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格问题 短评

热门 最新
  • 11 練る 2019-05-28 23:37:06

    李格尔将装饰艺术作为自己研究的起点,一方面受十九世纪后康德美学研究的先验形式倾向影响,试图超越传统的图像志研究,通过对纯粹风格的还原,从形式要素与知觉心理运作机制入手,发展一种新的、转向主观表现的艺术科学; 另一方面呼应了十九世纪的工艺美术运动和新艺术运动,为原来被轻视的图形与抽象赋予艺术意志(Kunstwollen ),从而在理论上支持工艺美学化和艺术形式自律。不过,在《风格问题》里,李格尔在反对物质和技术主义的装饰艺术观时对艺术意志的征引较克制,视觉取代触觉的叙事也若隐若现。

  • 2 黎戈 2019-05-30 09:11:30

    看了书里的一部分,关于埃及莲花和茛苕装饰的那些。和前几天看的《莲与龙》互相参考着学习下。我对外国纹样这块不如国内的熟悉,想先找点图册按编年和国别看看具体的例子再回头看理论。

  • 3 华夫饼(打工版 2021-07-28 22:24:53

    前两章对桑佩尔“材料主义”一派的批驳比较精彩,后面举例实证的部分真的好无聊

  • 0 永和九年 2022-11-04 11:02:47 江苏

    讲纹饰的,看得很晕。应该先读这本,再读沃林格的《抽象与移情》,我是刚好反过来了。读完沃林格再读李格尔,更能感受到李格尔早在此书中便已暧昧地表达过艺术自身的发展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受工具材料和外在环境的制约,人类所具有的审美欲求应该是自主且自由的。这对沃林格的理论产生了极为重大的影响。但在此书中,李格尔的论点还不算肯定,需要补充《罗马晚期的工艺美术》,看李格尔后期如何一步步转向视觉领域的自主性。

  • 0 碉堡村鱼蛋 2024-02-17 11:54:12 浙江

    整体不错,翻译至少流畅,李格尔的观点至今仍有效力。另p48标题“第三章 植物装饰的引入与装饰性卷须的发展”,写成了第二章。。。。这种罕见的失误,扣一星

  • 0 呜啦呜啦 2023-12-17 23:35:12 陕西

    好吧我承认以前对李格尔有很多误解🥲

  • 0 Aprilbaca 2023-12-07 15:52:30 陕西

    翻译得好好 包括很多我想知道的内容。

  • 0 木又 2023-12-10 23:50:08 北京

    和森佩尔的文章对照着看非常有趣

  • 0 方可平 2022-05-03 22:14:54

    罗马晚期前传。反技术-材料主义(达尔文主义的扩散)和模仿-再现主义,认为卷须母题从螺旋线初步自我演化,延续到阿拉伯时期。指认莲花-棕叶-茛苕的演化关系,艺术意志演化的决定论史观。形式自律感,艺术优先性,对工艺美术立科主体性的追求。康德的先验形式论-心理主义表现主义倾向。

  • 3 涉江 2022-04-06 20:18:39

    通过对技术-材质论、自然主义与象征解释的驳斥,李格尔建立起装饰自身的历史。因而,他得以从外部抽身而出,从物质转向心理,进而分析装饰内部的创造与演进,以及不同地域间的形式影响。再现与装饰在西方的天然分野为李格尔规避外部象征性、深入讨论内部自洽性提供了基础,但二者关系也绝非泾渭分明,当他急于苛责前者,便陷入了另一种极端。但李格尔绝非僵化的形式主义者,正是对装饰的深耕,使他得以从更为细腻深入的视角重审装饰所附着的建筑与空间,进而分析观念与感知,这些体察在后期的《罗马晚期的工艺美术》中臻于极致。本书的意义再如何强调都不为过,尤其在当下,当艺术史逐渐面向外部,重读李格尔为我们提供了向内部反思的机会:这正是图像研究不同于文本研究之处。因而,私以为本书并不仅是“装饰历史的基础”,更是“艺术史的基础”。

  • 0 𝑾𝒂𝒍𝒅𝒆𝒊𝒏𝒔𝒂𝒎𝒌𝒆𝒊𝒕 2022-09-12 19:27:53 江苏

    选读+补标。此时的李格尔对“艺术意志”的构想已然初具雏形,但显然还不成熟,多少有些羞怯。毋宁说,本书更像是李格尔的大型炫技现场:单单分析装饰纹样的风格,竟然就能写三四百页,实在佩服……(当然,森佩尔写了整整一千页……)

  • 0 不留 2023-08-08 19:55:27 河南

    太无聊了真的,提不起半点兴趣,只想很功利地提取一些可以吸收到史学史里的内容…

  • 0 Ahhhhaaahha 2023-04-18 14:02:53 北京

    李格尔的研究是我这辈子都做不来的,看完后劲有点大啊,看到纹饰就想分辨一下它的样式和结构组成。

  • 0 xhwykzz 2023-08-26 18:28:51 四川

    看不懂根本看不懂。

  • 1 极端猫权 2023-02-17 20:13:28 北京

    读得很痛苦…

  • 1 Nathanaël 2020-05-31 16:53:43

    我以为李格尔是森佩尔的对立面,非也,李格尔是森佩尔那些平庸追随者的对立面。作者极高的修为与铺陈方式均该学习,词句好像一团团火卷着过来的,厉害

  • 0 喃喃 2021-03-13 10:55:00

    为什么用装饰谈形式力与艺术意志?为什么变形的多是植物原型?为什么实体塑形要先于线描?

  • 0 庵慕烈 2019-11-23 15:56:44

    非基础的基础,早期原始艺术和装饰图案起源的技术与材料理论小百科。近东&希腊&阿拉伯三大章,历史之线的重连紧密且清晰。但小部分内容并不客观,起源皆西方么(真的不是

  • 3 Kyle Samani 2018-12-01 16:53:45

    11.8想读。12.22又通读了一遍,这书后面的英译本附注简直就是一本管锥编,而且在当下语境完全读懂是不可能的,因为附注中引用的书籍大部分中文环境都没有,更无论他引用的图片,都无法看到。所以只能在正文环境里成为自足系统。而正文因为年代久远,使用术语与词汇与当前有距离。读的时候要百分之二百的小心,否则及其容易迷失。李格尔的形式分析比沃尔夫林更具体,但也更琐碎饾饤,完全沉浸的看,他的分析细密精微有西方文本校订的功夫,考校读者的观察力与图像识别能力。伊斯兰部分写的有点飘,但也是因为伊斯兰纹饰是装饰发展的较高阶段,复杂程度也高。在方法上大概也对汉学界的青铜器纹饰研究有很大影响。此书值得一读再读。

  • 1 淪漪 2019-11-08 12:30:12

    看这个书读比较坑的是复杂的图得费好大劲才能找到他在讲图上的哪个玩意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