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为“旅行家·游观系列”丛书之一。旅行家杂志1996年创刊,是国内第一本专业旅行杂志。多年来,作家专栏都是《旅行家》最为看重、且最具分量的内容,许多睿智又谦和的旅者在《旅行家》杂志上写下了这些文字。在旅行变得如此容易的今天,这些文章在当代中国的旅行文本中仍是罕见而珍贵的。他们总能够在文字中建造一座座宫殿,引出更磅礴的世界,也令人反观自己的旅行。此次,《旅行家》遴选出其中四位作者的专栏集结成书,并命名为“游观系列”。游之,观之。希望以此呈现旅行文本的一种精神传统:游记服务于思想,和世界的现实状况相关。愿“游观系列”能给予读者以兴奋、思考,以及对于世界与自我这一亘古话题源源不断的求索。
2011年起,钟永丰在《旅行家》杂志开设专栏“重游我庄”,文章涉及台湾、客家、音乐等旅行线索,在他的笔下,台湾可与之对话的层次之丰富,远超乎意想,或许是似曾相识的社会文化变...
为“旅行家·游观系列”丛书之一。旅行家杂志1996年创刊,是国内第一本专业旅行杂志。多年来,作家专栏都是《旅行家》最为看重、且最具分量的内容,许多睿智又谦和的旅者在《旅行家》杂志上写下了这些文字。在旅行变得如此容易的今天,这些文章在当代中国的旅行文本中仍是罕见而珍贵的。他们总能够在文字中建造一座座宫殿,引出更磅礴的世界,也令人反观自己的旅行。此次,《旅行家》遴选出其中四位作者的专栏集结成书,并命名为“游观系列”。游之,观之。希望以此呈现旅行文本的一种精神传统:游记服务于思想,和世界的现实状况相关。愿“游观系列”能给予读者以兴奋、思考,以及对于世界与自我这一亘古话题源源不断的求索。
2011年起,钟永丰在《旅行家》杂志开设专栏“重游我庄”,文章涉及台湾、客家、音乐等旅行线索,在他的笔下,台湾可与之对话的层次之丰富,远超乎意想,或许是似曾相识的社会文化变迁痕迹,或许是你心中某个遥远的失落不期然地受到了抚慰,或许只是在偏乡街弄中的一个小转变,你便在几近绝望的沧桑中看到希望,它正强韧地挺挣,这是钟永丰的旅行专栏所能传递给我们的力量。
作者简介 · · · · · ·
钟永丰,1964年生,客家人。台湾著名诗人、词作家,出身于台湾美浓农家。1987年开始用客家话写诗,1992年参与家乡美浓环境运动,1998年与歌手林生祥结为词曲创作组合。他创作的歌曲《临暗》和《种树》,两次获得台湾地区“金曲奖”最佳作词人奖。2013年起,在《旅行家》杂志开设专栏“重游我庄”。
目录 · · · · · ·
重游我庄
水泥的辩证史
下淡水河写着我们的族谱
野狼125、Bruce Springsteen与荖浓溪的夏天
上山试验春茶
导游南台湾
Chapter2 朱老板与音响店
不一定要点些什么
北京人在台北
朱老板(上)
朱老板(下)
阿勃勒的黄颜色夏天
Chapter3 他乡
日久他乡是故乡
碧山旅记
潘乃德与居酒屋
因为这里是波特兰(上)
因为这里是波特兰(下)
Chapter 4 黑胶与Bob Dylan
我的黑胶旅行(上)
我的黑胶旅行(下)
我的Bob Dylan旅行
民谣之路
踢着影子去旅行
附录:钟永丰访谈,乡村美学读台湾
· · · · · · (收起)
丛书信息
重游我庄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重游我庄的书评 · · · · · · ( 全部 0 条 )
读书笔记 · · · · · ·
我来写笔记-
齊別根紐·赫伯特(Zbigniew Herbert 1924-1998)詩,Mr.Cogito——The Return 那他為什麼返鄉 朋友問道 他們來自較好的世界 他大可以待下來 把自己安頓好 放心地把創傷 交給乾洗店 丟在大機場內的 貴賓休息室里 那他為什麼返鄉 ——回到兒時的水 ——回到糾結的根 ——回到記憶的懷抱 ——回到焊連在時間柵格上的 那些手那些臉 【P033】(由此知道這位詩人,再由此而知道【杜弗詩歌手冊】[https://book.douban.com/series/1993...
