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對於詩人而言,一切都是曾經生活過的和寫出來的,他們在其中展示自己的卓越與局限。
語言的軀體要獲得存在感,和人的軀體一樣,需要僭越常態。
本書以「四川五君」柏樺、歐陽江河、翟永明、張棗、鐘鳴的詩歌作為切入點,探討寫作中身體的在場、偏移、僵化、缺席、迷失,以及詩人們在展示出富有魅力的語言時,如何流露出語言的恍惚、矯飾,甚至虛假,即語言和身體的錯位。在五位詩人這裡,身體的在場與缺席都不同程度的存在。
什麼是對詩歌來說最重要的事?作者認為:「應該是真實,身體的真實。真實、盡可能的真實,這是詩歌需要的。與此同時,錯位的與缺席的身體,對詩人和詩歌來說,是一種缺陷,卻也是另外一種真實,它昭示出困境與局限。也許,更重要的東西在於,如何抗拒不真實而去抵達那個遙不可及的真實,如何對那個時刻準備逃逸的身體警醒著、戒備著。」
曹夢琰,文學博士,目前在中國同濟大學人文學院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
不如改名為「鐘鳴說」
是作者论文修改后的结集出版,也因此具备了一种整体视角,对语言和身体之间的纠缠、错位、阐释。
本以为是作者博士论文,没想到是硕士论文,有些失望。感性的东西有点多,理性分析不足。
> 5人读过
> 28人想读
订阅关于語言的軀體的评论: feed: rss 2.0
2 有用 咽子 2018-10-20 11:11:07
不如改名為「鐘鳴說」
0 有用 张游 2019-10-19 20:57:36
是作者论文修改后的结集出版,也因此具备了一种整体视角,对语言和身体之间的纠缠、错位、阐释。
0 有用 Monster 2017-08-12 20:39:19
本以为是作者博士论文,没想到是硕士论文,有些失望。感性的东西有点多,理性分析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