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在《伊沙诗集·卷一 车过黄河》这一部诗集中作者用通俗的话语巧妙地将诗歌的精神生活与日常生活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为我们再现了中国当下社会的方方面面。
伊沙的诗歌极具喜剧精神、现代性以语言的快乐为原则给人以新奇的感受。这不仅仅是一本诗歌集,更是对传统诗歌的一种解构。消解了传统诗歌的神圣的外衣,使其剥露出平常、世俗的基础。
伊沙,民间写作代表诗人之一,著名作家,翻译家。伊沙于1989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现在西安外国语大学任教,已出版著作六十余部。在海内外报刊发表诗作近千首,出版了数本诗集与相关评论集,部分诗作被译为英,德, 日,世界语。
曾当选为《文友》《女友》评选的"读者最喜爱的十佳诗人(1993),被《世界汉语诗刊》评选的"当代十大青年诗人"(1998),2011年至今应网易之邀,主持《新世纪诗典》诗歌点评微专栏,均产生较大影响。
我不爱这里绝大多数诗。让我们来看看伊沙犯了多少弊病吧,他试图采多样卤水来点豆腐,比如性(几乎一半的诗),比如脏话(几乎四分之一的诗),比如脑筋急转弯(“你怎样穿过/拥挤不堪的人群/一声大喝:‘硫酸!’”),比如自吹自擂(“这样的夜晚别人都关心大案/我只关心辫子和小保/这些来自中国底层无望的孩子/让我这人民的诗人受不了”)。有时他的愚蠢展现为恶毒,比如“这样的礼物/我怎么消受得了/生日那天/我接到一... 我不爱这里绝大多数诗。让我们来看看伊沙犯了多少弊病吧,他试图采多样卤水来点豆腐,比如性(几乎一半的诗),比如脏话(几乎四分之一的诗),比如脑筋急转弯(“你怎样穿过/拥挤不堪的人群/一声大喝:‘硫酸!’”),比如自吹自擂(“这样的夜晚别人都关心大案/我只关心辫子和小保/这些来自中国底层无望的孩子/让我这人民的诗人受不了”)。有时他的愚蠢展现为恶毒,比如“这样的礼物/我怎么消受得了/生日那天/我接到一头从泰国/空运而来的人妖”或者“给日本人一个必要的提醒/是为他们准备的一道菜/一盘炒蘑菇/外加俩煎蛋”,有时只是粗俗。最后120页“断章体”的句子里没有一句诗,他的把戏退化为毫无精神势能的语言自渎。我仍然喜欢这里屈指可数的好诗,比如《饿死诗人》《奇迹》《诗意的发现》。应该只会留下寥寥几页纸夹进剪报。 (展开)
一本诗集能有七八首不朽的好诗,了得
低俗
整体观感比沈浩波要好,能够感到先锋之所在,跟王朔倒是臭味相投。此人昨天发微博说“00后的先发者都开始告别亮诗感,抖机灵式的初级阶段”,亮诗感倒没有,但这本集子也不乏抖机灵之作。其实我真的挺喜欢,但对过分狂妄、自恋的人总有一些生理上的排斥感,人人都想当李敖,我却认为谦卑是珍贵的品质。