2017-09-10 10:27
齊別根紐·赫伯特(Zbigniew Herbert 1924-1998)詩,Mr.Cogito——The Return
那他為什麼返鄉
朋友問道
他們來自較好的世界
他大可以待下來
把自己安頓好
放心地把創傷
交給乾洗店
丟在大機場內的
貴賓休息室里
那他為什麼返鄉
——回到兒時的水
——回到糾結的根
——回到記憶的懷抱
——回到焊連在時間柵格上的
那些手那些臉 【P033】(由此知道這位詩人,再由此而知道【杜弗詩歌手冊】https://book.douban.com/series/19932)
威廉·斯塔福德(William Stafford 1914-1993)詩 Ask Me
有時,當河水結冰,問我
犯的過錯。問我的所作所為,
真是我的人生嗎?旁人
緩慢進入我的
思緒,而有人試圖幫忙
或傷害;他們最強的愛或恨呀,問我
到底造成什麼不同。
你說的事我會聽。
你與我可以轉身、看著
安靜的河并等著。我們知道
激流在那兒,躲著;而從遠方
漂來漂去的許多東西,
一到我們面前就都靜止了。
河所說的,就是我說的。【P150】
70年代摸,台灣社會進入了大反省的時代:鄉土文學運動、民歌運動及新電影運動相繼出現,引領風潮......20世紀80年代,高雄市進入工業擴展的末期階段......農村在安逸又無出路的背景下,捲起了“大家樂”的狂熱。【P65-66】
《風神125》就是寫回鄉的心理逆境。我們想從都市回到農村,其實牽扯到很多社會價值觀的改換和衝突,這其實是回家非常重要的過程:你如何穿越社會價值觀的衝突,如何進行說服,不僅說服別人,還要說服自己。這是一種非常內在的對話過程。【P226】
問:你認為這種模式有可能複製到大陸的農村里來嗎?好像不太可能吧。答:我覺得未必。20年前我們在台灣也想不到,可是現在也出現了。不過台灣地區與大陸鄉村有一個差異:台灣的農村,即便人去樓空,其居住的條件、基礎建設非常完好,只是人去樓空而已。所以相對而言,年輕人回到農村的社會阻力其實不那麼大,他們回去可以很容易解決住宿、交通甚至子女的入學問題。另外從19世紀末期開始,台灣農村的基礎建設就比較完善了,即便一塊田很久沒有種,如果重新開始耕種,其實不那麼困難,因為整個農村的水利設施、交通設施和電力系統乃至資訊系統其實都在,因此讓年輕人回到農村甚至回到山區的可能性變得非常大。加之台灣地區的城鄉距離遠沒有大陸那麼大,這些都讓年輕人回農村生活充滿可能性。【P252】(我為什麼會覺得碧山村不好...就是因為這樣。形式大於內容。)
問:所以說,現在發展台灣鄉村旅遊對農村其實沒有什麼損害?答:當然沒有,反而會促進農村更好地發展。問:但這否要建立在遊客素質本身比較高的狀態下?答:我覺得這不單是關係到遊客素質的整體提高,更需要社會達到一定成熟度。【P253】(更需要社會達到一定成熟度!“台灣內部的旅遊市場,旅遊心態已經從觀光客慢慢轉為訪客”)
沒有雜草的生活不是生活,它是一種產品【P153】(呃,好吧。我被激勵了。語出Ursula K.Le Guin 為家街上一根電線桿旁雜草所寫的一句詩。)
回应 2017-09-10 10:27
-
齊別根紐·赫伯特(Zbigniew Herbert 1924-1998)詩,Mr.Cogito——The Return 那他為什麼返鄉 朋友問道 他們來自較好的世界 他大可以待下來 把自己安頓好 放心地把創傷 交給乾洗店 丟在大機場內的 貴賓休息室里 那他為什麼返鄉 ——回到兒時的水 ——回到糾結的根 ——回到記憶的懷抱 ——回到焊連在時間柵格上的 那些手那些臉 【P033】(由此知道這位詩人,再由此而知道【杜弗詩歌手冊】[https://book.douban.com/series/1993...
