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每吃一口肉,這個世界就更靠近毀滅一步。
看完這本書,也許不會讓你變成徹頭徹尾的素食者,
但會引發你的思考,重新燃起同理心,
喚起你未遭肉食主義入侵前的價值觀。
★本書在美國亞馬遜上擁有四星半的高度評價!
★書中根據不同章節主題,附上可供讀書小組討論的導引,能更快吸收書中內容。
你分得清這兩者的差別嗎?
肉食者-需要靠吃肉維生,沒得選擇。
葷食者-吃肉不是出於需要,而是出於選擇。
你有沒有思考過這兩者的不同,人類又是屬於何者呢?
你有沒有思考過以下這些事情?
*吃豬肉就可以,吃狗肉就會良心不安?這種觀念差異從何而來?
*時常耳聞工廠化農場的血腥內幕,但要進一步了解卻不得其門而入,到底是誰在掩蓋真相?
*為什麼畜牧業和近年來的環境變遷、全球暖化有密切的關係?
*是什麼樣的信念在告訴我們,吃肉是正常、自然且必要的?
吃肉的習慣不是原先就有,而是後天養成的,重點在於,這個信念是由誰植入我們的腦海?而我們被影響的層面又有多麼廣泛?
素食主義是我們已經十分熟悉的名詞,就算本身不是素食主義者也對其概念略知一二。而本書當中的核心議題「肉食主義」又是個什麼東西呢?
肉食主義的概念與素食主義恰恰相反,它是一種隱形的體系,藏匿於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無所遁形。遭體系迫害而得出的產物除了肉以外,還有蛋奶製品,以及放眼望去的一切都有可能殘存著動物的一部分──舉凡速食店、超市、魚市場、皮革專賣店……等等,皆有遭肉食主義踐踏過的痕跡。它蒙蔽我們的雙眼,扭曲我們的價值觀,讓我們輕易地剝奪動物的生命,甚至認為吃肉這件事情是如此的正常、自然又必要,更支配我們的想法,讓我們相信這些行為的正當性,並做出可怕的決定:
光是美國境內每年殺死的動物數量就高達一百億隻。
不包含被屠宰的陸地動物,光海洋生物就多達百億。
美國每分鐘有一萬九千零十一隻動物遭到宰殺,相當於每秒三百一十七隻。
美國人為了吃禽肉或蛋,每年屠宰食用的家禽約達九十億隻。
為了產出更多肉蛋奶製品,我們就必須飼養更多的牲畜和種植更多的作物,也因此必須砍伐更多的林木以供畜牧業使用。而畜牧業所帶給環境的負面影響不勝枚舉:
亞馬遜百分之七十的林地現已成為餵養家畜用的草地。
地球上百分之三十的陸地現在是家畜專用,過去曾是野生動物的棲地。
畜牧業很可能是全球最大的水污染源頭。
牛及牛糞排放出的甲烷造成的全球溫室效應,相當於三千三百萬輛汽車的排氣量。
在本書中除了告訴你:是誰在利用這個體系搞鬼;他們為什麼要這麼做;這些情形在哪些地方不斷上演;以哪些殘酷的形式呈現之外,更會告訴你要如何漸漸地逃脫體系,進而瞭解自己每天入口的食物從何而來,會不會造成環境和自身的附加損害。
從一開始吃肉而上吐下瀉的慘痛經歷,一直到自創了「肉食主義」這個新穎的理念,作者做了詳實且深入社會死角的細膩研究,將之編篡成書,為的是告訴我們,只要掙脫肉食主義的禁錮,破除從小到大被植入腦海的肉食迷思,我們的道德感便會浮出混濁不清的水底,重新映照出原本清澈的心靈。
★ 作者自創的肉食主義(Carnism)一詞已可在維基百科上檢索中文版。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82%89%E9%A3%9F%E4%B8%BB%E7%BE%A9
★ 關於肉食主義的相關影片已有中文字幕,可在YOUTUBE上搜尋以下關鍵字:
The Secret Reason We Eat Meat - Dr. Melanie Joy 眾所不知的肉食理由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o2GL3NAWQU
Why We Love Dogs, Eat Pigs, and Wear Cows by Dr Melanie Joy 肉食主義/為什麼愛狗吃豬穿牛(中文字幕)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TrqeaFTKUM
