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科学的起源 短评

热门 最新
  • 4 kantg 2019-10-20 16:47:52

    还是有些惊喜,本以为不会是多么出彩的科学史著作。但还是有不少论述非常准确,简明扼要,例如对哥白尼的保守性的论述。有些好奇库恩是否熟悉巴特菲尔德的作品,本书强调的“科学革命首先不在于发现了新的证据,而在于转换视角”与库恩所说的“范式转换”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不过这里的观点也是本书的缺点之一——科学革命并不是“以全新的方式重新看待已有的事实”,实际上,在科学革命的过程中,“已有的事实”已然被重构了。

  • 2 nëdm 2020-04-11 17:25:53

    年代相对久远的科学史名著,围绕科学革命进行多个专题式论述的方式让人眼前一亮。辉格风较为浓烈,相对于作者的另一部著作来说有些讽刺。读完感觉比想象中的要好一些,第二、四、五、十、十二章收获更大,其中对哥白尼革命的论述与库恩的重合较多(盲猜库恩读过这本)。

  • 2 诸葛福媛 2020-06-23 21:44:01

    虽然作者是反辉格史的重要人物,但这本科学史确实还是有那么几丝“走向伟大胜利”的辉格感 。不过如吴老师所说,作者所在的时代,并没有后来为我们所熟知的各种科学史研究。作为某种意义上的开创性作品,这还是很厉害的一本经典。#读书会No.5

  • 2 saidelizi 2017-04-23 13:04:05

    第2章哥白尼,第3章维萨留斯和哈维,相当有趣,很有启发.第9章我觉得是最好的一章 观念(科学观念是其中一种,可能说成是广义的理性观念更准确些)与文化的互动,通过与文学、哲学运动相融合,向作家、贵族、艺术家、政府管理人员渗透,以及将科学(准确的说是数学、统计实证的观念)在政治和行政管理上的投射,促进社会演变,而且当时的精英阶层也赞同这种转变,从这个角度来说,具体体制的合理性与否反而在这个社会变迁中变的不重要了。另外第八章也很重要,机械论的想象在物理学上得到了一定的验证并由笛卡尔建立理论体系(实际却与之不符),但同样的设想在化学领域却根本无法验证,化学通过另一个途径和方式建立了自己的理论体系,现在化学的出现已经是牛顿力学体系建立的80年之后,一个领域相对成熟的理论不能简单套用于其他领域,需要谨慎

  • 1 יוֹחָנָן 2018-01-31 10:57:33

    薄薄的小册子,但是讲了15世纪以来的现代科学的起源,尤其是观念如何最终推动了整个现代科学的进步了,进而改变世界。哥白尼、哈维、笛卡尔、牛顿等人对现代科学做了相当卓越的贡献,化学相对来说较迟缓,整个大思路还是挺有意思的。

  • 2 Gloomy 2017-11-13 10:40:56

    反辉格史家的辉格史

  • 1 2021-07-18 18:13:58

    “月下世界的知识,是易腐的。”😁这句话脱口而出的时候真会莫名地愉悦,好想在日常交谈中突然抛出这句装一装啊。它简直变成咒语了,念诵它可以召唤一个中世纪灵魂来附体。 写得很精彩,像关于科学史的《玫瑰的名字》。比技术革命更难的,是心灵转变,谬误绝非可以一笑置之的东西,历史迈出的每一步,都出人意料却又命中注定。

  • 0 drowser 2020-05-19 16:06:01

    居然一条注释都没有……

  • 0 Praetoria 2017-03-29 01:17:29

    好,然而有些审美疲劳。

  • 0 Messiah 2021-11-15 18:38:05

    科学史经典著作,开创意义比较大

  • 0 张茶客 2022-05-25 23:31:39

    有点旧的一本书,算是导论吧。提到科普作家之祖丰特奈勒有点意思

  • 0 past 2022-08-08 21:36:14

    读完才知道这是很早的作品了,但还是有一定收获,算得上经典 另外科学革命这个耳熟能详的概念原来源自本书,记下了

  • 0 はるのLeeベル 2023-07-14 12:40:16 北京

    夏令营面试做的这个书,三十分钟看了两遍…但是看老师的反应好像忽悠得还不错😂

  • 0 kairos 2024-03-14 21:56:02 北京

    速刷。大约是1950s之前第一批职业科学史家研究成果的大型不带引用脚注版综述,因此观点风格可想而知。有些句子带点自己的观点倒是interesting,甚至有点跳预言家。七十年之后回看,编史学潮流果然是个圈。

  • 1 Tautologia 2020-03-09 16:37:42

    可能是讲稿是缘故吧,粗粝但不乏洞见。

  • 0 七月刍狗 2017-06-21 13:59:28

    翻译得感觉不如科学源流那几本...

  • 0 三千院若璃 2020-11-07 20:39:01

    作為科學史我顯然沒有讀懂,但作為思想史還是很有收穫的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