2017-09-10 10:27
齊別根紐·赫伯特(Zbigniew Herbert 1924-1998)詩,Mr.Cogito——The Return
那他為什麼返鄉
朋友問道
他們來自較好的世界
他大可以待下來
把自己安頓好
放心地把創傷
交給乾洗店
丟在大機場內的
貴賓休息室里
那他為什麼返鄉
——回到兒時的水
——回到糾結的根
——回到記憶的懷抱
——回到焊連在時間柵格上的
那些手那些臉 【P033】(由此知道這位詩人,再由此而知道【杜弗詩歌手冊】https://book.douban.com/series/19932)
威廉·斯塔福德(William Stafford 1914-1993)詩 Ask Me
有時,當河水結冰,問我
犯的過錯。問我的所作所為,
真是我的人生嗎?旁人
緩慢進入我的
思緒,而有人試圖幫忙
或傷害;他們最強的愛或恨呀,問我
到底造成什麼不同。
你說的事我會聽。
你與我可以轉身、看著
安靜的河并等著。我們知道
激流在那兒,躲著;而從遠方
漂來漂去的許多東西,
一到我們面前就都靜止了。
河所說的,就是我說的。【P150】
70年代摸,台灣社會進入了大反省的時代:鄉土文學運動、民歌運動及新電影運動相繼出現,引領風潮......20世紀80年代,高雄市進入工業擴展的末期階段......農村在安逸又無出路的背景下,捲起了“大家樂”的狂熱。【P65-66】
《風神125》就是寫回鄉的心理逆境。我們想從都市回到農村,其實牽扯到很多社會價值觀的改換和衝突,這其實是回家非常重要的過程:你如何穿越社會價值觀的衝突,如何進行說服,不僅說服別人,還要說服自己。這是一種非常內在的對話過程。【P226】
問:你認為這種模式有可能複製到大陸的農村里來嗎?好像不太可能吧。答:我覺得未必。20年前我們在台灣也想不到,可是現在也出現了。不過台灣地區與大陸鄉村有一個差異:台灣的農村,即便人去樓空,其居住的條件、基礎建設非常完好,只是人去樓空而已。所以相對而言,年輕人回到農村的社會阻力其實不那麼大,他們回去可以很容易解決住宿、交通甚至子女的入學問題。另外從19世紀末期開始,台灣農村的基礎建設就比較完善了,即便一塊田很久沒有種,如果重新開始耕種,其實不那麼困難,因為整個農村的水利設施、交通設施和電力系統乃至資訊系統其實都在,因此讓年輕人回到農村甚至回到山區的可能性變得非常大。加之台灣地區的城鄉距離遠沒有大陸那麼大,這些都讓年輕人回農村生活充滿可能性。【P252】(我為什麼會覺得碧山村不好...就是因為這樣。形式大於內容。)
問:所以說,現在發展台灣鄉村旅遊對農村其實沒有什麼損害?答:當然沒有,反而會促進農村更好地發展。問:但這否要建立在遊客素質本身比較高的狀態下?答:我覺得這不單是關係到遊客素質的整體提高,更需要社會達到一定成熟度。【P253】(更需要社會達到一定成熟度!“台灣內部的旅遊市場,旅遊心態已經從觀光客慢慢轉為訪客”)
沒有雜草的生活不是生活,它是一種產品【P153】(呃,好吧。我被激勵了。語出Ursula K.Le Guin 為家街上一根電線桿旁雜草所寫的一句詩。)
回应 2017-09-10 10:27
-
齊別根紐·赫伯特(Zbigniew Herbert 1924-1998)詩,Mr.Cogito——The Return 那他為什麼返鄉 朋友問道 他們來自較好的世界 他大可以待下來 把自己安頓好 放心地把創傷 交給乾洗店 丟在大機場內的 貴賓休息室里 那他為什麼返鄉 ——回到兒時的水 ——回到糾結的根 ——回到記憶的懷抱 ——回到焊連在時間柵格上的 那些手那些臉 【P033】(由此知道這位詩人,再由此而知道【杜弗詩歌手冊】[https://book.douban.com/series/1993...
