铃木大拙禅论集之二 短评

热门 最新
  • 2 恶鸟 2018-02-26 11:57:06

    第一次中文出版铃木大拙的禅论集,对于公案和开悟讲得非常透彻,剩下自己去体悟吧,至于后面佛教的被动型和其他宗教经验的论述,有点偏离,离禅宗精神扯远了。静寂主义及坐禅都不是真正开悟的必须。

  • 1 Serenus 2022-01-14 16:47:17

    疑情:小疑小悟,大疑大悟,不疑不悟。禅和哲学的根本差别是,前者是以内在神秘体验为基石的,并且强调放弃世间的知识学问。印度佛教强调的业力(种瓜得瓜 种豆得豆)和阿德勒心理学中的结果论很像?佛教所说的罪是个人主义的局限性,需认识到个体不存在、加之一点佛性和竭尽全力的努力才能解脱。禅宗里所谓的信仰,就是活着本身空性生活(是否理解为任何东西流进视作我的容器,都可以立刻被理解接纳,其影响也不堵塞?)。

  • 0 涤生 2022-09-16 18:27:51 北京

    书中摘录的禅宗公案及文字都极其好。 上士闻道,勤而习之。

  • 0 Chilly 2023-11-28 23:38:12 广东

    不如第一本。

  • 0 小鲨骨头 2023-12-02 14:15:55 上海

    对公案、念佛与禅悟之道讲解清明。既渊广又有新时代的视野,讲佛而又不限于佛,非常明白当代宗教处境之尴尬“无落脚处”,又深信信仰之于人性之必要。对别派别宗的讲解引用也处处现出佛性。不愧为一代宗师。“不落因果”?“不昧因果”!

  • 2 hope 2022-06-23 17:52:15

    慢慢练习接受并允许事情发生

  • 0 已婚奥特曼 2022-08-10 13:53:10

    本来读这本书之前,是想了解下别人是怎么开悟,以此来强化自己的思绪。然而作者用了一些不太能说服我的话语,比如拉扯古人对宇宙的了解,这就有点强行加戏了,几百年前的人,远不知道宇宙有多大,甚至只能猜测地球外有什么。 有一些可以拓展出去的思考点。但总体来说不及预期。

  • 0 fiascold 2023-07-16 13:52:07 江苏

    第二本

  • 0 阿尖 2023-07-28 17:18:45 上海

    得以一窥宗教形成的原因,各类教义在“社会学”与“心理学”的先验性(就教义出现之时)。读的是正版电子书,但是错别字相当多,不知道纸质版是否也有这个大问题

  • 0 阿甘 2023-05-03 22:25:58 上海

    错别字太多

  • 0 非虛構 2023-04-28 22:23:08 北京

    据历史记载,禅宗起始于公元520年的中国,是时菩提达摩从印度抵达中国(据正统的传承,为禅宗第二十八代祖师)。菩提达摩的下述四句偈成为禅宗的概论性原则:“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这并非菩提达摩原话,而是后世门徒对他教说的概括。“直指”的方法,即把某种自然的事物或事件作为禅思的重点并由此开悟,发展成禅宗最具特色的方法。 达摩逐渐从壁观婆罗门而著名,据说他面对寺院墙壁而凝观沉思的修行持续了九年。在他说法的故事中,最著名的当数那个坚毅的求道者神光了,据传他站在门外,积雪盈膝,为表示学法的诚意,还砍去一只胳膊。终于,蒙达摩接纳,他说:“我心未宁,乞师与安。”达摩回答说:“将心来,与汝安。”铃木描述神光犹豫良久才说:“觅心终不可得!”“我与汝安心意。”达摩如是说。

  • 0 不公正的法官 2024-05-22 21:38:32 北京

    为西方人而写,中国在日本的禅宗如何适配西方宗教,本质都是如何生活、如何自处,非常适合西方人追寻自我的市场,投其所好。

  • 0 我不认识你 2024-02-25 16:34:29 江苏

    需要一个契机,这个契机在于自身的不断累计和慧的加成,不要尽在公案中,佛经其实也是有益处,心存一念,便是晴天。不要妄想,不然也会跌入一个陷阱,讲究了师传的重要性。

  • 0 章熙蓓嘉 2017-03-16 10:51:01

    铃木大拙出品必是精品,成套看下来受益颇多

  • 1 dalidala 2017-03-22 11:28:49

    开悟经典读本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