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与方法 短评

热门
  • 0 杜连殳 2021-04-07 02:45:23

    给导师捧个场~

  • 0 黛疏 2024-08-28 10:02:12 湖南

    奥尔巴赫《世界文学的语文学》:“人类若能经受住带来如此强劲、如此急剧、如此意外之聚合过程的震悚,那么人们将不得不习惯一种思维:在这个规范划一的地球上,仅有一种文学文化、即便在较短时间里还有个别文学语言能够幸免,而不久或许只有一种文学语言能够存活下来。这样的话,世界文学思想在实现之时即被毁灭。”本论文集以世界文学为研讨话题,总体而言,世界文学的范围(视野中的世界文学主要是以欧美为主,忽视了其他小国家)和影响(本土文化的流失)成为研讨的中心,在我看来,世界文学可以有三个含义:一是进入世界文学经典的作品,二是各国原本的经典作品,三是在翻译、交流中形成的文学作品。正如莎士比亚的世界化、英语的全球化在形成霸权的途中也瓦解了自己,地方与普世,国家与世界本就处于无尽的张立中,而张力能保证不滑落一段。

  • 7 云岸 2022-07-31 14:50:23

    世界文学的学术前沿探讨。

  • 3 青春猪头亚瑟 2023-05-29 15:34:04 陕西

    国内很多会议论文集由于没有评级,所以质量往往不高,不过这部国际会议论文集倒还颇值得一观。方维规和提哈诺夫的文章有提纲挈领之功,达姆罗什、弗兰克的文章也有不少洞见,其余一些文章读虽然简短,读来至少也不无小补。比较令人困惑的是柯马丁的论文,他似乎认为一部作品的表现方式只要对其栖身的文学传统有所突破,就能显示出传统内部的他异性,进而便称得上具有了“世界性”、可以算是“世界文学”的一员。很难想象一位知名的海外汉学家居然持有这样一种简单的本质主义想象,没能认识到民族文学传统本身就是变动不居的,他甚至认为中国的历史、文化、社会和政治是外在于中国文学的事物。张隆溪也有些莫名其妙,他知道国际文学-文化的交流过程因为各国经济、政治、文化资本的差异而存在着不平衡的现象,也认识到“最好的文学批评不应该止步于文本批

  • 2 DUMBO 2023-11-04 21:03:02 湖南

    前面十篇文章获益很多

  • 3 不想上班 2021-07-07 16:20:26

    语言在熟悉的语境里存在时,就会多生意义,而翻译过后的文字,必然会失去一部分这些意义,这还算好的,更多时候,翻译者会直接选取“他们”(基于当地文化或政府国别立场)想要的观点,所以完全适普于世界的文学是否还将会存在?

  • 0 m吖_ 2025-01-08 17:12:28 湖南

    研一上~一些有启发性的观点如星光点点~

  • 5 alumitagnium 2020-08-04 18:28:50

    当代不少研究世界文学的著名学者都到场了。

  • 6 绿地 2020-07-30 11:42:52

    这是研究世界文学的学人应该看的书。

  • 6 Afflatus 2020-07-30 10:46:55

    导论写得很棒。不少文章很有启发意义。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