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美] 科尼利厄斯·瑞恩
出版社: 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原作名: The Longest Day
译者: 李文俊 / 陶洁 / 申慧辉
出版年: 2014-6
页数: 307
定价: 32.0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03325113
出版社: 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原作名: The Longest Day
译者: 李文俊 / 陶洁 / 申慧辉
出版年: 2014-6
页数: 307
定价: 32.0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03325113
豆瓣评分
最长的一天的创作者
· · · · · ·
-
科尼利厄斯·瑞恩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科尼利厄斯·瑞恩(Cornelius Ryan,1920-1974),出生于爱尔兰,晚年加入美国国藉。1943年在《每日电讯报》服务期间出任欧洲战地记者,随军报道直至攻克柏林,然后又赴太平洋战区,曾因工作出色在美国数次获奖。1962年又获意大利班加雷拉文学奖。1973年 瑞恩被法国政府授予“荣誉军团”骑士称号。
其主要作品《最长的一天》(The Longest Day)的出版在世界各国引起轰动,并被福克斯公司拍成同名电影。他描写柏林之围与攻克的《最后一役》(The Last Battle),被译成20种文字出版,另一部《遥远的桥》(A Bridge Too Far)亦被好莱坞拍成同名电影。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里希特搜了一下死者的衣兜,找到了两张照片和一封信。温施记得,其中一幅照片是“这名士兵与一个姑娘并肩坐着,我们都认为那姑娘可能是他的妻子”,另一幅照片是“这对青年男女和一家子坐在阳台上,大概是小伙子的家人”。里希特把照片和信件往自己的衣兜里塞,温施问他:“你这是在干什么?” 里希特说:“我想我应当在战后把这些东西按照信上的地址寄回去。”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3 部 登陆日(D 日) 173 -
情况就是这样。自隆美尔开始,高级军官在战斗前ター个接一个地离开了前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由,就像冥冥中那多舛的命运操纵着他们离去似的。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1 部 等待 1
> 全部原文摘录
最长的一天的书评 · · · · · · ( 全部 38 条 )



“悄然生息”的大反攻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先看小说叙事方式。描述双方的将帅、军官、地下工作者和平民的事迹经历,线性梳理诺曼底登陆的战况和远在家乡等待着亲人归来的亲属家人们。这都是一个个血肉真实的故事,他们都亲临这场战役。这种叙述方法很让人入迷。但凡在繁杂且千丝万缕的资讯中,清晰地梳理了战局,并以真... (展开)
《最长的一天》读后感
101空降师师长泰勒少将和副师长唐普拉特准将亲自带队空降诺曼底,还有后来的朝鲜战争中的最高指挥官第八十二空降师师长李奇微,他们是自愿前往战斗前线的高级军官,可惜普拉特准将在滑翔机降落时失事阵亡,他也是诺曼底登陆中第一个遇难牺牲殉职的将军。 德国人的误判,使德国...
(展开)

每个和D日不期而遇的人,都应该有姓名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书名来自于隆美尔士兵本能的自言自语,即便他未有准确的预测到大反攻登陆的具体日期和地点,但是某种无法被忽略的搅拌在血液里的本能让他无比确定,那一天那一时刻必然会到来。尽管日期不详,记忆也会有偏差,但科尼利厄斯·瑞恩笔下定格在隆美尔副官兰脑海里的那一幕,完全符... (展开)> 更多书评 38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3 )
-
中信出版社 (2018)8.9分 980人读过
-
Simon & Schuster (1994)暂无评分 14人读过
-
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2005)8.8分 1012人读过
-
中信出版社 (2015)8.1分 615人读过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2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最长的一天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hjunyi 2022-02-16 02:37:36
一口气读完。不愧是战史名著,描写相当详实,把战场态势写得栩栩如生,夹杂了很多令人唏嘘的细节。翻译质量有些差,专有名词的误译时有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