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技术内幕 短评

热门
  • 7 老C 2018-03-18 22:06:54

    本书是基于3.13版本内核来写的,但是这个版本的address_space中的i_mmap成员,还是使用的红黑树类型,但是在11.1.3这一节全篇使用优先树来描述该结构,我不知道作者是不是没有认真看这个版本的代码?而在本章的最开始,又是以红黑树来描述的。 本来对本书的评价和观感还不错,看到这段重大BUG开始有点寒心,这不是细心与否能解释的过去的了。

  • 0 Firo 2018-03-11 09:42:22

    有不足, 但有可取之处, 内容还算比较新;颇有收获. 部分图例画的很好,便于理解;核心的子系统都有讲。有明显的参考其他内核书籍的痕迹。缺点思想深度不够,以及自己发明的突兀术语。

  • 2 阿丹 2020-11-30 22:42:26

    图文并茂,深入浅出,但是虎头蛇尾,不过也情有可原,希望后面有增补版。

  • 0 顾晅 2017-11-13 21:07:51

    粗读完一遍,基本理解了核心骨架,具体细节性,策略性的内容需要更深入的围绕着源码分析来理解。书值得推荐的,读的过程中能感受到作者的用心。虽然有少许错误,但鉴于Linux本身的复杂,不要期待从一本书或简单的几本书中就能彻底理解清楚,本身这是迭代的过程。

  • 0 usless 2021-07-15 15:57:01

    很多地方给我理清楚了到底怎么回事,很多图比“四大”好看。

  • 0 Piero 2023-09-26 13:31:15 北京

    这本书虽然有好些错误,但个人觉得总体瑕不掩瑜。该书覆盖了内核最核心的子系统是很有野心的,但也加大了写作难度。因为有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内核开发,内核作为基础软件并不像其他基础软件发展那样“慢”,这就给写内核书籍带来很大的挑战。如果固定在一个版本,很可能整本书写完到出版好些内容都过时了;如果跟着迭代,很容易出现前后不一致的情况,因为任何一个核心子系统都非常复杂,修订起来难度很大。我猜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经典内核书籍不再出新版的原因。而本书作者几乎仅凭一人之力很努力地去细腻的配图和做代码级的深入讲解,无怪乎写到最后深感“精疲力竭”了。作者精神可嘉,加上一星。

  • 1 gavin 2019-12-16 09:26:22

    给4星吧,比《linux内核源代码情景分析》还是差一些,但是确实还是有一些可取的地方,比如对可执行文件的section和fragment的区别,之前看 《程序员的自我修养》没懂,看这本书明白了,还有就是物理内存管理,之前对NUMA的物理内存结构不理解,也是这本书看懂了的,还是有一些收获的。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