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与我之间》的原文摘录

  • 问题的答案在于相信者自己的历史记录。 (查看原文)
    tiaah 4赞 2021-09-08 12:16:37
    —— 引自第3页
  • 问题的答案最终寓于对答案的追寻。 (查看原文)
    tiaah 4赞 2021-09-08 12:16:37
    —— 引自第11页
  • 种族是种族主义的结果,而非原因。界分“人民”的过程从来不是家谱或相貌的问题,而是社会等级。 (查看原文)
    tiaah 4赞 2021-09-08 12:16:37
    —— 引自第5页
  • 理解不了街头危险,你会立刻送命,而理解不了学校,你会缓慢死亡。 (查看原文)
    tiaah 4赞 2021-09-08 12:16:37
    —— 引自第23页
  • 写作不是把一群句子简单地组成一个段落,而是和它们变成一种探求的手段…写作要回答一系列问题:为什么在老师说话的时候,我也感到有必要讲话?为什么我不认为老师应当受到尊重?当我正在说话的时候,我希望别人如何表现?下一次我在课堂上想要和朋友说话时,应该怎么做?我也给过你同样的任务。我这样做,不是因为我想以此来约束你的行为——它也没有约束过我的什么行为——而是因为,这有助于早期的自省和自我觉醒。你的祖母不是在教我如何在课堂上遵守规矩。她是在教我如何无情地审视那个最容易引发同情、最容易被原谅的主体——我自己。结论是:我也不是无辜的。我的血管里流淌的并不是经久不衰的美德。当我认识到我是个普通人,那么其他人一定也是这样。我不是无辜的,那么他们也不是无辜的。好与坏的动机混合在一起,是否影响了他们讲述的故事、建造的城市以及这个据称是上帝赋予的国家? (查看原文)
    tiaah 4赞 2021-09-08 12:16:37
    —— 引自第29页
  • 但许多教育者会谈论“个人责任”,而他们所在的国家却建立在“不承担刑事责任”的基础上,并由其维持。使用“意图”和“个人责任”这套话语是为了宽泛地推脱责任。错误总会犯;身体被毁灭;人们被奴役;我们的意图是好的;我们尽力了。“良好意图”是直面历史的护身符,也是守护美国梦的一粒安眠药。 (查看原文)
    tiaah 4赞 2021-09-08 12:16:37
    —— 引自第31页
  • 美国梦成就于泛泛而论、限制提问和侧重便捷答案。美国梦是一切艺术、勇敢思考、诚实写作的敌人。 (查看原文)
    tiaah 4赞 2021-09-08 12:16:37
    —— 引自第52页
  • 我希望学习写作,但最终写作又回归了母亲的教导——直面自己的无知和推脱。让所有自我辩白在烈火中熔成矿渣,思想中只留下精钢般的生活真相,诗的创作就是这样的过程。 (查看原文)
    tiaah 4赞 2021-09-08 12:16:37
    —— 引自第54页
  • 教育的目的就是引发不适感,教育不是为我提供一个美国梦,而是打破所有梦,打破有关非洲、美国和其他地方的所有安逸神话,将我丢进丑恶的人性中。外面的世界很丑恶,即便在我们之间也不乏丑恶。 (查看原文)
    tiaah 4赞 2021-09-08 12:16:37
    —— 引自第55页
  • 身为黑人并不能让我们免于历史的逻辑或美国梦的诱惑。一个作家——我为之努力的身份——必须警惕每个梦想、每个民族,即便是他自己的民族。也许他自己的民族最值得警惕,正是因为那是他自己的民族。 (查看原文)
    tiaah 4赞 2021-09-08 12:16:37
    —— 引自第56页
  • 仇恨界定了我们是谁。黑鬼、基佬、婊子表明了一种边界,表明了一种我们自身并不属于的人群,表明了成为白人的梦想,成为人的梦想。我们给我们恨的陌生人贴上标签,由此在族群内确认自己的地位。但我的族群在我的身边支离破碎、重新组合。 (查看原文)
    tiaah 4赞 2021-09-08 12:16:37
    —— 引自第63页
  • 我希望你可以完整地了解这个世界,而不仅仅是学校、街头或英雄谱系里的世界。我希望你拥有全世界,按它本来的面目。 (查看原文)
    tiaah 4赞 2021-09-08 12:16:37
    —— 引自第71页
  • 我的责任是告诉你我走过的道路,然后让你走出自己的路。 (查看原文)
    tiaah 4赞 2021-09-08 12:16:37
    —— 引自第38页
