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的原文摘录

  • Phenomena are hierarchical: all things cannot be understood by considering only waht transpires on a single rung. No matter how well I understand the way a transistor works, I will not be able to deduce from this knowledge why my computer crashes. If I sow seeds that fail to grow, I will do better to begin by thinking about the nurient content, humidity, and temperature of my soil than by performing a genetic analysis of the seeds. Much of the skill in doing science resides in knowing where in the hierarchy you are looking - and, as a consequence, what is relevant and what is not. (查看原文)
    _小花_ 2019-08-03 21:57:01
    —— 引自第34页
  • 通过比较线粒体这一细胞隔间中的DNA,人们就可以重建进化树,或者称种系发生学。线粒体是细胞的锅炉房,能量就在这里产生。与细胞核中DNA不同的是,线粒体DNA是直接从母体获得的。细胞核DNA会融合来自父母双方的基因,从而发生改变,线粒体DNA的变化则只来自一代代逐渐突变的积累,因而也更好地记录了进化中的变迁。1987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艾伦·威尔逊和他的同事一道,比较了来自许多种族群体的人类线粒体DNA。得出平均突变率后,他们推测出所有样本(也就可以推广为所有人类的线粒体DNA)都派生于同一个版本——20万年前一个非洲女人的细胞,她就是我们所有人的共同祖先。分子中所包含的历史记录如此丰富,任何陶罐碎片或古代墓葬中所含的信息都无法与之相较。 (查看原文)
    熊猫の大叔🌈 2025-01-31 07:47:21
    —— 引自章节:第二章 生命的征象:生物分子
  • 我也认为人类的思想(更不用说思想所创造的奇迹)永远不可能仅用分子的理论来解读,就像我们也不可能用字母表来解读李尔王。大多数科学家也都相信如此。现象是分层级的,我们不可能只考虑发生在第一梯级上的事情,然后就理解所有梯级上的事情。无论我对晶体管工作原理了解得多么透彻,我都不可能从币推断出为什么电脑会死机。如果我播下种子没有发芽,那最好应该考虑土壤中养料、湿度和温度的问题,而不该对种子进行基因分析。从事科研的很多技能都有赖于弄清你在研究哪一个层级,进一步讲就是要明白什么与研究相关,什么无关。 在我们探索生命世界的分子之前把这些说清楚很有必要,因为生物学的分子观点常常被贴上还原论的标签,即试图在基因的分子层面上解释生命的方方面面。有时候,分子观点确实是推进研究的最佳方法,因为分子毕竟是生命基础的最小功能单元。但如果我们像多数科学家一样能够同意,在阶梯上降到微观世界层级就必须抛弃其他范围的关于生命的问题和答案(比如:意识是什么?),这样的下降就不会引起明显的异议了。 (查看原文)
    熊猫の大叔🌈 2025-01-31 07:52:17
    —— 引自章节:第二章 生命的征象:生物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