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批判?/ 自我的文化 短评

热门 最新
  • 0 豆友140626077 2024-03-12 23:58:56 日本

    伯克利讨论班比较重要,因为有以下在最后几年的讲义和性史里光头(或许有些是“不屑于”——如果没有人直接问他的话)谈到的东西:1.书写特别是日记,记事本之类个人式书写在主体化与自我技术这样的概念里的位置,2.自我技术如何被遗忘的问题,3.规训与自我技术的关系,4.在这些“历史”工作下的对新的主体性明确期待(而非返回/退守历史-古希腊本身),5.古希腊自我技术同医疗实践的结点,以及相似于这一结点的拉康,6.并不是连续还是断裂的二选一,7.从蒙田到笛卡尔的变迁,而萨特式存在主义如何又可读作某种自我技术的复兴……..

  • 0 海绵宝宝迷魂记 2024-01-06 19:59:39 山西

    基于两次演讲稿成书 顺畅好读 均从康德谈起 康德的先验哲学之理性——如何认识真理 作为宗教世俗化的后果之一便是其范围及领域的扩大 由此衍生治理的艺术 批判也紧随其后——不被过度治理的艺术 在层层剥离继而推进的追问中得出——批判之虚假 因嵌入某种治理/统治之下的批判 希冀重新思考符合我们的、现代的、当下的启蒙事业 自我的逐步消失 在禁欲主义的以牺牲自我的方式中;在融入社会结构的各类统治中;在与自我的关系仅被认为认识关系之中;也在揭露隐蔽实在自我之中

  • 0 毛丝丝鼠 2024-01-02 23:52:11 辽宁

    这个诡异的翻译让本就不好读的文本阅读困难度雪上加霜 什么是批判几乎不是人话 后面的好一些

  • 0 豆友6614600808 2024-01-02 11:19:50 湖南

    “自我的文化”相较于“什么是批判”还是要容易理解一点,“批判”这个词本身丰富的内涵导致看的时候脑壳发绞,难哭了😭。不熟悉福柯的思想和讲演背景,勉强读懂了一星半点。“加大分校历史系讨论会”那篇,给了我看《规训与惩罚》一个索引。

  • 0 demia 2023-12-31 14:32:42 江西

    依然是很有启发的

  • 0 Morgana 2023-11-01 23:53:19 陕西

    受益匪浅

  • 0 Percy 2023-11-01 22:45:08 河北

    在地铁上读完了。读得飞快,但不敢说掌握了多少……

  • 0 momo 2023-10-07 15:14:57 上海

    翻译是人类进步的绊脚石🌚

  • 0 SSShatter 2023-06-11 19:28:05 四川

    老师提到某些术语的翻译似乎有些争议。不过这本书读起来很顺畅,对我目前的水平来说已经颇有启发了。

  • 0 湿月淋淋 2023-05-15 16:48:35 上海

    读完了,自我的文化虽然篇幅短但是让我非常有共鸣

  • 0 布鲁赫 2023-05-08 17:21:23 山西

    “毫无疑问,今天的根本问题并不在于发现,而在于拒绝我们所是之人。......最后可以说,今天给我们提出的政治、伦理、社会和哲学问题,并不在于试图把个人从国家及其机构中解放出来,而在于使我们摆脱国家,摆脱与国家相连系的个体化类型。通过拒绝在几个世纪中被强加给我们的个体性类型,我们现在应该促进新形式的主体性。”

  • 0 丁白 2023-04-23 17:48:10 上海

    2023再读。如果说批判是“不被治理的艺术”,那么此类治理涉及不同的“权力”形式(真理话语/政治权威等等等),也需要不同的批判模式(科学理论/resist等)。同时,批判-启蒙等的关系是重要的,这意味着“正确运用理性/把握理性界限”需要用于批判的议程…

  • 0 弱心海 2023-04-21 08:49:49 浙江

    “在这种历史-哲学实践中,其实问题在于创造它自己的历史,在于虚构地制造历史,连接真实话语的合理性结构,以及与这些结构相连系的使人臣服机制,这两者的关系问题贯穿了这一历史,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个问题把历史学家们通常熟悉的历史对象移向主体和真理的问题,而历史学家们并不研究此问题。”

  • 0 日常生活学家 2023-04-08 15:22:44 北京

    现西课让读《什么是批判》:“如何不被这样治理”;“历史-哲学实践”(权力-真理-主体 的框架)。以及,每一次演讲后的提问环节都是混乱的(

  • 0 手枝 2023-04-07 09:25:00 江西

    “我认为,不被治理的意志总是不被这样治理的意志,不是这样,不是由这些人,也不是以这样的代价。……您并未在逃避您的历史,您在创造您的历史。您在逃避,您试图逃避某种自我关系的模式,某种被说成是对您来说最佳的模式。”

  • 0 王不知道 2023-03-17 20:43:25 北京

    15晚 二楼 记了两万字笔记。公元前1~2世纪的希腊在苏格拉底“关注自我”的箴言中形成了一种自主性的自我文化,在柏拉图,这是对灵魂与真理的一体化,灵魂被等同于真理。在斯多葛派和伊壁鸠鲁派那里则形成了一种以检验日间行为的规范性和自由度为鹄的的审查技术。笔记本的出现使规范自己的行动并且向他人解释自己成为了可能。描述梦境是一个转折点,从此以后,基督教在解释行为的过程中加入了更多的干预,主体成为一种被构建的真相关系,它必须忘我,它必须抛弃希腊式的格言自我来顺从上帝意志。教会技术中的笛卡尔则把这种牺牲式的主体性自我转化为了认识论自我,于是,认识和道德就此分离了,康德曾经做过把它们统一的尝试,他提出普遍性以要求主体的道德。在基督教之后,各种规训、科学机构承继了攫取“关注自我”的自主性的功能。

  • 0 土豆块 2023-03-16 23:08:58 北京

    《什么是批判》:批判是不被治理的艺术。治理/统治通常与知识结合——根据福柯后面问答的补充可以得出,他认为统治依赖的是“有限制但却对外隐藏”的知识,如斯大林主义、基督教牧领制等等;而一套系统的知识又一定会依靠一套规定的统治。启蒙/批判的作用就在于使人有勇气面对知识的、理性的界限,不被治理。 《自我的文化》:从“认识你自己”到晚期希腊学派们“认识自己的灵魂”,再到中世纪基督教走向另一个极端的、奇怪的禁欲主义的“关注自我”,“自我”其实一直是西方哲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主题。在后续的问答中,福柯一再明确反对“自我的发展”这样的说法——“发展”意味着存在一个“正确的”目标。应当找寻的其实是我与自我的一种“关系”,而这种找寻自我的技术则包括书写、教导、社会组织等等。

  • 0 2023-03-08 20:41:50 北京

    补标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