  • 奴隶制不是一堆莫可名状的血肉。它是一个鲜活具体的女奴,她的思想与你的一样活跃,她的情感与你的一样丰富;她热爱林间洒落的阳光,她喜欢在附近湍急的溪流中垂钓,她以自己稍显复杂的方式爱着她的母亲,她认为她的姐说话声音太大,有一个侄子是她最喜爱的,她有她最喜欢的季节;她擅长裁缝活,并且相信她自己与任何其他人一样聪明能干。“奴隶制”就是这个女人,她生于一个这样的世界,这世界大声宣扬爱自由,并把对自由的爱写进基本文本;在这个世界里,写出这些文本的教授们把这个女人当成奴隶,把她的母亲当成奴隶,把她的父亲当成奴隶,把她的女儿当成奴隶;在这个世界里,当这个女人回望过去几代人,她能看见的只有奴隶。她可以期待更多,她可以憧憬孙辈的美好未来。但当她死去,这个世界——她所知的唯一世界——就结束了。对这个女人来说,身为奴隶不是一则寓言,而是一种诅咒。它是无尽的永夜——长到覆盖我们国家的大部分历史。不要忘记,我们在美国被奴役的时间比我们拥有自由的时间要长。不要忘记,两百五十年来,黑人生来就戴着枷锁——整整几代人,甚至之后的更多代人,生命中所知的只有枷锁。 (查看原文)
    tiaah 4赞 2021-09-08 12:16:37
    —— 引自第72页
  • 这是宇宙自身的偏好:动词超越于名词,行动超越于状态,抗争超越于希望。 (查看原文)
    tiaah 4赞 2021-09-08 12:16:37
    —— 引自第74页
  • 美国的统一筑基于一个各方都感到舒适的叙事——奴役说成仁慈,偷盗身体者说成白衣骑士,大规模的战争杀戮说成一场竞技,似乎交战双方都是荣耀、勇敢、锐意进取的运动员。内战的谎言是诉说无辜的谎言,是美国梦。历史学家编织了美国梦,好莱坞加强了美国梦,小说和冒险故事为美国梦镶上金边。 (查看原文)
    tiaah 4赞 2021-09-08 12:16:37
    —— 引自第104页
  • “I think back on those boys now and all I see is fear, and all I see is them girding themselves against the ghosts of the bad old days when the Mississippi mob gathered ’round their grandfathers so that the branches of the black body might be torched, then cut away.” (查看原文)
    brucas 1赞 2015-09-10 00:11:52
    —— 引自第35页
  • 面对说本书缺乏“建设性”的批评者,科茨在访谈中说:“我是一名作家,我没有义务显得充满希望”,“如果你们所有电影和所有故事的结局都是好人不折不扣地取得胜利,那你们的文化在关于现实世界的问题上就是不诚实的。我的工作就是面对真实,发现我能发现的,并尽量诚实地把我看到的描述出来”。的确,任何人基于自己的主观判断来告诉别人应该怎么做都是无力或有害的,重要的是让人们知道生活的真相,然后自主选择如何应对这样的真实。 (查看原文)
    三周華不注 1赞 2020-05-31 13:33:02
  • 法律人往往只关注国会立法和法院的判决,而很少关注到街头执法。一线的警察和其他执法者往往深深地镶嵌在社区价值之中,他们把黑人视为天然的安全隐患,在针对黑人的执法行动中毫不克制地使用暴力。一旦发生打死打伤无辜者的案件,以白人为主的陪审团也是主流社会价值的实施者,他们更容易同情式地理解警察维护社会的安全与秩序的紧迫性,而对黑人的处境很难设身处地去理解,这样就导致一个个滥用暴力者能够被无罪释放,继续在街头执法,寻找下一个黑人目标。 (查看原文)
    三周華不注 1赞 2020-05-31 13:33:02
  • 许多关于美国内战史的研究已经表明,林肯发动内战的最初目的是维护国家统一,阻止南方的分裂。虽然废奴主张随着内战的进行而逐渐明确,并通过《解放宣言》和宪法修正案得到落实,但种族隔离却作为比宪法更为基础的社会规范和政治文化而延续至今。在1858年与斯蒂芬·道格拉斯的著名辩论中,林肯说:“我无意实现黑白两个种族之间的平等。在我看来,这两个种族之间存在生理上的差异,这使两者永远无法在完全平等的基础上生活在一起。如果两者真的在1858年与斯蒂芬·道格拉斯的著名辩论中,林肯说:“我无意实现黑白两个种族之间的平等。在我看来,这两个种族之间存在生理上的差异,这使两者永远无法在完全平等的基础上生活在一起。如果两者真的生活在一起,那么他们的地位必须要有高下之分,我和其他很多人一样,都认为白人应该处于较高的地位。”多数史学家将这段有争议的话解释为林肯在某个阶段的“不成熟观点”,后来得到了修正。 (查看原文)
    三周華不注 1赞 2020-05-31 13:33:02
<前页 1 2 3 4 后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