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美〕安娜•凯瑟琳•格林
/
Anna Katharine Green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品方: 99读书人
译者: 麦晓昕 / 黄斯敏
出版年: 2017-5
丛书: 世界经典推理文库
ISBN: 9787020123209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品方: 99读书人
译者: 麦晓昕 / 黄斯敏
出版年: 2017-5
丛书: 世界经典推理文库
ISBN: 9787020123209
内容简介 · · · · · ·
“侦探小说之母”安娜•凯瑟琳•格林开启“侦探小说”之先河作品!
阿加莎•克里斯蒂、柯南•道尔、范达因、埃勒里•奎因等推理大家,无不深受其影响!
《莱文沃思案》首次问世于1878年,开创了“侦探小说”这一类型小说的先河。
一位百万富翁在自己的图书馆中被自己的手枪从后面击中头部让而身亡,他死前正在查阅一本他计划要出版的图书。图书馆的门是上了锁的,没有暴力强行进入的痕迹,也没有任何搏斗的迹象。除了死者的两个侄女和他的用人,宅子里再无他人。
主人公雷蒙德在调查中发现证据都指向了玛丽,富翁的其中一个侄女,但雷蒙德却觉得她在供词中有所隐瞒。在进一步的调查中,雷蒙德找出了隐藏在背后的秘密。
作者故意引导读者误入歧途,将破案的过程变得曲折离奇。小说中的许多桥段和元素在后来的众多侦探小说中都得到了借鉴,比如密室杀人、丢失的钥匙、信件焚烧后的碎片、失踪的女佣等等。
莱文沃思案的创作者
· · · · · ·
-
安娜·凯瑟琳·格林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安娜•凯瑟琳•格林(Anna Katharine Green,1846―1935),美国诗人和小说家,美国侦探小说开创者之一,以擅于写情节紧凑、滴水不漏的故事而著称。格林也常被称为“侦探小说之母”。记者凯西•希克曼(Kathy Hickman)评价说,格林“为模糊的小说流派贴上了鲜明的标签,而这影响了从阿加莎•克里斯蒂、柯南•道尔到当代专写悬疑侦探小说的作家”。
原文摘录 · · · · · ·
-
第二十四章 徒劳无功的报告 期望愈高,失望愈大 希望愈渺茫、绝望愈深沉时,实现的几率愈高。 《皆大欢喜》我只等着决定一件事,之后才能将案子毫无保留地交到他手里。我告诉格里茨先生这句话时,指的是等着证明我的假设是否正确。我的假设是亨利·克拉弗林去年夏天和埃莉诺·利文沃兹寄宿在同一间旅馆里, 因此,隔天早上我翻着R的旅馆协会房客登记簿时,我是完全依靠强大的意志力来耐住性子的。然而。不用多久我就找到了克拉弗林的名字。就登记在利文沃兹先生和两位任女的名字下面不到半页处。我的怀疑终于被证实,不管我当时情绪如何,我知道我掌握的线索,能够为我的难题找到答案。 197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二十四章 徒劳无功的报告
丛书信息
· · · · · ·
世界经典推理文库(共14册),
这套丛书还有
《福尔摩斯先生》《红宅谜案》《二流小说家》《电话安装奇事》《房客》
等
。
喜欢读"莱文沃思案"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莱文沃思案"的人也喜欢 · · · · · ·
-
- 房客 6.8
-
- 侦探小说之“谜” 8.2
-
- 鹦鹉楼谜案 6.4
-
- 推理要在晚餐后 3 6.7
-
- 虚构推理 : 沉睡的谜案 6.6
-
- 玻璃钥匙 7.1
-
- 伊底帕斯症候群 7.9
-
- 阅读侦探小说的人 7.8
-
- 龙卧亭事件:贝繁村谜团 7.1
-
- 恶意的兔子 6.4
莱文沃思案的书评 · · · · · · ( 全部 37 条 )

女作家笔下的绅士,非常有看头
《消失的目击证人》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女性作家创作的长篇侦探小说,首次发表于1887年,作者是美国诗人、小说家安娜·凯瑟琳·格林。 在这本书中,作者透露的细节和坚守的写作原则,还有谜题构思与解答、结局反转设置等等这些因素,都以一个全新的面貌登上美国侦探小说的历史舞台...
(展开)

百年前的侦探小说开山之作
作者安娜·凯瑟琳·格林是美国诗人和小说家,是美国侦探小说的开创者之一,生于1846年卒于1835年,她的这本《消失的目击证人》可以说已经是两个世纪之前的作品了,而格林也因为她滴水不漏的侦探故事而常被称为“侦探小说之母”,她的作品也对阿加莎·克里斯蒂、柯南·道尔等一...
(展开)

