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综合阐述分析“四厄”,并含带与拜占庭“毁圣像”、西藏吐蕃灭佛运动横向对比。同类题材开先河之作。缺点是理论粗疏,行文粗糙,作为历史学研究著作,“马恩列斯毛”的引用占比过多过滥,降低了整体学术水准。(关于辩驳四帝早夭与佛报无关一章,尤其苍白兼可笑。)
一直无法理解的一件事,为什么有些人明明是黔首却要为庙堂肉食者这么殚心竭虑。这本书就是这个样子。这种为主子苦苦进言的模样,让我感到恶心。
引用马列的话太多,什么都要用马列来评价,带有很强的偏见,很多地方是作者个人想当然的,没有任何依据,严重缺乏学术性和可靠性。
读完張箭先生《三武一宗抑佛综合研究》,想到几年前第一次细刷魏晋南北朝的时候,当时恰好也在看五代的资料,柴荣、李存勖诸人史传,读完《洛阳伽蓝记》后,便有“佛寺多建民众入道,对国家财政乃是一大损害;同理还有土断行未果,世家兼并藏匿白户等问题未能解决。纳税户口少,生存压力大,易发生暴动且国家收支微薄,无以支撑战争经费,遑论北伐”之感。 几年下来,除开精神寄托 & 仰道抑佛的倾向之外,依然觉得三武一宗的做法,从民生经济的角度来看,不是没有道理。杜牧那会儿写“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又岂止写江南风景呢。这可是写下了“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的男人啊。
作者特别喜欢中西比较与古今比较,然而比较前提往往忽略不计。比如他拿三武与柴荣比较,甚至拿赵佶与柴荣比较,完全无视前者基本实现扫六合、后者在为并八荒奋斗。针对柴荣崇道抑佛的传统观点,其予以诸多辩驳,却直接无视柴氏的主要任务是重整山河而非清整宗教。略检新旧《五代史》《资治通鉴》诸书,崇道似是柴氏家族信仰,其祖柴翁系“走无常”,其姑柴后有相人术,姑父郭威的纹身雀即道士所绘、喜读李荃兵书《阃外春秋》,柴荣自己崇奉黄老思想、笃信梦中神人大伞与道经之赠,即位后召见陈抟、校订道经。因此,所谓“文明限佛”,当是权宜之计。倘若柴荣“三十年开太平”之后,可能从此世间无佛矣。
不行orz
无语了。。。
就是很想商榷……但是看到作者已经跑去搞美洲植物研究了就算了……
> 三武一宗抑佛综合研究
2 有用 江流苏 2017-10-08 23:29:32
综合阐述分析“四厄”,并含带与拜占庭“毁圣像”、西藏吐蕃灭佛运动横向对比。同类题材开先河之作。缺点是理论粗疏,行文粗糙,作为历史学研究著作,“马恩列斯毛”的引用占比过多过滥,降低了整体学术水准。(关于辩驳四帝早夭与佛报无关一章,尤其苍白兼可笑。)
4 有用 菅原舜水 2018-12-13 05:02:54
一直无法理解的一件事,为什么有些人明明是黔首却要为庙堂肉食者这么殚心竭虑。这本书就是这个样子。这种为主子苦苦进言的模样,让我感到恶心。
2 有用 Eka 2018-10-17 15:17:47
引用马列的话太多,什么都要用马列来评价,带有很强的偏见,很多地方是作者个人想当然的,没有任何依据,严重缺乏学术性和可靠性。
0 有用 万人如海一身藏 2021-04-05 19:48:16
读完張箭先生《三武一宗抑佛综合研究》,想到几年前第一次细刷魏晋南北朝的时候,当时恰好也在看五代的资料,柴荣、李存勖诸人史传,读完《洛阳伽蓝记》后,便有“佛寺多建民众入道,对国家财政乃是一大损害;同理还有土断行未果,世家兼并藏匿白户等问题未能解决。纳税户口少,生存压力大,易发生暴动且国家收支微薄,无以支撑战争经费,遑论北伐”之感。 几年下来,除开精神寄托 & 仰道抑佛的倾向之外,依然觉得三武一宗的做法,从民生经济的角度来看,不是没有道理。杜牧那会儿写“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又岂止写江南风景呢。这可是写下了“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的男人啊。
1 有用 三清喵 2022-01-25 09:54:55
作者特别喜欢中西比较与古今比较,然而比较前提往往忽略不计。比如他拿三武与柴荣比较,甚至拿赵佶与柴荣比较,完全无视前者基本实现扫六合、后者在为并八荒奋斗。针对柴荣崇道抑佛的传统观点,其予以诸多辩驳,却直接无视柴氏的主要任务是重整山河而非清整宗教。略检新旧《五代史》《资治通鉴》诸书,崇道似是柴氏家族信仰,其祖柴翁系“走无常”,其姑柴后有相人术,姑父郭威的纹身雀即道士所绘、喜读李荃兵书《阃外春秋》,柴荣自己崇奉黄老思想、笃信梦中神人大伞与道经之赠,即位后召见陈抟、校订道经。因此,所谓“文明限佛”,当是权宜之计。倘若柴荣“三十年开太平”之后,可能从此世间无佛矣。
0 有用 Downpour 2020-11-15 19:16:38
不行orz
0 有用 春愁如雪不能消 2025-04-08 10:14:26 中国香港
无语了。。。
0 有用 Lifephobia 2021-12-13 19:36:50
就是很想商榷……但是看到作者已经跑去搞美洲植物研究了就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