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刘基事迹考》以翔实的文献资料、严谨的逻辑推理,对明代以来民间及学术界对刘基的评价进行质疑,判定前人评价刘基的主要依据《故伯刘公行状》内容多假,其作者姓名与撰写时间也属伪托;依据史料对刘基的一生事迹重新评价,以还历史原貌。
杨讷,著名元史研究专家。1935年生于上海,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曾于《历史研究》编辑部工作,后任国家图书馆副馆长、中国元史研究会副会长等。于《历史研究》《中华文史论丛》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
精彩
很精彩的考证。在对《行状》辨伪的基础上,结合各种资料对刘基真实的一生做了追寻。刘基的造神,一则是朱元璋有意为之,属权力塑造人,二则是后世乡人刻意为之,属舆论制造人。经过几百年的建构,刘基的真实形象虽然还存在在史书上,但后人已经很难或者不愿读出来了。实际讲来,刘基的神化恰恰表现了专制皇权的厉害,即不需要他的臣民怎么样,而是他想让他的臣民如何就如何,此外,皇权的附属品又顺着皇权指的这条路继续往上叠加,... 很精彩的考证。在对《行状》辨伪的基础上,结合各种资料对刘基真实的一生做了追寻。刘基的造神,一则是朱元璋有意为之,属权力塑造人,二则是后世乡人刻意为之,属舆论制造人。经过几百年的建构,刘基的真实形象虽然还存在在史书上,但后人已经很难或者不愿读出来了。实际讲来,刘基的神化恰恰表现了专制皇权的厉害,即不需要他的臣民怎么样,而是他想让他的臣民如何就如何,此外,皇权的附属品又顺着皇权指的这条路继续往上叠加,真实人的个性反而湮没了,这就是专制主义唯我独尊最令人不寒而栗的地方啊! (展开)
二百多页,十万余言,条分缕析,坚实扼要。尾页最后一句:“本书由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初版。此次再版改正了一些错字,余无更动。”何其豪气!
武庙门外马停蹄,保驾军师名刘基
贰臣是原罪。似仍有可供挖掘之处。
自己其实以前也有过怀疑,但杨老爷子人家原原本本考出来了!!!
佳作
看历史和看传记的时候我们总会把人神话,这本扒皮的书很好,以后看书也要注意不要被洗脑
后人惯于演义神话前人,前有《三国演义》现有《见证》,像刘基的演义形象一样,无非试图打造完人神人圣人,并寄托后人的某种意志,大多学者既无力冷静考证也无力创作演绎,只顾读书空谈~
此书语言严整而自信,没有废话,写得非常精彩。杨先生用成化本《诚意伯刘先生文集》等当时人写的第一手资料抽丝剥茧,批驳后世对刘伯温的传记叙述。 读第八章,可见朱元璋的冷酷无情、刻薄寡恩,翻脸便不认人。 “终其一生,刘基是个悲剧人物,他肯定是在苦闷抑郁中死去的。——页174”
> 更多短评 51 条
> 16人在读
> 98人读过
> 346人想读
订阅关于刘基事迹考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s. 2018-12-08
精彩
0 有用 松亭一醉 2019-09-03
很精彩的考证。在对《行状》辨伪的基础上,结合各种资料对刘基真实的一生做了追寻。刘基的造神,一则是朱元璋有意为之,属权力塑造人,二则是后世乡人刻意为之,属舆论制造人。经过几百年的建构,刘基的真实形象虽然还存在在史书上,但后人已经很难或者不愿读出来了。实际讲来,刘基的神化恰恰表现了专制皇权的厉害,即不需要他的臣民怎么样,而是他想让他的臣民如何就如何,此外,皇权的附属品又顺着皇权指的这条路继续往上叠加,... 很精彩的考证。在对《行状》辨伪的基础上,结合各种资料对刘基真实的一生做了追寻。刘基的造神,一则是朱元璋有意为之,属权力塑造人,二则是后世乡人刻意为之,属舆论制造人。经过几百年的建构,刘基的真实形象虽然还存在在史书上,但后人已经很难或者不愿读出来了。实际讲来,刘基的神化恰恰表现了专制皇权的厉害,即不需要他的臣民怎么样,而是他想让他的臣民如何就如何,此外,皇权的附属品又顺着皇权指的这条路继续往上叠加,真实人的个性反而湮没了,这就是专制主义唯我独尊最令人不寒而栗的地方啊! (展开)
3 有用 海洙 2018-07-21
二百多页,十万余言,条分缕析,坚实扼要。尾页最后一句:“本书由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初版。此次再版改正了一些错字,余无更动。”何其豪气!
1 有用 殿前不检点 2018-01-17
武庙门外马停蹄,保驾军师名刘基
0 有用 1 2019-01-16
贰臣是原罪。似仍有可供挖掘之处。
0 有用 利涉大川 2019-12-02
自己其实以前也有过怀疑,但杨老爷子人家原原本本考出来了!!!
0 有用 Akura 2019-11-13
佳作
0 有用 解颜 2019-10-28
看历史和看传记的时候我们总会把人神话,这本扒皮的书很好,以后看书也要注意不要被洗脑
0 有用 newquantum 2019-10-02
后人惯于演义神话前人,前有《三国演义》现有《见证》,像刘基的演义形象一样,无非试图打造完人神人圣人,并寄托后人的某种意志,大多学者既无力冷静考证也无力创作演绎,只顾读书空谈~
0 有用 墳的前面 2019-09-29
此书语言严整而自信,没有废话,写得非常精彩。杨先生用成化本《诚意伯刘先生文集》等当时人写的第一手资料抽丝剥茧,批驳后世对刘伯温的传记叙述。 读第八章,可见朱元璋的冷酷无情、刻薄寡恩,翻脸便不认人。 “终其一生,刘基是个悲剧人物,他肯定是在苦闷抑郁中死去的。——页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