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拙译
很久没见这么蠢的侦探了,口头禅还是“你跟上我的逻辑了吗”,跟你mmp,我至少领先这个侦探三分之一本书。然后警察更蠢,证人宛若智障,居然会“忘记”告诉警方案发现场曾出现过的人。。不是谜斗篷我早撕了
也就第一个密室写得还不错,包括最后几次翻都翻得很好;后面两期案子嘛就有点搞笑了。另外开头引子写得是在是笨极了。其实依照现在观点来说,把女记者的线拎一拎甚至做主叙事人会更漂亮(既能引入主观叙事视点还能玩文本拼贴)。
在几乎已经忘记序章故事的时候,结局那个应聘医生助手的年轻人又出现了。真凶的意外性有,但是案件的诡计则几乎没有。那个侦探的推理靠无凭无据的猜测居多,而且也是藏着掖着,不到最后一刻不公布真相。
老梗大拼盘,故事平庸,没一个人物立起来,既然什么都没,其实也可以学其他写古典本格那样把谜面吹嘘得玄乎又玄,起码可以吊吊胃口,很抱歉的是,连这样也没有。
作为处女作算是完成度比较高。密室倒不是重点。
处女作总是让人感觉在结构和解答上有些不足,同样密室也不是重点。有着跟斯卡莱特的某本类似的问题,警探真的会这么粗心吗?
連續怪奇殺人的兇手身分確實意外,但是兩個密室都是老梗.阿弗德的作品都是佈局大於詭計的特點,而且每部作品都非常有特色.但也有人物塑造爛,恐怖氣氛渲染不夠的特點.不過這部作品在氣氛上還是比較成功的.
2022阅读第一本,完成度很高的黄金时代作品,而且没有过多的灌水,情节设计不错,读来也不觉得枯燥,挺符合个人口味的作品。全书三起案件,第三案的诡计今天看来相当老套了,瞬间就能撕破凶手的伪装,相比而言前两起案件那两个密室手法则不值一提,相当无语,不过瑕不掩瑜,整天来说还算优秀。
无聊。。
好看,扎实但一般。悬念和氛围都不充沛,当然,侦探的逻辑推理部分倒是相当之饱满。朴实的三个案件与朴实的逻辑推演得出解答,但是记忆点真不错。印象最深刻的反而是一眼见破的第三案中部分逻辑和“你跟得上我的逻辑嘛?”…… 以上。
相当不错的古典推理,凶手在现在看来容易推定,但在当时应该会非常难猜吧。作者不啰嗦,莫名奇妙的开头最后也呼应上了,限定嫌疑人范围的推理很好。那个年代警察办案也太乱来了~
是我对推理小说审美出现问题了吗?还是因为有段时间没看过重逻辑推演的作品了?我觉得这完全是一部高水平佳作。没错几个诡计都非常老套但是时代原因,《X的悲剧》诡计也很老套但重点不在于此。事实上我觉得这是我看过的黄金时代作品中最类似《希腊棺材》和《X的悲剧》的作品,本作凶手也是既聪明又自作聪明的典例。烟头推理居然是双重假线索,此外各种增添亮点的小推理和误导贯穿全文而非17+3。当然部分推理有些想当然以及最后的锁凶推理比较单纯这些是缺点,但整体而言依旧给了我相当的惊喜,以至于我怀疑自己是否大惊小怪了......
