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不焦虑》的原文摘录

  • 焦虑=关切+威胁 心理学家查德.卡尔森博士在他的著作《别为琐事烦恼》中提出了两个应对压力(焦虑)的办法:其一,别为琐事烦恼;其二,一切皆是琐事。 (查看原文)
    鱼光微暖 2019-02-15 22:19:50
    —— 引自章节:Chapter 1 焦虑是什么
  • 面对焦虑已经成为日常生活—开车、购物、约会、打球—的常见反应这一事实,倘若你试图扭转局势,你其实是在和自己的大脑作战(原始内战),我们如何赢得了这样的战役呢? (查看原文)
    鱼光微暖 1回复 2019-02-15 22:28:32
    —— 引自章节:Chapter 1 焦虑是什么
  • 焦虑是一种常见情绪,所有生命个体对它都不陌生,就连一只低等的海洋鼻涕虫也不例外。——尼尔.A.雷克托博士 焦虑是否是健康的,取决于你的行为。如果你沉迷于某些消极想法,它甚至能让你“全线崩溃”;但同时,它也可以成为提高个体目标意识、激发对某事的关切程度、唤醒希望的催化剂。 如果一个人生命中从没遇到过任何威胁,那他就不会成长,这样以来,他生命的活力比前面提到的海洋鼻涕虫恐怕高不了多少,他的生命,虽身体尚在,然灵魂已死。 引发焦虑的其实是你感知到的事实而非事实本身,让你感受到压力的是亲对其他人未必也具有同样意义。 (查看原文)
    鱼光微暖 2019-02-15 22:37:35
    —— 引自章节:Chapter 2 焦虑是把双刃剑(有的焦虑对健康有益)
  • 亲爱的朋友,为了你所有恢弘的梦想都实现,我还必须祝愿你:永远与焦虑为伴! (查看原文)
    鱼光微暖 2019-02-15 22:50:04
    —— 引自章节:Chapter 2 焦虑是把双刃剑(帕特和朱迪的故事)
  • 心理学家加里.埃默里博士提出一题哦啊焦虑症患者应该铭记于心的至理名言:分心=力量。 它的内在逻辑是,你的注意力投注到哪里,你的精力和情感就跟到哪里。 要想不受制于焦虑,你就得学会从当前焦虑中转移注意力。 对于那些我们觉得不能胜任或让我们感到不安全的事情,我们喜欢轻视它,这导致我们我们直面内心对可能失败的尴尬与恐惧,以及无法采取富有成效的行动。 (对于消极结果的恐惧常常会导致人们做出逃避/回避行为) (查看原文)
    鱼光微暖 2019-02-15 22:53:01
    —— 引自章节:Chapter 2 焦虑是把双刃剑(焦虑是一种主观感受)
  • 烦恼有时候是人们自找的,它是人们主动选择、自愿承担的一种思维方式,因为它有报偿——它可能会带给你与事情本来的走向截然相反的惊喜,因此即使正常情况下你知道它会带来焦虑和痛苦,让你什么事都做不好,你也依然不愿抛弃它。 (查看原文)
    鱼光微暖 2019-02-18 16:40:08
    —— 引自章节:Chapter4 远离焦虑的简易方法
  •   焦虑始于你意识到威胁的存在,这个威胁可能是针对你生命的,如飓风、强暴或抢劫等。但更多情况下,焦虑来源于一些非致命性因素,如迫在眉睫的解职、关系破裂或庭审等。以上任何一种情境,如果将其视为威胁的话,都仿佛具有能危及生命的力量。有时候,焦虑只不过是对于未知前路的一种模糊不清的恐惧感,它总是指向未来的,也总是在传递危险信息。   焦虑的另一个构成要素是关切。没有关切,就不会焦虑。关切是指对人或事的在意。如果这份工作毫无意义,你还有其他好的备选项,那你对它的指望就不会那么多,失去它也就不会焦虑。然而,如果读书是你生活中最重要的事,那每次考试都足以让你神经紧张。因此我说:关切+威胁=焦虑。   焦虑并不直接产生于某个人或某个事。有些事让你倍感压力,但对别人而言却未必如此。你的焦虑只与你自己的状态相关,比如丢工作对一个人来说可能是毁灭性的打击,而对别人而言可能反倒是一种解脱。 (查看原文)
    豆瓣警察 2020-02-02 15:01:35
    —— 引自章节:焦虑=关切+威胁 / 007
  • 一项在高校学生中进行的历时两个学期的研究发现,冥想能够显著地降低压力水平、焦虑程度和完美主义倾向。我们建议父母在孩子进行如厕训练的年龄就开始教会他们学习放松和冥想。 -- J.伯恩斯,《冥想的功效》,第132-144页 (查看原文)
    豆瓣警察 2020-02-08 19:28:21
    —— 引自章节:方法9: 拥有信仰 / 090
  • 不要忘了,耶克斯一多德森曲线是在1908年发现的(就是芝加哥小熊队最近一次赢得世界大赛那年),已经经受住了一个多世纪的检验。世纪智慧告诉我们:适度焦虑有利于最佳发挥,这种水平的焦虑是健康而非病态的。 (查看原文)
    森是森林的森。 2020-02-29 14:10:49
    —— 引自章节:帕特和朱迪的故事 / 029
  • 的恐惧 兰德尔做了一些实践性测试,以确信此前他公司的辉煌业绩主要得益于他的创新能力和领导才能,此次被收购就是他成功的证明,所以他不可能忽然就失去了这些能力,变成了失败者。兰德尔发现,克服这种濒临崩溃感的方法与那句常常被引用的名言是一样一样的:怎么オ能吃掉一头大象? 吃! 这样一来,他用“要做的很多但尚可下手,我定能做好”替代了之前“我受不了了”的简单咒语。最后,我们创造了一个新口头禅,他不再“受不了了”,而是“受得了了”,我们将它定义为“事 (查看原文)
    森是森林的森。 2020-02-29 15:25:08
    —— 引自章节:帕特和朱迪的故事 / 029
  • 最好的报复就是一直成功 (查看原文)
    豆瓣警察 2020-03-16 22:48:42
    —— 引自章节:方法5: 暴露与反应阻断治疗 / 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