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副标题: 一位博物学家的荒野手记
原作名: tibet wild
译者: 黄悦
出版年: 2017-1
页数: 421
定价: 49.00
装帧: 精装
丛书: 众生书系
ISBN: 9787108057532
内容简介 · · · · · ·
全书以夏勒博士踏遍第三极——青藏高原追踪藏羚羊为主线,穿插他在印度、巴基斯坦、坦桑尼亚、蒙古和巴西等国考察的十三个故事。夏勒博士将深奥的科学研究与公众交流、政府合作,以及对生命的尊重有机结合起来,讲述了许多鲜为人知的野生动物的传奇。
《第三极的馈赠》栩栩如生地描绘了一幅开放式的全景图,说明为保护第三极的荒野及其野生动物居民,人们进行了多么卓绝的斗争。从未有任何一本书能令人更关心那片荒野,并更认真地思索我们每一个人该做些什么。
作者简介 · · · · · ·
作者乔治•夏勒博士,是20世纪最伟大的博物学家之一,他是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WCS)首席科学家,在将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他一直致力于野生动物的研究和保护工作。20世纪80年代,乔治• 夏勒博士受邀来到中国,在四川和羌塘开展大熊猫与高原有蹄类的研究保护工作。
译者黄悦曾任美国《国家地理》及BBC专题片的翻译及校审。
目录 · · · · · ·
第一章 我与藏羚羊的约定
第二章 产仔地之谜
第三章 最漫长的跋涉
第四章 致命的时尚
第五章 心灵的馈赠
第六章 好鼠兔
第七章 穿越大羌塘
第八章 野性难驯的博物学家
第九章 两座山与一条河
第十章 进入秘境圣地
第十一章 关于藏区野羊的丑闻
第十二章 帕米尔的野性象征
第十三章 屋子里的熊
第十四章 雪豹
参考文献
· · · · · · (收起)
"第三极的馈赠"试读 · · · · · ·
措池村夜间的气温往往不超过零下26摄氏度,全球暖化问题似乎离中国的这个角落还很遥远,但实际上,这股浪潮已然到来。据统计,青藏高原上有46298条冰川,喜马拉雅山脉有18000条,总面积达189069平方公里,是南北两极地区以外面积最大的覆冰区,亚洲的这一地区也因此被称作“第三极”。20世纪中期,青藏高原上的冰川有一半呈退缩趋势,而现在,据持续监测680条冰川的中国科研人员统计,这..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不是每个人都能友好对待来自那个国家的我我又一次成了陌生国度里的陌生人,或许是因为这种经历一再重复,让我感受到社会的束缚,时刻渴望拥有属于自己的空间,我的性格因此受到很大影响。不过,虽说我不喜交际,不愿意跟谈不来的人多来往,这并不意味着我为人孤僻。我喜欢身边有家人、有考察队伙伴、有志趣相投的朋友相伴的感觉。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七章 穿越大羌塘 -
简而言之,我喜欢在荒无人烟的地方漫游,或是静静地坐着,看着某种动物沉浸在它的世界里,与我的世界截然不同。博物学研究的主要任务就是四处行走,用心观察。从我记事时起,这就是我很想做的事。这种愿望并未预示着将来我会从事科学工作。我从不曾积极追寻未来。但我得到了选择的机会,不论当时是基于怎样的理由做出决定,总之,我的选择引领我沿着这条路走了下来,再回过头去看看,我似乎是注定要成为一名博物学研究者。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八章 野性难驯的博物学家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第三极的馈赠"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第三极的馈赠"的人也喜欢 · · · · · ·
第三极的馈赠的书评 · · · · · · ( 全部 8 条 )

所思至深,所感至柔 ——乔治•夏勒博士《第三极的馈赠》编后

做有意义事的人都闪闪发光
> 更多书评 8篇
论坛 · · · · · ·
《第三极的馈赠》荣获大鹏自然好书“年度国际作品奖” | 来自筱雅edisayeah | 3 回应 | 2023-01-01 00:22:58 |
功不可没 | 来自viper | 2021-08-14 13:33:28 | |
中华读书报2017年度十大好书 | 来自筱雅edisayeah | 2018-01-05 17:28:52 | |