三星半。作为作者的处女作,还是具有一定的水准,两个密室都是老梗,尤其是第一个密室里,凶手的身份真的能够早于警方到达现场吗?此处有点牵强,第二个监视类密室则更精巧一些。第三起案件设置了一个比较好的红鲱鱼,使得在最后逆转被害者与凶手的身份时还是颇为意外的,不足的是通过逻辑推断出凶手的线索主要集中在后面,且安排了太多显而易见的无关人物登场,整体上是布局强于诡计的作品
冗长复杂,主诡计过于儿戏
3.5,解答本身没什么意思,作为处女作倒是非常惊艳,悬念和线索的铺陈手法熟练得惊人,几乎就是阿加莎的级别,作者本人也引用了波洛的名梗“动动灰色细胞”
作为阿福德的处女作非常一般,侦探是逼王,警察是傻呗,证人简直就是智障,密室不想说了
密室手法很经典,第一个密室和第三个命案就可以定位凶手了。这么细致的凶手后期得瑟了一下,露出破绽,把东西一扔,就一了百了。
作为处女作完成度还是挺高的,连环杀人,第一个人法官被割耳,第二个人表决被断手,第三个人记者割唇,前两个密室手法不是多出彩但是布局可圈可点,特别是第二个监视密室,不复杂但是很有趣
三人被杀,两个附赠平面图的密室,两个核心诡计都是朴实美,而plot方面则是常见的家访多个嫌疑人,挖出他们都有很深的背景,然后最后侦探看到助手做的某个动作突然脑袋灵光就破案了。有一个稍微有趣味的对于烟灰缸的推理讨论,很完整但是如果要说的话也没有什么突出的作品。【密室1:八楼死者书房,死者是被一细长凶器刺死,右耳朵还被割了下来带走,唯一出口的门上锁,而钥匙在死者的口袋里,所有的窗户都从内上锁。密室2:杂货店,一个侧门小巷的门是锁上的,而唯一的杂货店入口被隔壁大妈一直监控着,确认死者活着进去之后没有其他人从入口进入。
> 染血的双手
8 有用 Q. 2017-03-16 22:19:24
拙译
4 有用 热火绵 2017-06-19 13:39:52
很久没见这么蠢的侦探了,口头禅还是“你跟上我的逻辑了吗”,跟你mmp,我至少领先这个侦探三分之一本书。然后警察更蠢,证人宛若智障,居然会“忘记”告诉警方案发现场曾出现过的人。。不是谜斗篷我早撕了
1 有用 胤祥 2017-04-16 03:05:39
也就第一个密室写得还不错,包括最后几次翻都翻得很好;后面两期案子嘛就有点搞笑了。另外开头引子写得是在是笨极了。其实依照现在观点来说,把女记者的线拎一拎甚至做主叙事人会更漂亮(既能引入主观叙事视点还能玩文本拼贴)。
1 有用 爆流顽驮无 2023-05-11 10:24:17 广西
在几乎已经忘记序章故事的时候,结局那个应聘医生助手的年轻人又出现了。真凶的意外性有,但是案件的诡计则几乎没有。那个侦探的推理靠无凭无据的猜测居多,而且也是藏着掖着,不到最后一刻不公布真相。
1 有用 Ninja Gaiden 2021-04-26 16:57:55
老梗大拼盘,故事平庸,没一个人物立起来,既然什么都没,其实也可以学其他写古典本格那样把谜面吹嘘得玄乎又玄,起码可以吊吊胃口,很抱歉的是,连这样也没有。
0 有用 ellry 2017-03-14 21:08:47
作为处女作算是完成度比较高。密室倒不是重点。
0 有用 hd612 2017-03-11 14:40:11
处女作总是让人感觉在结构和解答上有些不足,同样密室也不是重点。有着跟斯卡莱特的某本类似的问题,警探真的会这么粗心吗?
0 有用 反骨精神の老羅 2017-08-09 10:11:30
連續怪奇殺人的兇手身分確實意外,但是兩個密室都是老梗.阿弗德的作品都是佈局大於詭計的特點,而且每部作品都非常有特色.但也有人物塑造爛,恐怖氣氛渲染不夠的特點.不過這部作品在氣氛上還是比較成功的.
