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舟 短评

热门
  • 32 玉手竹子 2017-06-09 01:32:22

    如何将怪谈的本质交代清楚?涩泽闭上了双目,向着意义的疆域射出了一箭,从此单一的诠释体消失了,没有指涉的寓意,只有每一个细节都仿佛燃烧起来的幻想——这倒不是有意为之,他想的只是通过叙述来展现那些倒错的欲望和超现实的精神内侧,这是一种展示而非分析的天真烂漫。

  • 24 糖罐子 2017-06-12 19:41:18

    写的无比优雅和忧伤的小黄书,真正的空。

  • 22 粟冰箱 2017-08-20 20:27:51

    比《唐草物语》故事性强一些。《护法童子》可以看到《陆判》的影子,《花妖记》真是看完后细思恐极,《虚舟》挺诡异的。不禁要问,中国为什么没有写妖怪的“大师”?明明志怪文化不输日本,却还被阴阳师攻陷了……哎。

  • 9 风满蜃气楼 2017-06-21 10:39:37

    怪谈的发展往往任性得没有逻辑,物语性质和情色味浓,尤其到了涩泽龙彦笔下,无论翻案原创都透露着他老人家的重口/恶趣味:人兽、SM、窥淫、(疑似)奸尸不在话下,小便开口唱歌还是法文的“诸行无常”,听的人达到精神高潮也是醉了。。人格认同错乱那篇倒有点庄周梦蝶的味道。

  • 8 海带岛 2019-01-15 13:55:17

    补标。 涩泽是标准的 书斋里的小说家 。 他到很晚年才开始写小说 之前一直都是研究者身份。 这些故事里也非常明显地表达了他前半生的志怪趣味 最让我意外的还是 他写了非常多欧洲相关的异色故事考据(法语系出身) 到最后讲的故事却全是东亚古典趣味 非常东亚 他几乎没有被基督教之后的欧洲迷惑 就算是吸收 也只吸收了单一神论稳固之前的古典宗教系统 。

  • 9 雾凇 2017-06-10 15:39:31

    怪异的故事,却总透着些真实。大概每一个匪夷所思的故事背后,都是真实的人性吧。最可怕的不是怪物,而是人。

  • 10 迟与缓 2018-06-20 22:47:58

    荒诞旖旎的怪谈,每篇都让人觉得没写完。克制的下流,斯文的重口。个人比较喜欢《鱼鳞记》与《花妖记》。《护法童子》像《陆判》的变形,《骷髅杯》和《菊灯台》最易懂。《鬼剃头》难得相当喜欢的巾帼形象,却意外配了一个介绍“剪发魔”的故事,哭笑不得。《虚舟》让厕所流出来的水唱法文,还让听者患上euphorie,“梦幻”得一言难尽。《工匠》尽管颇有庄周梦蝶的味道,我个人却不是很来电。

  • 6 HeliumTrois 2017-07-04 09:28:31

    鹤冈枫林秋,八幡向晚唯清酒,沧海寄虚舟

  • 4 小米=qdmimi 2018-04-08 00:49:14

    如此之贵!要不是编辑力荐简直下不了买的决心……翻完方知确是纯异色文学,极有风格,然而猎奇与正统缝隙间游走,故事常显得创意有余而完成度不足,若不是作者的背景简直要混同于某些地摊文学。转念一想,也许妙就妙在这与大俗之间的一线差别。倒是急于继续看下一册了。

  • 4 kylegun 2017-09-01 15:56:35

    护法木像拐妻换头留后代;磁石赌鱼幽魂游荡;花妖冷感侍人,孰真孰假醉汉言;盲眼儒师贪杯骷髅,掘墓肿胀天狗罚;人鱼恋落人贩手,人肉灯台惹火烛;女剑客遇怪和尚,沉默骚扰鬼剃头;玻璃船和咒法下水渠,平流层空姐诱惑;匠人织梦造大船,化七脚蟹解梦秀帐女……颇有诗意的古代怪谈数篇,开心

