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我感觉拿到样书的时候会喜极而泣,作者思路清爽,观点有很强解释力,很多段落看的时候忍不住拍大腿,怪不得引用率这么高,能遇到这么有趣的书真是幸运。
本书堪称是英国社会学家迈克尔·曼的那本《民主的阴暗面》的姊妹作,同样是以丰富而详实的案例素材,来佐证不成熟的民主制度,与民族主义狂热,以及由之而生的族群暴力之间的紧密关联。由此,作者并不是要否定民主制度本身,而是强调如果没有完备的配套制度体系和成熟的社会文化氛围与与之相适应,那么民主制度的引进,很可能会造成“南橘北枳”的恶果。这样的警告,非常值得身处转型期之中的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的领导者们反思。
这翻译,服了。长句基本都要读两遍
核心论点其实就是一句话:民族主义狂热和族群暴力源于精英阶层为维持现有统治秩序所做的冒险决定。其他部分是大量不同国家政权的例证。可以看出,对于转型期国家来说,不考虑社会和文化,单纯的移植所谓的民主制度,极容易造成混乱。主题和例证都挺有意思,但是翻译的实在是太拗口了。
本书加入民主反思书单(远目)。对“特殊群体”(引号重要!)生存状态的关注,让我一直在反思专制暴力和群体暴力谁更可怕,以及二者之间究竟有多少异同……心里是有一些倾向的,但是不敢说出来,书还是没读够,总觉得站不住脚。
观点:民族主义狂热和族群暴力并非源于古老文化,而是由于精英阶层为维护现有统治秩序所做的冒险决定。所以要学英国,成本决策,审慎基础上理性决定。成熟的民主国家不太会动武,转型中国家在这方面很脆弱,尤其是转型过快的。所以不是民主的传播能带来和平,而是成熟的过渡成功的民主国家有和平。略读
作者为民主化和民主主义提供了崭新的学术视角,对民主转型中的国家具有很强的警示借鉴意义。但这烂翻译怎么能刷到豆瓣这么高分?没救了豆瓣。
民主指的是投票与群众声音吗?民主太容易被绑架了,因为群众太容易被所灌输的观念绑架。当一个国家的观念市场,被垄断,被煽动,被冠以利益方的噱头,确实是很危险的,而民族主义只是其中最容易被利用的一个。民主究竟有否可能实现,本书的末端提到的一点,强调需要让旧精英利益得到缓冲,民主才有可能实现,乍听起来异常可悲。但民主是为了什么,其实也只是为了让各方得到公平的利益,这里的利益不只是金钱,还有观念文化价值。但这真的可能实现吗?现在看来,现有的民主国家,毕竟也只是盖着帽子的民主吧。我们都期盼人人平等,人人都有自己的存在价值,但这究竟是不是可能的?
新闻自由化与完善健全的公共舆论市场才是我们真正应该为之奋斗并为其迈出的第一步,而这一步我们离的还很远……
一个穷人因为贫穷而去偷盗,这不是有效的理论分析而是事实陈述
又是一本论文集,可能不太适合普通爱好者读。
非常扎实的一本学术著作,怪不得引用率很高,第一章构建理论框架,中间几章从不同角度给出case study,最后一章收尾并提出几条可行性方案,很圆满翔实。唯一美中不足的是翻译挺差劲的,长句完全不知所云,比机翻还可怕,有些长句实在无法理解,只能意会一下,然后跳过,实在很可惜
怎么说呢……越来越爱看这类书,也越来越难找到一个站在中国立场上评价的角度。
现实意义非常之大
由于全球民粹主义抬头,这本书的主题变得有点吸引
中心思想:在经济、媒体等社会各因素不健全的情况下开启政治民主化转型,必然造成各方势力运用开放的舆论环境主打民族牌进行煽动等恶性宣传竞争,从而引发暴力。所以光经济发展好没用,如果媒体环境、政治参与制度和社会组织发育程度孱弱,一旦放开舆论管制,将是一片混乱?感觉和我朝的策略殊途同归。