1.虽然说不上杰出,但也并不凡庸,分数如此难堪是我没料到的。 2.反思:口语诗作为先锋派文学在诗歌领域的一面旗帜,意在开拓与从意象派、新月派现代诗到当代文学朦胧诗迥然不同的一条道路。与使用“陌生化的艰涩语言”的诗歌不同(当代诗歌中擅长此道的比如杨炼),读起来像“分了行的散文”,但并未丧失诗歌的本质。 将诗歌本质定义为“陌生化的语言”的观点显然是肤浅的。就像艾伦金斯堡的《嚎叫》作为无韵长诗出现的时候... 1.虽然说不上杰出,但也并不凡庸,分数如此难堪是我没料到的。 2.反思:口语诗作为先锋派文学在诗歌领域的一面旗帜,意在开拓与从意象派、新月派现代诗到当代文学朦胧诗迥然不同的一条道路。与使用“陌生化的艰涩语言”的诗歌不同(当代诗歌中擅长此道的比如杨炼),读起来像“分了行的散文”,但并未丧失诗歌的本质。 将诗歌本质定义为“陌生化的语言”的观点显然是肤浅的。就像艾伦金斯堡的《嚎叫》作为无韵长诗出现的时候,格律诗人仍以没有韵脚诟病无韵诗不是真正的诗歌一样。诗歌真正的本质显然是“诗与思”,传达的是“超语言”的存在物。 3.在《点射》中有一句说得好,“所有的头颅/都在渴望一顶金冠我渴望着/用我的头皮/为这金冠加冕”,伊沙正是带着崇高的反讽精神,剥了自己的头皮,用带着自己热腾腾鲜血的头皮给当代诗加冕。 (展开)
读过伊沙老师的 诗集 谁还不会 写诗了 谁还不会觉得 自己是个诗人了
這本詩集中唯一值得一讀的是第一首詩《地拉那雪》。就連久負盛名的《張常氏你的保姆》現在看來也不過有內容反叛之效果,而無深度可言。伊沙碎片式的詩句好像是靈感斷片,但是毫無邏輯而又空洞低俗的描寫讓人感到「故意而為」。他一個月寫112首詩歌,創作速度或者為了創作的目的讓詩歌質量普遍不敢恭維。是我我還真不敢說「詩集中不乏名作佳作」。
借标伊沙五卷本。一般来说,读完一个新诗人的全集(或类全集),这个诗人在我这儿多半是会加分儿的,但读完伊沙五卷本不免有些失望。简单来说,就是伊沙表现出的姿态和态度,与他的诗不相称。anyway,五卷本缩成一本儿要好的多。
前半部分还是有可取之处的,而且透露出诗人在年轻时的锋芒,但是越到后面越是草率,先锋派诗人还有一种很露骨粗鄙的倾向,过多强调性爱、暴力与流血,好像触摸到了油腻中年男人的下流而赤裸的目光。 大概后面几部诗选也不需要再读了。
> 更多短评 26 条
> 2人在读
> 53人读过
> 10人想读
订阅关于车过黄河/伊沙诗集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染发潮 2019-08-24
我不爱这里绝大多数诗。让我们来看看伊沙犯了多少弊病吧,他试图采多样卤水来点豆腐,比如性(几乎一半的诗),比如脏话(几乎四分之一的诗),比如脑筋急转弯(“你怎样穿过/拥挤不堪的人群/一声大喝:‘硫酸!’”),比如自吹自擂(“这样的夜晚别人都关心大案/我只关心辫子和小保/这些来自中国底层无望的孩子/让我这人民的诗人受不了”)。有时他的愚蠢展现为恶毒,比如“这样的礼物/我怎么消受得了/生日那天/我接到一... 我不爱这里绝大多数诗。让我们来看看伊沙犯了多少弊病吧,他试图采多样卤水来点豆腐,比如性(几乎一半的诗),比如脏话(几乎四分之一的诗),比如脑筋急转弯(“你怎样穿过/拥挤不堪的人群/一声大喝:‘硫酸!’”),比如自吹自擂(“这样的夜晚别人都关心大案/我只关心辫子和小保/这些来自中国底层无望的孩子/让我这人民的诗人受不了”)。有时他的愚蠢展现为恶毒,比如“这样的礼物/我怎么消受得了/生日那天/我接到一头从泰国/空运而来的人妖”或者“给日本人一个必要的提醒/是为他们准备的一道菜/一盘炒蘑菇/外加俩煎蛋”,有时只是粗俗。最后120页“断章体”的句子里没有一句诗,他的把戏退化为毫无精神势能的语言自渎。我仍然喜欢这里屈指可数的好诗,比如《饿死诗人》《奇迹》《诗意的发现》。应该只会留下寥寥几页纸夹进剪报。 (展开)