  • 5 malingcat 2019-01-11 10:35:55

    不经意间看过的第一本涩泽龙彦。他集中向日本读者引介过萨德侯爵、巴塔耶等“异色”作家的作品,对于波德莱尔、王尔德、布烈东等作家颇有好感。涩泽龙彦学识渊博,对魔法、宗教、民俗、艺术有广泛兴趣,文学涉猎更是深广无朋。我感兴趣的,是他把日本的“怪谈”国际化了,又将传统的“艳异”改写为暗黑情色,既传统又前卫。据说他对三岛由纪夫和寺山修司影响甚深,有时间的话研究一下。因为不谙日文,不知道他文采如何,在本书里倒是看不出来。

  • 3 固态蒸汽 2017-06-05 20:26:00

    不可捉摸的梦话般的呓语,亦真亦幻,恍惚幽暗。

  • 3 marumaru 2019-01-16 12:07:35

    特意又去翻了《远野物语》和《雨月物语》,发现这本走的不是乡土路线而是文献路线—即所改写的文本不是直接来源于民间,而是摘于历代文献。 这种异幻色彩浓烈创作方法可能还影响到了梦枕貘,《阴阳师》第一卷中的黑川之主篇和诸行无常都仿佛带着些b级片的味道,但远没有此书cult。 作者的写作意图在《虚舟》中表露了,即以文字营造出euphorie状态,替代传统怪谈虚无和劝世说教意味,放大官能的描写则和怪谈的诞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用一些外在的刺激中断日常的平庸,使得内心涌现出某种异样的冲动。俗称“恶趣味”吧。 最喜欢的果然还是《花妖记》和《菊灯台》啊。

  • 2 tou 2017-07-09 15:41:35

    "三年前,自己因为朋友的玩笑而赌气,从泉之谷的十王堂背着护法木像到长之谷,之后又往回背.那时自己多么年轻,老实到几乎天真无邪的地步,是幸还是不幸?"对比聊斋中的<<陆判>>,更阴郁,更绮丽,更哀愁的故事。

  • 3 匡轶歌 2017-07-21 15:46:48

    这一辑比《唐草物语》逊色些。更偏重奇想天开的所谓“故事性”,但理念的抽出和解析,旖旎、婉曲、曼妙的情色描写,都相对少多了,而这恰是涩泽龙彦最强的部分。文笔的韵味经翻译工序的折损也略显不足。恶趣味倒仍是满满,女子的小便清音铮琮,最终汇成天籁梵唱,这种桥段谁可想象?

  • 1 Peter Cat 2020-06-14 13:47:20

    好看死了,入坑入坑。

  • 2 Lili Marleen 2017-07-07 15:31:28

    又找到一位和风怪谈大师,《护法童子》和《花妖记》两篇尤其妙,集泉镜花之幽玄、三岛之糜丽,又多次引聊斋和中国古典文化,能在几个短篇内将如此多的元素融成一种邪典而不失清丽的特殊风格实在不易,关键文风非常朴素毫无卖弄之意。

  • 2 何人斯 2018-05-23 23:01:08

    又挖掘出一位很好的日本怪谈作家。和京极夏彦不似,涩泽龙彦的故事基本都是细思极恐的刺探人心,反倒鬼怪变得不吓人。再夸一下书装帧很好看,难得一见的竖版腰封

  • 3 silveredith 2019-05-14 22:49:24

    日本的怪奇小说有个特点是毫无逻辑,前面记叙的所有种种跟最后的结局可以是毫无关系的。故事发展没有直线上的因果关系。神怪也没有所谓的善恶观念,更多的是随心所欲。没有逻辑,所以故事充满悬念和意料之外,读之让人兴致盎然。用理所当然的口吻来描写不可思议的情景,感觉既困惑又悚然。阅读快感就是来源于这种感觉的互相矛盾、冲突和冲击。

  • 2 paradiso 2017-09-18 19:13:33

    虚舟这篇跟唐草物语里加评论批注那类形式相似,此外皆是纯讲故事的短篇,也都很有趣而且估计自己发挥的蛮多的,从污秽下作中领会高妙。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