Toward Rational, Authentic Food Choices | Melanie Joy | TEDxMünchen 邁向理性,正確的食物選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0VrZPBskpg
肉食心理學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qLRNRE5QpQ
名人推薦
專業推薦
「對於許多號稱愛動物, 卻又經常大口吃肉的人, 在矛盾的糾結中, 或許可從這本書裡找到一些答案與改變的力量。」
──陳瑞賓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祕書長
「什麼是盲目的肉食主義?就是把吃肉當作『權利』,甚至是一種『文化』,且深受『暴力意識形態』謀害而不自知。讀完本書,你會知道你的肉食主義是如何被建構的,以及該如何敞開心胸逐步解構。」
──朱增宏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執行長
台灣素食推廣協會理事長 謝政峯
得獎推薦
「如欲了解我們吃進的食物,以及我們為何要吃,那你絕對不能錯過這本書。」
—紐約時報暢銷書《素食者》(Veganist)作者凱西.佛斯頓(Kathy Freston)
「這本傑作可以改變社會對於將動物吃下肚的觀感,其註定成為經典之作。」
—《正視你的食物》(The Face on Your Plate)作者傑佛瑞.慕薩耶夫‧麥森(Jeffrey Moussaieff Masson)
「本書充分驗證了一件事:為什麼人類會對某些動物抱有喜愛之情與同理心;對其他動物的痛苦卻視若無睹。」
—《出版家周刊》(Publisher Weekly)
「甘地肯定會喜愛這本書。在本書的帶領之下,讀者可從否認走向感知,從被動走向主動,從聽天由命走向懷抱希望。」
—《新美國飲食》(Diet for a New America)和《食物革命》(The Food Revolution)作者約翰.羅彬斯(John Robbins)
2 有用 玛丽 2018-08-03 09:10:57
很有启发的书。这本书太容易被当成“兔兔这么可爱你怎么能吃兔兔”式的道德呼吁了。但其实不是,作者当然有立场,而且立场是比较明显的,但整本书科学客观,更像一本心理学书籍,从心理和认知的角度讲了暴力意识形态如何成立的,感觉这个话题很有共通性。最后提到解离作为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其好处和坏处也挺有启发的。
2 有用 戴红花的长颈鹿 2019-01-30 09:43:55
看完后我决定减少吃肉的次数,希望能长久。“所有旁观者都藉由行动或不行动的方式被迫选边站,而且没有所谓的道德中立可言”,我选择每天迈出一小步,日久了或许也能汇成一大步。看书的时候总想到动物在求饶。动物在求饶。就像有一个人,流着鼻涕和眼泪,声音嘶哑,跪着在求你,求你放过他。在此情况下,力量悬殊的两方并不是动物和屠夫。屠夫为了生活置身恶劣的环境做此暴力的工作,他们成为肉食主义意识形态的受害者,承担了其他... 看完后我决定减少吃肉的次数,希望能长久。“所有旁观者都藉由行动或不行动的方式被迫选边站,而且没有所谓的道德中立可言”,我选择每天迈出一小步,日久了或许也能汇成一大步。看书的时候总想到动物在求饶。动物在求饶。就像有一个人,流着鼻涕和眼泪,声音嘶哑,跪着在求你,求你放过他。在此情况下,力量悬殊的两方并不是动物和屠夫。屠夫为了生活置身恶劣的环境做此暴力的工作,他们成为肉食主义意识形态的受害者,承担了其他人该承担的不道德之举。力量悬殊的是动物和我们。肉食主义者。 (展开)
1 有用 游野 2017-05-29 17:53:34
从心理和认知的角度诠释了所谓理所当然的肉食其实是建构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