0 有用 みた御手洗め 2022-01-03 14:21:22
2022阅读第一本,完成度很高的黄金时代作品,而且没有过多的灌水,情节设计不错,读来也不觉得枯燥,挺符合个人口味的作品。全书三起案件,第三案的诡计今天看来相当老套了,瞬间就能撕破凶手的伪装,相比而言前两起案件那两个密室手法则不值一提,相当无语,不过瑕不掩瑜,整天来说还算优秀。
0 有用 greekcoffin 2023-06-15 02:10:18 北京
无聊。。
0 有用 夜行空 2023-09-14 15:05:10 江苏
好看,扎实但一般。悬念和氛围都不充沛,当然,侦探的逻辑推理部分倒是相当之饱满。朴实的三个案件与朴实的逻辑推演得出解答,但是记忆点真不错。印象最深刻的反而是一眼见破的第三案中部分逻辑和“你跟得上我的逻辑嘛?”…… 以上。
0 有用 传统美德亨利 2023-02-25 07:36:43 美国
相当不错的古典推理,凶手在现在看来容易推定,但在当时应该会非常难猜吧。作者不啰嗦,莫名奇妙的开头最后也呼应上了,限定嫌疑人范围的推理很好。那个年代警察办案也太乱来了~
0 有用 凡凡 2023-08-13 00:34:53 浙江
是我对推理小说审美出现问题了吗?还是因为有段时间没看过重逻辑推演的作品了?我觉得这完全是一部高水平佳作。没错几个诡计都非常老套但是时代原因,《X的悲剧》诡计也很老套但重点不在于此。事实上我觉得这是我看过的黄金时代作品中最类似《希腊棺材》和《X的悲剧》的作品,本作凶手也是既聪明又自作聪明的典例。烟头推理居然是双重假线索,此外各种增添亮点的小推理和误导贯穿全文而非17+3。当然部分推理有些想当然以及最后的锁凶推理比较单纯这些是缺点,但整体而言依旧给了我相当的惊喜,以至于我怀疑自己是否大惊小怪了......
0 有用 无道_刹那 2023-04-02 08:17:25 湖北
三星半。作为作者的处女作,还是具有一定的水准,两个密室都是老梗,尤其是第一个密室里,凶手的身份真的能够早于警方到达现场吗?此处有点牵强,第二个监视类密室则更精巧一些。第三起案件设置了一个比较好的红鲱鱼,使得在最后逆转被害者与凶手的身份时还是颇为意外的,不足的是通过逻辑推断出凶手的线索主要集中在后面,且安排了太多显而易见的无关人物登场,整体上是布局强于诡计的作品
0 有用 昵称被人占用 2023-03-30 22:30:47 山东
冗长复杂,主诡计过于儿戏
0 有用 双 2023-03-21 21:37:23 上海
3.5,解答本身没什么意思,作为处女作倒是非常惊艳,悬念和线索的铺陈手法熟练得惊人,几乎就是阿加莎的级别,作者本人也引用了波洛的名梗“动动灰色细胞”
0 有用 星影龍三 2023-03-23 11:25:58 云南
作为阿福德的处女作非常一般,侦探是逼王,警察是傻呗,证人简直就是智障,密室不想说了
0 有用 Kwell 2017-05-25 12:59:32
密室手法很经典,第一个密室和第三个命案就可以定位凶手了。这么细致的凶手后期得瑟了一下,露出破绽,把东西一扔,就一了百了。
0 有用 此去经年 2021-03-15 00:54:20
作为处女作完成度还是挺高的,连环杀人,第一个人法官被割耳,第二个人表决被断手,第三个人记者割唇,前两个密室手法不是多出彩但是布局可圈可点,特别是第二个监视密室,不复杂但是很有趣
0 有用 z55250825 2017-03-28 18:21:50
三人被杀,两个附赠平面图的密室,两个核心诡计都是朴实美,而plot方面则是常见的家访多个嫌疑人,挖出他们都有很深的背景,然后最后侦探看到助手做的某个动作突然脑袋灵光就破案了。有一个稍微有趣味的对于烟灰缸的推理讨论,很完整但是如果要说的话也没有什么突出的作品。【密室1:八楼死者书房,死者是被一细长凶器刺死,右耳朵还被割了下来带走,唯一出口的门上锁,而钥匙在死者的口袋里,所有的窗户都从内上锁。密室2:杂货店,一个侧门小巷的门是锁上的,而唯一的杂货店入口被隔壁大妈一直监控着,确认死者活着进去之后没有其他人从入口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