2017-09-10 10:27
齊別根紐·赫伯特(Zbigniew Herbert 1924-1998)詩,Mr.Cogito——The Return
那他為什麼返鄉
朋友問道
他們來自較好的世界
他大可以待下來
把自己安頓好
放心地把創傷
交給乾洗店
丟在大機場內的
貴賓休息室里
那他為什麼返鄉
——回到兒時的水
——回到糾結的根
——回到記憶的懷抱
——回到焊連在時間柵格上的
那些手那些臉 【P033】(由此知道這位詩人,再由此而知道【杜弗詩歌手冊】https://book.douban.com/series/19932)
威廉·斯塔福德(William Stafford 1914-1993)詩 Ask Me
有時,當河水結冰,問我
犯的過錯。問我的所作所為,
真是我的人生嗎?旁人
緩慢進入我的
思緒,而有人試圖幫忙
或傷害;他們最強的愛或恨呀,問我
到底造成什麼不同。
你說的事我會聽。
你與我可以轉身、看著
安靜的河并等著。我們知道
激流在那兒,躲著;而從遠方
漂來漂去的許多東西,
一到我們面前就都靜止了。
河所說的,就是我說的。【P150】
70年代摸,台灣社會進入了大反省的時代:鄉土文學運動、民歌運動及新電影運動相繼出現,引領風潮......20世紀80年代,高雄市進入工業擴展的末期階段......農村在安逸又無出路的背景下,捲起了“大家樂”的狂熱。【P65-66】
《風神125》就是寫回鄉的心理逆境。我們想從都市回到農村,其實牽扯到很多社會價值觀的改換和衝突,這其實是回家非常重要的過程:你如何穿越社會價值觀的衝突,如何進行說服,不僅說服別人,還要說服自己。這是一種非常內在的對話過程。【P226】
問:你認為這種模式有可能複製到大陸的農村里來嗎?好像不太可能吧。答:我覺得未必。20年前我們在台灣也想不到,可是現在也出現了。不過台灣地區與大陸鄉村有一個差異:台灣的農村,即便人去樓空,其居住的條件、基礎建設非常完好,只是人去樓空而已。所以相對而言,年輕人回到農村的社會阻力其實不那麼大,他們回去可以很容易解決住宿、交通甚至子女的入學問題。另外從19世紀末期開始,台灣農村的基礎建設就比較完善了,即便一塊田很久沒有種,如果重新開始耕種,其實不那麼困難,因為整個農村的水利設施、交通設施和電力系統乃至資訊系統其實都在,因此讓年輕人回到農村甚至回到山區的可能性變得非常大。加之台灣地區的城鄉距離遠沒有大陸那麼大,這些都讓年輕人回農村生活充滿可能性。【P252】(我為什麼會覺得碧山村不好...就是因為這樣。形式大於內容。)
問:所以說,現在發展台灣鄉村旅遊對農村其實沒有什麼損害?答:當然沒有,反而會促進農村更好地發展。問:但這否要建立在遊客素質本身比較高的狀態下?答:我覺得這不單是關係到遊客素質的整體提高,更需要社會達到一定成熟度。【P253】(更需要社會達到一定成熟度!“台灣內部的旅遊市場,旅遊心態已經從觀光客慢慢轉為訪客”)
沒有雜草的生活不是生活,它是一種產品【P153】(呃,好吧。我被激勵了。語出Ursula K.Le Guin 為家街上一根電線桿旁雜草所寫的一句詩。)
回应 2017-09-10 10:27
0 有用 剑烧 2017-08-24
重读,对《不一定要点些什么》和《阿脖勒的黄颜色夏天》印象很好,居酒屋那篇里面的诗歌也不错,记得后来和toru有配乐吟诵过。
5 有用 曼仔 2018-04-19
减一星主要是和《我等就来唱山歌》有重复,而且碧山之旅那篇也太官样文章了,但总体来讲真的好喜欢钟永丰啊!既是政治家又是诗人,做社运又懂民生,好喜欢看他写台湾基层政坛的日常,像在读饶有趣味的田野笔记,既通地方基层三教九流的人情世故(毕竟以台湾地方的特点,配置往往是县长是台大人而议会被黑道包揽),又有非常敏锐的学人视角,从微观现象能看到宏观结构。他看现代化导致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历史的疏离,看台湾教... 减一星主要是和《我等就来唱山歌》有重复,而且碧山之旅那篇也太官样文章了,但总体来讲真的好喜欢钟永丰啊!既是政治家又是诗人,做社运又懂民生,好喜欢看他写台湾基层政坛的日常,像在读饶有趣味的田野笔记,既通地方基层三教九流的人情世故(毕竟以台湾地方的特点,配置往往是县长是台大人而议会被黑道包揽),又有非常敏锐的学人视角,从微观现象能看到宏观结构。他看现代化导致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历史的疏离,看台湾教育结构将知识分子集中抽离在地,使得在地政治不得不由黑道来执行,都有非常犀利的学人视角和专业背景,真好看。既是诗人又是学人,既懂艺术又做政治,冷眼热肠还有执行手段,真的是我辈偶像。 (展开)