夏勒博士与第三极 | 来自筱雅edisayeah | 2 回应 | 2017-11-13 11:16:50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外国人的中国纪事(一) (維舟)
- 2010年以后9分以上图书 (晚安,本杰明)
- 37°暖书单(二) (37°暖)
- 37°暖书单(一) (37°暖)
- 自然 (举钟人)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467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第三极的馈赠的评论:
feed: rss 2.0
3 有用 筱雅edisayeah 2017-04-12 15:50:44
乔治.夏勒博士是最后的不谈高头讲章,而是专注于野外调查的博物学家之一。”八零后“的夏勒博士至今每年仍有大半时间在荒野之上,在人迹罕至的自然之间。与动物在一起时,他才感到格外自在:”简而言之,我喜欢在荒无人烟的地方漫游,或静静地坐着,看某种动物沉浸在它的世界里,与我的世界截然不同。夏勒博士一直谦逊地认为,自己感受到的那些与天地同参的寂静、平和的时刻,正是大自然对艰辛的野外科考工作的丰厚回馈,是来自世... 乔治.夏勒博士是最后的不谈高头讲章,而是专注于野外调查的博物学家之一。”八零后“的夏勒博士至今每年仍有大半时间在荒野之上,在人迹罕至的自然之间。与动物在一起时,他才感到格外自在:”简而言之,我喜欢在荒无人烟的地方漫游,或静静地坐着,看某种动物沉浸在它的世界里,与我的世界截然不同。夏勒博士一直谦逊地认为,自己感受到的那些与天地同参的寂静、平和的时刻,正是大自然对艰辛的野外科考工作的丰厚回馈,是来自世界第三极——青藏高原的“心灵的馈赠”。 (展开)
5 有用 ViGgO 2017-12-15 22:23:13
这本书真的好,在西藏呆了四年多了,这么干货这么走心的讲西藏的书还是第一次看到。不鸡汤,不滥情,特别棒。缺点当然也有,插图太少,而且调理稍微有些乱~
16 有用 七斤巨喵狐狸桑 2017-07-14 23:53:46
我思念羌塘的旷野,风从雪山大湖吹来,达则错边有藏原羚可笑的圆屁股,藏羚羊美丽的长角,还有藏野驴风中凌乱的长脸,总有一天我要再回去看当惹雍错和普若岗日。作者有一种野外工作者的克制和自持,没有大肆渲染环境艰苦,使叙述更加翔实和可信,与其看那些一惊一乍的八流旅游书籍,不如来看这个。
3 有用 东大 2020-05-17 12:37:33
稀里糊涂去过羌塘和可可西里,但后知后觉才在几位前辈们的故事里领略到了这些地区的魔力:濒死的神秘感,极其宏大的绝美体验。这本书除了后几章结构不够有条理之外,写得很好。一度怀疑是因为和保护工作的共情、区域的熟悉程度让我读起来顺畅有共鸣,后来反复确认,应该就是夏勒博士写得好。对于敏感地区的争议、社区的工作方式,他也没有藏着掖着,大大方方地说绝大多数时候妥协是良方。虽不一定要全权接受妥协,但我们可以歌唱透... 稀里糊涂去过羌塘和可可西里,但后知后觉才在几位前辈们的故事里领略到了这些地区的魔力:濒死的神秘感,极其宏大的绝美体验。这本书除了后几章结构不够有条理之外,写得很好。一度怀疑是因为和保护工作的共情、区域的熟悉程度让我读起来顺畅有共鸣,后来反复确认,应该就是夏勒博士写得好。对于敏感地区的争议、社区的工作方式,他也没有藏着掖着,大大方方地说绝大多数时候妥协是良方。虽不一定要全权接受妥协,但我们可以歌唱透彻。 (展开)
2 有用 苹果大桃子 2018-07-07 20:59:06
力荐。不仅有关于自然与人类发展的思考,也有野外生物知识,还有对自己人生的回顾,饱含深情。
0 有用 神仙鱼 2023-05-15 21:37:50 北京
写给自然最浪漫的情书。
0 有用 Keep on going 2023-05-12 16:51:28 山东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只能保护和修复她,而不是一度地挥霍。从自己做起!感谢作者“天下为公”的无私精神,开世人之眼,启世人之心!
0 有用 Aisob 2023-05-05 14:14:56 江苏
西藏老话:该走的路没走完,就到不了要去的地方。
0 有用 jizhian 2023-04-27 22:35:02 上海
我也是走过卡拉其古的。
0 有用 黄原上的雨 2023-04-21 12:35:40 四川
如果不是爱到极致,很难想象有人愿意用一生的时间去为了这些“野兽”在极端恶劣的野外奔波。跟着作者的笔记走遍青海西藏的空旷野外,见识了大自然的残酷,同时也惊叹于藏羚羊、鼠兔以及雪豹这些生灵的顽强,感谢作者的努力,让我们留有这样的希望——某一天,能够在青藏高原上与一个雪豹邂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