我不是来剧透的(专职吐槽)
也许是时代的不同,也许是看惯了law and order,明明有探长在现场,却是法医在勘察并一一询问嫌疑人让我感到异常违和。。。至于弹头还有手枪的辨识还要专门请厂商专员过来,让看惯了博学多识涉猎广泛的侦探形象的我一面感受到作者的严谨,一面又禁不住觉得很囧。其实我的槽点是...
(展开)

150年前的推理小说,美国侦探小说开创者之一
在很多推理小说当中,遗嘱成为凶杀案或者是行凶的主要目的,其次则是婚姻。尤其是在欧美国家的近代史上,绅士和小姐们常常为了这两个目的而痛苦不已,但是在当时,这是必然的社会风气和现象,由此成为侦探推理小说的重要组成部分。 美国作为世界推理文学发展的重要领域,一直以...
(展开)

找到消失的证人就能揭开真相?——《消失的目击证人》
一位百万富翁雷肖·莱文沃斯,被人发现脑后中弹死在了近乎密室的图书室书桌边。雷肖·莱文沃斯没有妻子和儿女,只收养了两个侄女,分別是玛莉·莱文沃斯和埃莉诺·莱文沃斯。其中姐姐玛莉·莱文沃斯是雷肖·莱文沃斯的财产继承人。 两位身份相同的养女,待遇却截然不同。 这让...
(展开)

巨大迷因中的细小信息,正是真相浮出的基础
在大家都“热爱”的调休这天,这位侦探真是自愿上班的,在有钱人家上演了一出密室逃脱(不是)。百万富翁某先生嘎在了自己家书房(别担心 我们房子没有大到有书房),书房门被反锁,室内毫无搏斗迹象,甚至整座宅子的门窗都是锁上的!看环境来说,这就是标准的密室案件了,以我...
(展开)

眼见并非为实?另有隐情的密室推理!
你是否知晓早于阿加莎·克里斯蒂闻 名于世的“侦 探小说之 母”安娜·凯瑟琳·格林?这位横空出世的女作家,既为侦 探推理领域开窗女侦 探形象的先河,还依托源于律师家庭的严谨逻辑征服读者的视线,更是影响柯南·道尔、埃勒里·奎因等推理家而流传至今。 如果说阿加莎·克里斯...
(展开)

密室杀人,消失的女仆,谁是真凶
昨夜,百万富翁莱文沃斯先生在自家的图书室中离奇身亡,门窗上锁,室内未见打斗痕迹。 警方介入调查后,发现莱文沃斯先生死于自己的小手·枪之下,自杀还是他杀?仇杀还是情杀?同时,富翁家中的女仆汉娜不知所踪。她是畏罪潜逃还是被杀人灭口?让人疑惑。 富翁莱文沃斯先生生...
(展开)
> 更多书评 37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4 )
-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4)6.3分 64人读过
-
新星出版社 (2010)6.3分 327人读过
-
遠流出版 (2005)暂无评分 2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①这列火车载满了书籍,将在夜晚途经你梦里⋯⋯ (Z)
- 悬疑5 (daya)
- 100部必读推理小说 更新版(欧美篇) (鲸鱼君)
- 书单|庞大的推理世家(欧美)-随时更新 (连木木)
- 读过的推理小说 (小馍丁的山楂酪)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69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莱文沃思案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卡神的日常踩雷 2021-06-18 07:08:49
阅读体验:二星半,加上历史价值的话,三星半,,虽然我觉得历史价值就是吹出来的,书感觉不怎么好看倒是真的
0 有用 水果 2019-02-20 10:02:28
65分,作为职业律师的主角凭感情用事无条件相信嫌疑人,这点我是很难接受的,由于作品是第一人称描述,读者需要一直跟随主角的视角去追寻真相,这就导致当你无法接受主角的思维或行事方式时,你只能忍受看他犯蠢的煎熬。
0 有用 李子树上的瓜 2023-10-12 19:23:39 上海
古早作有古早作的乐趣,作为侦探小说这是本很绅士的作品,尽管我完全无法接受主人公过于感性的不相信某人的嫌疑,但仔细想想现代不也有很多无来由就怀疑死某人或不相信某人犯案的作品吗?(当然有以上情节的我一般都会反感) 还有过多过分在意名誉的情节我也很反感。 但最后的结局太合我胃口了,犯人的扭曲动机,重归于好的夫妻姐妹,美好的he。 犯人挺明显的,但一些思路也是十分经典。
0 有用 underwater 2025-04-06 11:11:26 浙江
挺经典的。诡计什么的完全忘了但是印象里还行。历史意义加分。
0 有用 白色噪音 2017-07-06 02:06:27
作为上上个世纪的推理小说,有逻辑,有误导,有反转,做到这样算不错了,当然节奏是慢了点,个人觉得还是蛮值得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