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本书作者是云南丽江人,白族,本诗集获得第十二届少数民族骏马奖。读此部诗集,最喜“雪的意志”部分,霍俊明在《黄昏中摁下世界的开关》一文中对诗人的诗有较详细的分析,将冯娜的诗歌分为四个空间间隔(出生地、南方、北方和精神生活空间),毫无疑问,本书写得最动人的是关于诗人的出生地的诗,故乡是文人笔下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头活水,离开故乡而创作是很难创作出好的作品的。在这部分关于故乡的诗中,一切都充满生机,富有感染力。无论是写母亲(母亲的遗憾是没有年轻的男人在这个时候爱上我),还是写乡民(他驮完了一生,才走到你的枝椏下面),还是写自然(《南风过境》《杏树》)等都充满生命力。但后面的部分则无法吸引我,太小家子气,只属于作者。
有种谦和的灵动在里面,读起来简约、畅通,微微打动人心。
这种集子选的诗,一般时间跨度都不小,冯娜是比较少的都保持在一个调子上的,语气里很有特点,人都在里面
三星半
在微博上读到一些她的诗,感觉很不错,遂入手
“一个读诗的人,误会着写作者的心意 他们在各自的黑暗中,摸索着世界的开关。”——即便如此,又有什么关系呢。
中国好诗系列还是相当有水准的。她的诗里的确带有强烈的南方基因,倒是对她对寻求和读者的精神共鸣觉得没有必要。
“人应该像火焰一样去爱,是为了灰烬不必复燃”
也算是这个书系目前最好的一本,冯娜有不错的语感,在对故乡西南地的写作中,突围出别于雷平阳的另一向度的“云南”,“我不会随便叫出一个人的名字/不会去惊动一只热闹的蝉/也不发明一种新的玩法/我关心的只是那些喊我名字的人何时疲惫/回到他们的躲藏之中” ,她在惫懒的神态中去指认世界,毫无命名者的自大与雄心,但这也绝非消解,而是努力营造一种个体存而不在的普泛性温情,带着疲倦的热爱,不论南北,拿一颗干净的心爱着这个世界,绵而不断。
lj
捕风者。“我要在少量的盐分中重新发现自己的咸”
中山大学毕业的诗人里写得比较好的,前有黄礼孩,后有冯娜。写得最好的几首诗,都是跟家乡云南有关的。可能这部分是生命体验最深的,注入了最多的情感。冯娜之于云南,就像杨方之于新疆,她们都离开了家乡,生活在沿海,但是故乡的回忆成了最佳的写作土壤。其他作品,技巧多于生命体验。这也是大多数写作者(不只是诗人)难以摆脱的瓶颈。希望诗人冯娜可以走得更远。诗集7.6-7.8分
诗人自身的风格明显,女性的视角让诗歌的记录显得更细腻柔软,淡然而又豁达。“一个读诗的人,误会着写作者的心意/他们在各自的黑暗中,摸索着世界的开关”。
是的,比最近读过的所有男诗人都要好。女诗人比男诗人更勇敢,因为她们敢直接说“爱”。《中国寓言》是个人话语讲述的国族寓言。在《心跳》中,她说“很快,就要读到奥登的诗句/ ‘让我成为爱得更多的一个’ /他肯定梦见并领受过这样的早上/他肯定爱着/穿过黑暗的河流听见并不熟悉的钟声/遥远悠长/那声音,和所有爱过的人心跳都一样”,而在《信札》中,她坦承脆弱,达致更深的共鸣,“如果我在电话中忍不住哭出声来/人们会问我,出事儿了吗/生病了吗/……/以至于,我从来不敢单纯地只为感情而哭泣/我害怕他们会说,/嗨,就这事儿呀/但是,就是这件事”。她在词语堆叠的密密缝隙里藏了无数的情感接口,于是你能感受到每一次重读都会grow on,更清晰地体会到一位诗人,她的个体经验、她的诗歌与你的亲密连接。
很美,感性
和部分诗句产生共鸣,有些地方轻轻击中了我。
天幕和潮汐一齐落下 再也找不见人间流动的灯河 一个人的眼睛 怎么举起全部的大海 蔚蓝的罂粟
“我提着刀来 自然是不再爱你了”
> 无数灯火选中的夜
1 有用 洛木 2020-09-13 23:21:21
本书作者是云南丽江人,白族,本诗集获得第十二届少数民族骏马奖。读此部诗集,最喜“雪的意志”部分,霍俊明在《黄昏中摁下世界的开关》一文中对诗人的诗有较详细的分析,将冯娜的诗歌分为四个空间间隔(出生地、南方、北方和精神生活空间),毫无疑问,本书写得最动人的是关于诗人的出生地的诗,故乡是文人笔下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头活水,离开故乡而创作是很难创作出好的作品的。在这部分关于故乡的诗中,一切都充满生机,富有感染力。无论是写母亲(母亲的遗憾是没有年轻的男人在这个时候爱上我),还是写乡民(他驮完了一生,才走到你的枝椏下面),还是写自然(《南风过境》《杏树》)等都充满生命力。但后面的部分则无法吸引我,太小家子气,只属于作者。