已购。新近的民主化和新闻自由化升高了民族主义冲突的风险。解释此关联有两个针锋相对的观点,“民众-对立”和“精英-说服”。前者意味着长期存在的民族对抗先于民主化,民主化则使已有民族可能表达这种根深蒂固的民众愿望。作者同意后者的观点。在民主化开始前,民族主义通常较弱或者于多数人口中杳然无踪。典型的大众民族主义发端于民主化的最早期,彼时精英们争相吁请大众的支持。当民族内的权势集团不仅需要利用民众热情完成战争目标和经济发展,而且试图避免权力当局向中间市民让步之时,民主化便制造了民族主义。对那些精英来说,民族主义实在是个方便的学说,可以满足一部分民主的形式,其中精英们以民族的名义实行统治却无需为人民负责。在部分民主化的条件下,精英经常能够通过他们对政府、经济和大众媒体等层面的控制来推广民族主义观念。
★★★☆
意识形态、各种主义,终究是占有话语权的各派别/阶层的工具,说起来他们自己未必相信,不过是为了利益。所谓条件,还是各方利益要素没谈好,所以民主化带来的权力空隙被其他方抓到利用了。英国的公民民族主义就相对温和和理性,也源自起稳健的渐进式民主框架上修补了不少制度的权力和价值观bug。
五星推荐,但是翻译着实扣分;可算作是一本学术专著来看待,作者提出的“精英-说服”理论来解释民主化与民族主义之间的关系,这个理论在我看来足够自洽和严谨,以及能够说服我。
> 从投票到暴力
30 有用 宫保鸡丁 2017-01-06 14:16:49
我感觉拿到样书的时候会喜极而泣,作者思路清爽,观点有很强解释力,很多段落看的时候忍不住拍大腿,怪不得引用率这么高,能遇到这么有趣的书真是幸运。
23 有用 江海一蓑翁 2017-05-17 10:42:51
本书堪称是英国社会学家迈克尔·曼的那本《民主的阴暗面》的姊妹作,同样是以丰富而详实的案例素材,来佐证不成熟的民主制度,与民族主义狂热,以及由之而生的族群暴力之间的紧密关联。由此,作者并不是要否定民主制度本身,而是强调如果没有完备的配套制度体系和成熟的社会文化氛围与与之相适应,那么民主制度的引进,很可能会造成“南橘北枳”的恶果。这样的警告,非常值得身处转型期之中的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的领导者们反思。
18 有用 东君 2017-05-20 22:52:26
这翻译,服了。长句基本都要读两遍
17 有用 黑猫君 2017-09-21 20:56:41
核心论点其实就是一句话:民族主义狂热和族群暴力源于精英阶层为维持现有统治秩序所做的冒险决定。其他部分是大量不同国家政权的例证。可以看出,对于转型期国家来说,不考虑社会和文化,单纯的移植所谓的民主制度,极容易造成混乱。主题和例证都挺有意思,但是翻译的实在是太拗口了。
11 有用 鲁蔚 2017-03-24 10:42:57
本书加入民主反思书单(远目)。对“特殊群体”(引号重要!)生存状态的关注,让我一直在反思专制暴力和群体暴力谁更可怕,以及二者之间究竟有多少异同……心里是有一些倾向的,但是不敢说出来,书还是没读够,总觉得站不住脚。
7 有用 cancel 2017-04-19 15:51:03
观点:民族主义狂热和族群暴力并非源于古老文化,而是由于精英阶层为维护现有统治秩序所做的冒险决定。所以要学英国,成本决策,审慎基础上理性决定。成熟的民主国家不太会动武,转型中国家在这方面很脆弱,尤其是转型过快的。所以不是民主的传播能带来和平,而是成熟的过渡成功的民主国家有和平。略读
4 有用 林汐 2017-09-15 00:48:35
作者为民主化和民主主义提供了崭新的学术视角,对民主转型中的国家具有很强的警示借鉴意义。但这烂翻译怎么能刷到豆瓣这么高分?没救了豆瓣。
5 有用 苏 2017-12-08 17:35:09
民主指的是投票与群众声音吗?民主太容易被绑架了,因为群众太容易被所灌输的观念绑架。当一个国家的观念市场,被垄断,被煽动,被冠以利益方的噱头,确实是很危险的,而民族主义只是其中最容易被利用的一个。民主究竟有否可能实现,本书的末端提到的一点,强调需要让旧精英利益得到缓冲,民主才有可能实现,乍听起来异常可悲。但民主是为了什么,其实也只是为了让各方得到公平的利益,这里的利益不只是金钱,还有观念文化价值。但这真的可能实现吗?现在看来,现有的民主国家,毕竟也只是盖着帽子的民主吧。我们都期盼人人平等,人人都有自己的存在价值,但这究竟是不是可能的?
