翻译的……= =。 之前看的批评书籍说这本是locked-room mystery最早的例子,存疑。较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狭义哥特时期平均水平要成熟得多,已经成为母亲的莫德回顾过去,回忆视野和年少时的视野混杂使用,悬念把控得很好,读者和年少的莫德一样在两套叙事情节之间左右犹疑:一个是传统哥特的迫害少女掠夺钱财剧情,另一个是被世人误会苦大仇深的拜伦式英雄忍辱负重保护亲戚的桥段。不过总体来说还是停留在thriller水平,人物刻画比较扁平。其中用超自然来制造恐惧和悬疑的比重已被将至最低(吉普赛女孩的预言和别针那里有戏谑误导读者之意),恐惧和悬疑主要来自对人是正是邪的猜测,对人的恐惧已取代了对超自然迷信之物的恐惧。

  • 0 ғᴇʟᴏ 2018-11-11 02:56:34

    全书的节奏感特别好,没有很多同期欧洲小说的拖沓。那个时代特有的哥特恐惧感就像流水一样,不是很汹涌,但足以让人细思极恐。 美中不足是,有几个小细节作者好像忘了圆。 第一,除了给阴险叔叔抚养权外,父亲的遗嘱究竟还有何其他的奇怪之处? 第二,那个小众宗教到底扮演的是什么角色?难道仅仅为了渲染鲁廷家族衰败的气氛? 第三,主角在第三卷第八章壁炉边听见的那一句低语,究竟是不是因为恶魔真的存在? 最后加一句文中可爱老巫婆女士的法语怒吼:假酒害人哦!!

  • 2 远山淡影 2018-10-02 18:59:37

    心疼我的钱……建议没有读过的朋友不要在这种书上浪费时间。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