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本屋大赏中译本(2004-2021)第1位~第30位 (迟与缓)
- 屯书记1之推理 (问题不大)
- 2021年看完的小说 (陈.)
- 我的台版 (Oliverwell)
- 台版已购 (、)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45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復仇法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雪·法妮奥 2017-05-14 01:26:26
既然"复仇法"可以让受害人家属亲自动手,那就是说,加害人确实该死,那么相关国家层面的法律也要跟上啊?结果国家执法是让凶手免死,坐牢或宣布神经有问题无罪开释,复仇法却可以让凶手去死?这不是ZF耍流氓推卸责任嘛?!太诈了!
0 有用 红杉木 2017-07-20 20:25:44
7/10单篇看来各有亮点,可是综合成一个论述复仇法的短篇集就留有遗憾。这些故事视角大多集中在执行人一方,少有从受刑人出发的。而且很多故事里受刑人态度很硬,可能我期望看见一个双向改变的故事吧。
0 有用 熊非熊 2022-07-27 16:56:48
为什么全文都是被害人家属在反思,加害人难道不更应该反思吗?
0 有用 榜上有名猫 2019-01-17 19:20:34
从《百年法》转过来阅读的,对《复仇法》有期望,但读后感觉一般。故事假设了“复仇法”体系,初衷是跨越社会道德的边界,消除被害人怨恨,尤其一些社会影响恶劣的案件里,大众普遍觉得旧法律体制过轻的前提下。小说是分为5个短篇故事,虽然都有同一主角作为视点,其实呈现的是不同“复仇的抉择”所带来的回响;主旨既阐述复仇精神、也有自我救赎情结,就“宽恕”的点与面引导读者思考。也让我切实感受到:比起纯粹的报复更难在发... 从《百年法》转过来阅读的,对《复仇法》有期望,但读后感觉一般。故事假设了“复仇法”体系,初衷是跨越社会道德的边界,消除被害人怨恨,尤其一些社会影响恶劣的案件里,大众普遍觉得旧法律体制过轻的前提下。小说是分为5个短篇故事,虽然都有同一主角作为视点,其实呈现的是不同“复仇的抉择”所带来的回响;主旨既阐述复仇精神、也有自我救赎情结,就“宽恕”的点与面引导读者思考。也让我切实感受到:比起纯粹的报复更难在发自内心的原谅,幸好我们大多数人都不需要面对这类难题。 (展开)
3 有用 教授 2017-08-01 22:52:03
写的是不错,但我想知道作者要表达什么?最后两篇都是在表达“执行人的自我反省”,但是每个人心里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小自私,难道就因为这些受害人家属的小瑕疵,就可以正大光明的用“每个人心里都用心暗面”为借口让杀人犯逃脱惩罚了?真是无语,作者的三观让人想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