4 有用 盐城呆子 2020-10-25 00:02:33
新闻自由化与完善健全的公共舆论市场才是我们真正应该为之奋斗并为其迈出的第一步,而这一步我们离的还很远……
1 有用 Cherry Ƶ 2017-06-23 20:37:37
一个穷人因为贫穷而去偷盗,这不是有效的理论分析而是事实陈述
1 有用 原应叹息 2017-06-19 15:22:47
又是一本论文集,可能不太适合普通爱好者读。
1 有用 灰灰是只小刺猬 2022-03-20 15:14:03
非常扎实的一本学术著作,怪不得引用率很高,第一章构建理论框架,中间几章从不同角度给出case study,最后一章收尾并提出几条可行性方案,很圆满翔实。唯一美中不足的是翻译挺差劲的,长句完全不知所云,比机翻还可怕,有些长句实在无法理解,只能意会一下,然后跳过,实在很可惜
2 有用 喵哒哒 2018-05-02 00:33:40
怎么说呢……越来越爱看这类书,也越来越难找到一个站在中国立场上评价的角度。
2 有用 . 2017-02-23 23:15:22
现实意义非常之大
1 有用 验证码 2017-03-08 14:04:58
由于全球民粹主义抬头,这本书的主题变得有点吸引
2 有用 TomatoDai 2018-01-25 14:49:49
中心思想:在经济、媒体等社会各因素不健全的情况下开启政治民主化转型,必然造成各方势力运用开放的舆论环境主打民族牌进行煽动等恶性宣传竞争,从而引发暴力。所以光经济发展好没用,如果媒体环境、政治参与制度和社会组织发育程度孱弱,一旦放开舆论管制,将是一片混乱?感觉和我朝的策略殊途同归。
2 有用 劈头士》睁木 2019-07-12 23:06:03
已购。新近的民主化和新闻自由化升高了民族主义冲突的风险。解释此关联有两个针锋相对的观点,“民众-对立”和“精英-说服”。前者意味着长期存在的民族对抗先于民主化,民主化则使已有民族可能表达这种根深蒂固的民众愿望。作者同意后者的观点。在民主化开始前,民族主义通常较弱或者于多数人口中杳然无踪。典型的大众民族主义发端于民主化的最早期,彼时精英们争相吁请大众的支持。当民族内的权势集团不仅需要利用民众热情完成战争目标和经济发展,而且试图避免权力当局向中间市民让步之时,民主化便制造了民族主义。对那些精英来说,民族主义实在是个方便的学说,可以满足一部分民主的形式,其中精英们以民族的名义实行统治却无需为人民负责。在部分民主化的条件下,精英经常能够通过他们对政府、经济和大众媒体等层面的控制来推广民族主义观念。
0 有用 深夜球迷 2017-03-18 19:45:42
★★★☆
1 有用 W( ̄_ ̄)W 2017-07-29 18:04:48
意识形态、各种主义,终究是占有话语权的各派别/阶层的工具,说起来他们自己未必相信,不过是为了利益。所谓条件,还是各方利益要素没谈好,所以民主化带来的权力空隙被其他方抓到利用了。英国的公民民族主义就相对温和和理性,也源自起稳健的渐进式民主框架上修补了不少制度的权力和价值观bug。
1 有用 momo 2021-10-21 11:47:57
五星推荐,但是翻译着实扣分;可算作是一本学术专著来看待,作者提出的“精英-说服”理论来解释民主化与民族主义之间的关系,这个理论在我看来足够自洽和严谨,以及能够说服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