1 有用 独里朵 2022-04-26 16:00:42
有种谦和的灵动在里面,读起来简约、畅通,微微打动人心。
0 有用 karate hippo 2023-08-15 21:29:18 江苏
这种集子选的诗,一般时间跨度都不小,冯娜是比较少的都保持在一个调子上的,语气里很有特点,人都在里面
0 有用 海风吹冷野火堆 2019-12-23 15:00:14
三星半
0 有用 球形海鸥 2017-07-01 19:30:19
在微博上读到一些她的诗,感觉很不错,遂入手
0 有用 水的空白 2017-10-01 22:58:51
“一个读诗的人,误会着写作者的心意 他们在各自的黑暗中,摸索着世界的开关。”——即便如此,又有什么关系呢。
0 有用 江河 2019-07-22 12:05:05
中国好诗系列还是相当有水准的。她的诗里的确带有强烈的南方基因,倒是对她对寻求和读者的精神共鸣觉得没有必要。
1 有用 Cyrile 2020-05-01 22:45:59
“人应该像火焰一样去爱,是为了灰烬不必复燃”
1 有用 AhFloyd 2019-12-06 20:44:15
也算是这个书系目前最好的一本,冯娜有不错的语感,在对故乡西南地的写作中,突围出别于雷平阳的另一向度的“云南”,“我不会随便叫出一个人的名字/不会去惊动一只热闹的蝉/也不发明一种新的玩法/我关心的只是那些喊我名字的人何时疲惫/回到他们的躲藏之中” ,她在惫懒的神态中去指认世界,毫无命名者的自大与雄心,但这也绝非消解,而是努力营造一种个体存而不在的普泛性温情,带着疲倦的热爱,不论南北,拿一颗干净的心爱着这个世界,绵而不断。
0 有用 xxd员 2021-06-08 13:24:56
lj
0 有用 綰桃面 2024-05-10 00:19:54 山东
捕风者。“我要在少量的盐分中重新发现自己的咸”
0 有用 刺桐红 2024-05-11 16:05:04 广东
中山大学毕业的诗人里写得比较好的,前有黄礼孩,后有冯娜。写得最好的几首诗,都是跟家乡云南有关的。可能这部分是生命体验最深的,注入了最多的情感。冯娜之于云南,就像杨方之于新疆,她们都离开了家乡,生活在沿海,但是故乡的回忆成了最佳的写作土壤。其他作品,技巧多于生命体验。这也是大多数写作者(不只是诗人)难以摆脱的瓶颈。希望诗人冯娜可以走得更远。诗集7.6-7.8分
0 有用 山形枕寒 2021-01-03 11:06:12
诗人自身的风格明显,女性的视角让诗歌的记录显得更细腻柔软,淡然而又豁达。“一个读诗的人,误会着写作者的心意/他们在各自的黑暗中,摸索着世界的开关”。
0 有用 黑潮 2019-08-27 21:37:36
是的,比最近读过的所有男诗人都要好。女诗人比男诗人更勇敢,因为她们敢直接说“爱”。《中国寓言》是个人话语讲述的国族寓言。在《心跳》中,她说“很快,就要读到奥登的诗句/ ‘让我成为爱得更多的一个’ /他肯定梦见并领受过这样的早上/他肯定爱着/穿过黑暗的河流听见并不熟悉的钟声/遥远悠长/那声音,和所有爱过的人心跳都一样”,而在《信札》中,她坦承脆弱,达致更深的共鸣,“如果我在电话中忍不住哭出声来/人们会问我,出事儿了吗/生病了吗/……/以至于,我从来不敢单纯地只为感情而哭泣/我害怕他们会说,/嗨,就这事儿呀/但是,就是这件事”。她在词语堆叠的密密缝隙里藏了无数的情感接口,于是你能感受到每一次重读都会grow on,更清晰地体会到一位诗人,她的个体经验、她的诗歌与你的亲密连接。
0 有用 L 2021-07-12 11:36:17
很美,感性
1 有用 春日部妮妮酱 2021-07-10 18:19:26
和部分诗句产生共鸣,有些地方轻轻击中了我。
0 有用 你理解吗? 2020-02-09 05:41:22
天幕和潮汐一齐落下 再也找不见人间流动的灯河 一个人的眼睛 怎么举起全部的大海 蔚蓝的罂粟
0 有用 锦鲤本鲤🐋 2019-12-17 15:57:09
“我提着刀来 自然是不再爱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