0 有用 忘予 2021-01-26
一本诗集能有七八首不朽的好诗,了得
1 有用 Soo Yung 2019-07-26
低俗
0 有用 通往剧院的大路 2019-12-08
整体观感比沈浩波要好,能够感到先锋之所在,跟王朔倒是臭味相投。此人昨天发微博说“00后的先发者都开始告别亮诗感,抖机灵式的初级阶段”,亮诗感倒没有,但这本集子也不乏抖机灵之作。其实我真的挺喜欢,但对过分狂妄、自恋的人总有一些生理上的排斥感,人人都想当李敖,我却认为谦卑是珍贵的品质。
0 有用 李斜陽 2020-10-21
1.虽然说不上杰出,但也并不凡庸,分数如此难堪是我没料到的。 2.反思:口语诗作为先锋派文学在诗歌领域的一面旗帜,意在开拓与从意象派、新月派现代诗到当代文学朦胧诗迥然不同的一条道路。与使用“陌生化的艰涩语言”的诗歌不同(当代诗歌中擅长此道的比如杨炼),读起来像“分了行的散文”,但并未丧失诗歌的本质。 将诗歌本质定义为“陌生化的语言”的观点显然是肤浅的。就像艾伦金斯堡的《嚎叫》作为无韵长诗出现的时候... 1.虽然说不上杰出,但也并不凡庸,分数如此难堪是我没料到的。 2.反思:口语诗作为先锋派文学在诗歌领域的一面旗帜,意在开拓与从意象派、新月派现代诗到当代文学朦胧诗迥然不同的一条道路。与使用“陌生化的艰涩语言”的诗歌不同(当代诗歌中擅长此道的比如杨炼),读起来像“分了行的散文”,但并未丧失诗歌的本质。 将诗歌本质定义为“陌生化的语言”的观点显然是肤浅的。就像艾伦金斯堡的《嚎叫》作为无韵长诗出现的时候,格律诗人仍以没有韵脚诟病无韵诗不是真正的诗歌一样。诗歌真正的本质显然是“诗与思”,传达的是“超语言”的存在物。 3.在《点射》中有一句说得好,“所有的头颅/都在渴望一顶金冠我渴望着/用我的头皮/为这金冠加冕”,伊沙正是带着崇高的反讽精神,剥了自己的头皮,用带着自己热腾腾鲜血的头皮给当代诗加冕。 (展开)
0 有用 江湖骗子 2021-02-05
读过伊沙老师的 诗集 谁还不会 写诗了 谁还不会觉得 自己是个诗人了
0 有用 忘予 2021-01-26
一本诗集能有七八首不朽的好诗,了得
0 有用 Roy等风来 2021-01-04
這本詩集中唯一值得一讀的是第一首詩《地拉那雪》。就連久負盛名的《張常氏你的保姆》現在看來也不過有內容反叛之效果,而無深度可言。伊沙碎片式的詩句好像是靈感斷片,但是毫無邏輯而又空洞低俗的描寫讓人感到「故意而為」。他一個月寫112首詩歌,創作速度或者為了創作的目的讓詩歌質量普遍不敢恭維。是我我還真不敢說「詩集中不乏名作佳作」。
0 有用 Hello,Cilia. 2020-12-15
借标伊沙五卷本。一般来说,读完一个新诗人的全集(或类全集),这个诗人在我这儿多半是会加分儿的,但读完伊沙五卷本不免有些失望。简单来说,就是伊沙表现出的姿态和态度,与他的诗不相称。anyway,五卷本缩成一本儿要好的多。
0 有用 肉粽山楂球 2020-11-12
前半部分还是有可取之处的,而且透露出诗人在年轻时的锋芒,但是越到后面越是草率,先锋派诗人还有一种很露骨粗鄙的倾向,过多强调性爱、暴力与流血,好像触摸到了油腻中年男人的下流而赤裸的目光。 大概后面几部诗选也不需要再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