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近的瘟疫 短评

热门
  • 44 王子俊杰 2019-10-28 11:19:15

    虽然这是一本医学书籍,里面充斥着很多专有名词,但不妨碍任何一位读者的阅读。我们很多人对于近在咫尺的灾难其实是疏忽的,就像SARS过后,人们对于野味的垂涎欲滴并没有因为刚刚过去的疫情而减弱。很多病毒的传播或者说扩散仅仅是因为一个更加适宜的温度或者交换环境而爆发的,从一个宿主转移到另一个免疫能力更差或者没有免疫能力的宿主身上。曾经在其他灵长类动物或者野生动物身上和谐共生的细菌和病毒接着现当代便捷的交通工具传播开来。甚至说当代更开放的生活方式和不加节制的私欲都成为了病毒和细菌的传播载体。这本书的翻译因为年岁已高所以未能翻译后面的几章,其中有两章分别是关于全球变暖与生物多样化和微生物泛滥的,以及生活状况与疾病关系的章节。用这本书里最后的结语就是人类在争夺资源的同时,却无形中为微生物的生存提供了机遇。

  • 21 璃人泪@2011 2017-04-16 23:22:19

    叙述非常精彩,只是删掉的五个章节光看标题都很想读,也是表达观点承续的一个过渡,可惜了

  • 9 对方 2020-02-03 16:29:42

    丢了五章,二版也不加上,做书的态度太不负责任。一星给编辑。

  • 3 甘草披萨 2020-01-25 00:00:33

    #应景读书# 把人类历史上严重的流行病/传染病事件逐一介绍了一番,谈得都比较浅,不少内容在别处已读到,如果看过《世纪的哭泣》则艾滋病相关章节可以不用看了,如果看过《血疫》则关于埃博拉啊马尔堡病毒啊这些可以不读,反正若平时就对此类题材感兴趣的同学可能读来基本无甚新鲜感,不过理智上应该承认本书的价值,因为集中讨论能看到很多共性问题,随便举几个栗子:1.与野生动物特别是蝙蝠有关;2.现代化、城市化与病毒的变异、抗药性甚至激化反扑的问题,生活在城市中招概率远远高于农村;3.偏见不分国界与时代,比如认为是同性恋、黑人、拉美人等部分人的疾病(现在我们面对非典面对新型冠状病毒又被外国人认为是亚洲人得的病呵历史又重演了);不是全译本,希望日后能有机会看到全貌

  • 4 郁闷中 2019-02-05 07:19:10

    西方人喜欢冒险,也有责任感

  • 2 私享家 2018-06-29 14:17:42

    记得耶鲁大学有一门课程叫“关于食物的心理、政治、经济学”,那么这本书可以叫“关于瘟疫的医学、政治、经济学”。作为一个学习了14年医的人,我坦言,我从没有学过“传染病学”,对免疫方面的知识也仅限于常用的那些,我相信大多数医生也跟我一样,而现实情况是:人类无时无刻不暴露在微生物的环境中,而这些微生物就像黑暗中的眼睛,随时伺机进攻人类,埃博拉、各种出血热、马尔堡病毒、沙拉病、军团病、艾滋病,都是微生物与人类长期共存,在人类改变环境的情况下发生突变的结果。设想:如果再爆发一次类似于SRAS这样的流行病,卫生系统能否比03年做的更好?控制疾病,已经不单纯是医务工作者的任务,而是涉及到了政治、经济、全球一体化等多个方面。本书就内容而言,好得无话可说,写的也很精彩。但是翻译上来讲,有很多名词略显陈旧。

  • 2 Toby 2019-08-02 16:45:40

    世界上另一种战士的故事,这是本少译了数章的残书,遗憾。

  • 2 AAlcoholic 2018-07-22 16:44:20

    政治上的流行病不同于医学上的流行病。最后雨中等待的48小时让人泪腺大爆发,突然从整整半本篇幅的政治阴郁中,重拾对人类的信心。

  • 3 Prunus d 2020-01-28 17:59:49

    卧槽熬到五点看埃博拉之谜惊心动魄,结果看到最后也没有大结局,刚想扣星,维基了一下发现现在居然也没找到动物宿主…哎人类的环境真是凶险啊!

  • 1 包砸 2020-04-21 16:14:42

    书本身很好,无奈翻译过于差劲。

  • 1 miss。miss. 2020-03-07 23:19:48

    没有血疫精彩,更像是一个全景式描摹。不过还是很有收获,遗憾的是书写得太早了,没能看到关于2003年非典的描述。也不知道后来的人们又会怎么描述新冠肺炎。还是很佩服原作者,这几十万字的书竟然是一个字一个字手写出来的。另外,本想吐槽译者水平一般,看到后记说译者是70岁这年翻译的,突然又心生敬佩。2020.03.07

  • 1 猫是我 2020-07-22 16:14:18

    流行病与人类行为(城市化、丛林砍伐、战争、贸易、内乱等)产生的环境变化息息相关,在经历的一次次的流行病大爆发后,我们是否对自身的疯狂行为而忏悔而改变,值得反思。

  • 1 经济人读书会 2020-01-31 17:37:47

    介绍了历史上几种著名的传染病,有文明史的视角,也有生物学尤其是演化生物学的知识介绍,也分析了现代文明生活和传染病的关联,对于不太接触这类话题的读者来说,会是一本很好的入门书,方方面面都有点到。总体深度一般,中规中矩,无论是在科学见解上还是政治建议上。

  • 6 一颗大豆 2020-03-07 17:21:43

    艾滋病那章写得特别详细。译者和出版社因为精力和篇幅的原因征得原著作者同意,删去了五章(五大五章!!),现在书都再版了为何不考虑补上?另外这个再版的版本,书好难闻,一种充满了致命微生物的气息。

  • 2 小桃红君 2018-02-16 19:04:58

    信息量非常大,还是在后面几章已经删减的情况下。本书是非专业人士编写,可能专业的部分通俗易懂但也往往一笔带过。作者有记者的职业病即描述重点在于事件的人物过程和带来的影响兼之长篇大论的抨击政府,但是对于事件本身,确实想看的很多都没描述。不过也当增长见识,作者博学细心,因此给四星

  • 1 日出前我已起床 2021-01-17 00:08:23

    看到最后一部分“我们不是学着一起生存,就是一起死亡。”真的是绝佳的瘟疫总结。

  • 1 西尔辛克 2020-02-12 23:24:00

    因为工作这些天读了一本本关于传染病的书,得出结论:人类干不过它

  • 1 豆子大大♥ 2020-02-12 23:32:45

    现在这本书,真的很适合当下。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