1 有用 沉山泥 2018-05-08
很诚实的书写着台湾客家人的故事啊
0 有用 碧浪晴空 2017-11-18
它是葡萄牙人的福尔摩沙,是日本强占半世纪的殖民地,是流落国民党政权的庇护所,更是本土住民的原乡。台湾人钟永丰的游记便带有与生俱来寻找和追溯的痕迹。笔下细致入微的观察描摹,细读起来倒有些“归去来兮”的从容。
0 有用 叶藏 2020-06-14
与《我等就来唱山歌》有重合,不过重复的篇章是值得再读的。不同的篇目集中在chapter2朱老板与音响店、chapter3他乡,第2章讲了四个台湾故事,中意《阿勃勒的黄颜色的夏天》一篇,第3章讲作者在印度加尔各答、安徽碧山、日本、美国波特兰的一些行旅故事,带着社会学的经历和眼光。总的来说,文字亲切、真挚、平易近人,始终展现出钟永丰作为在地学人、客家知识分子和民谣摇滚创作人的人格魅力,自在向阳,如乡村... 与《我等就来唱山歌》有重合,不过重复的篇章是值得再读的。不同的篇目集中在chapter2朱老板与音响店、chapter3他乡,第2章讲了四个台湾故事,中意《阿勃勒的黄颜色的夏天》一篇,第3章讲作者在印度加尔各答、安徽碧山、日本、美国波特兰的一些行旅故事,带着社会学的经历和眼光。总的来说,文字亲切、真挚、平易近人,始终展现出钟永丰作为在地学人、客家知识分子和民谣摇滚创作人的人格魅力,自在向阳,如乡村里的那棵大树。开头两篇周云蓬和马世芳的推荐序也不错。 (展开)
0 有用 一粒飞鸿 2021-01-02
——小镇青年也可以有社会理想、也配接受文艺的滋灌吗? ——为什么不能? (读过这样更辽阔的人生,突然就没那么想买房、扎进内卷的洪流中去了。又是一个洗脑功力一流的Donny)
0 有用 liz16 2020-08-01
若是游记之趣,倒也不错。但钟永丰绝不止于此,其中夹杂着土地之思,个人之情趣夹杂着音乐文化的渗透,已经不同于一般的游记了。到第四章,对Bob Dylan的讲述将他与杜甫对举,写得十分精彩。对于我这个Dylan预备歌迷而言,这样的第一印象十分美好,却也增加了自己进入这一大主题的困难。最末《踢着影子去旅行》则是最直接最一手的创作背景和含义的资料。超出预期的一次阅读。
0 有用 叶藏 2020-06-14
与《我等就来唱山歌》有重合,不过重复的篇章是值得再读的。不同的篇目集中在chapter2朱老板与音响店、chapter3他乡,第2章讲了四个台湾故事,中意《阿勃勒的黄颜色的夏天》一篇,第3章讲作者在印度加尔各答、安徽碧山、日本、美国波特兰的一些行旅故事,带着社会学的经历和眼光。总的来说,文字亲切、真挚、平易近人,始终展现出钟永丰作为在地学人、客家知识分子和民谣摇滚创作人的人格魅力,自在向阳,如乡村... 与《我等就来唱山歌》有重合,不过重复的篇章是值得再读的。不同的篇目集中在chapter2朱老板与音响店、chapter3他乡,第2章讲了四个台湾故事,中意《阿勃勒的黄颜色的夏天》一篇,第3章讲作者在印度加尔各答、安徽碧山、日本、美国波特兰的一些行旅故事,带着社会学的经历和眼光。总的来说,文字亲切、真挚、平易近人,始终展现出钟永丰作为在地学人、客家知识分子和民谣摇滚创作人的人格魅力,自在向阳,如乡村里的那棵大树。开头两篇周云蓬和马世芳的推荐序也不错。 (展开)
0 有用 林一谦 2019-12-08
感谢有这样的词人,文人,政客。
0 有用 陈原白 2019-03-22
对我来说,树立了音乐社会学的分析框架。 音乐是心灵的叙述,于是产生三个问题:什么是心灵?如何叙述?为什么叙述? 作者有温柔的现实眼光,关注人与在地的关系,身上有文人的敏感和政务官的务实。 第一部分写自己家乡与儿时回忆,第二部分从台南看台湾,第三部分写他乡,印度日本和波特兰,第四部分讲音乐,对 Bob Dylan 和杜甫的分析很细致,对社会变革下文化思潮观察很本质,最后讲专辑里自己的创作过程,非常丰... 对我来说,树立了音乐社会学的分析框架。 音乐是心灵的叙述,于是产生三个问题:什么是心灵?如何叙述?为什么叙述? 作者有温柔的现实眼光,关注人与在地的关系,身上有文人的敏感和政务官的务实。 第一部分写自己家乡与儿时回忆,第二部分从台南看台湾,第三部分写他乡,印度日本和波特兰,第四部分讲音乐,对 Bob Dylan 和杜甫的分析很细致,对社会变革下文化思潮观察很本质,最后讲专辑里自己的创作过程,非常丰富。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