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有些鲁迅的感觉,也有点猫城记的既视感,像是在读中国作家的作品。
果然是唯见凄风苦雨、不闻鸟语花香。
前者荒诞不羁,鞭挞的影射...后者嬉笑怒骂,后面的一些很有中二病风格。
感觉这本适合拿来学日语
河童❤️
《河童》和《侏儒警语》其实是两本不同的书,这本书把它们合在了一起,神奇的是,这本书是中日双语的,并且日语在前中文在后,之前没有看过这样的书。 先说《河童》,内容是一个精神病人讲述自己因为某种原因来到了河童生活的地方,在那里他学会了河童的语言,认识了许多河童朋友。河童世界有河童世界的法则,有的与人类相似,有的与人类完全相反,作者借文中主人公的冒险经历,讽刺了人类社会一些荒诞的规则,还挺有趣。 《侏儒警语》是一些语录类的内容,比较简短,有的能看懂,有的读一遍还不太明白,需要细细品味,有的观点我赞同,有的观点我觉得与我的想法有偏差。忘了之前看过一本其他作者的什么书,书中的主人公就是看了《侏儒警语》这本书,受到了启发,从而改变了生活。
双语读本旨在学习日语或品读原文原汁,阅读难度大约在N1左右,注释水平大概在N2左右。说一下对《河童》一篇的感想:在这里可以读到芥川的乌托邦梦想(具有德国哲人式的),以及他在此进行了想像实验,认为由他的哲学推导出来的乌托邦也不美丽,于是他失望的离开了河童之国。由于谈的是哲学和政治,所以看起来文采并不华丽,但非常深沉晦暗,由此也能感受到芥川的真诚——不久之后他就自刹了。
还行,但也没有非常惊艳的感觉。后半的观点有些觉得,你可真聪明,有些又觉得,?
读着轻松又有趣,先生太可爱了,直白又幽默
竟然是中日文对照的,大意了大意了,没有语言天赋的我白花钱。误入河童国,犹如桃源盛境,可里面并不怎么如人想象。
校对狠狠摸鱼了。。。p277乌托邦“完美的乌托邦所以(没)出现”,少了一个字居然没发现。以及完美和乌托邦算是语意重复了,林少华好像我摸鱼的老板,翻译真的打咩
他的话语充斥着与这个世界的格格不入,仿佛什么都不敬畏,迷恋于死亡。死亡就是解脱吗?追随他的人可能真的认为这个世界很虚妄,历史、艺术、社会都无法满足自己的内心,不能窥见其真实面目。而他呢?或许他看清了,只是以这种方式表达,或许他正是爱得深沉而无解,才选择离开。
河童的生活教,“吃吧,交合吧,旺盛地生活吧”,芥川也许是失去了这种植物性而自杀的。
感觉像是模仿动物农场未成功的滑稽戏,一篇草稿而已,各位为什么要这么当真,后面部分只是他发的微博或者日记吧。
双语版,河童的部分还行,侏儒警语就不是很明白到底是不是在反讽了。有一些些地方的呼喊,能振聋发聩。
看不懂。看了河童,借河童的世界讽刺或者说表达自己的观点,坦诚的说很多不懂,不过脑洞觉得可以,最后逆向生长的河童不知道他是不是第一个想出来的,就冲这多给一星。侏儒警语随手翻了翻,没仔细看,很多内容都与众不同,适合无事时翻开看一两段。有一段支那的解释很形象,注意他活着的年代背景,今天希望国人能平静的读这一段
三星半。河童,我知道作者想说什么,但内容没全看懂,也许是文化隔阂,也有可能是时代隔阂。侏儒警语,应该是类似的看多了,并没有很惊艳,但有几则相当不错。
请予我美酒金杯,同您在这春日下轻歌曼舞。和木心的《素履之往》并列为初中最喜欢的随笔。发现标在另一本上啦,扒一扒中二黑历史:在下恰是少年时,对芥川之作品适为喜爱不尽。短短几行文字,概括了他对“人性”、“社会”、“价值观”的总结。都说人性是最为复杂的东西,但为什么他能看得如此透彻呢?也想做一个侏儒,把外表装饰得尽量滑稽可笑一点罢,只要能中庸地活着就满足了。
舆论常常是私刑,而私刑常常是娱乐
我是真的感觉河童的这个形象看起来就很恶心… 只看了河童这个短片小说 由于有对河童形象的描写 真的觉得反胃……
> 河童·侏儒警语(林少华注译版)
3 有用 司乂 2017-11-03 21:50:44
有些鲁迅的感觉,也有点猫城记的既视感,像是在读中国作家的作品。
1 有用 ole luk-oie 2020-10-08 21:49:24
果然是唯见凄风苦雨、不闻鸟语花香。
1 有用 Uncle 0 2018-02-02 12:05:45
前者荒诞不羁,鞭挞的影射...后者嬉笑怒骂,后面的一些很有中二病风格。
0 有用 ring 2022-03-19 21:17:05
感觉这本适合拿来学日语
0 有用 Hairoll 2022-02-15 18:10:58
河童❤️
0 有用 仙人掌 2021-08-12 23:17:08
《河童》和《侏儒警语》其实是两本不同的书,这本书把它们合在了一起,神奇的是,这本书是中日双语的,并且日语在前中文在后,之前没有看过这样的书。 先说《河童》,内容是一个精神病人讲述自己因为某种原因来到了河童生活的地方,在那里他学会了河童的语言,认识了许多河童朋友。河童世界有河童世界的法则,有的与人类相似,有的与人类完全相反,作者借文中主人公的冒险经历,讽刺了人类社会一些荒诞的规则,还挺有趣。 《侏儒警语》是一些语录类的内容,比较简短,有的能看懂,有的读一遍还不太明白,需要细细品味,有的观点我赞同,有的观点我觉得与我的想法有偏差。忘了之前看过一本其他作者的什么书,书中的主人公就是看了《侏儒警语》这本书,受到了启发,从而改变了生活。
0 有用 杏汁 2022-12-01 22:53:41 上海
双语读本旨在学习日语或品读原文原汁,阅读难度大约在N1左右,注释水平大概在N2左右。说一下对《河童》一篇的感想:在这里可以读到芥川的乌托邦梦想(具有德国哲人式的),以及他在此进行了想像实验,认为由他的哲学推导出来的乌托邦也不美丽,于是他失望的离开了河童之国。由于谈的是哲学和政治,所以看起来文采并不华丽,但非常深沉晦暗,由此也能感受到芥川的真诚——不久之后他就自刹了。
0 有用 夏日终年 2023-07-27 13:39:26 山东
还行,但也没有非常惊艳的感觉。后半的观点有些觉得,你可真聪明,有些又觉得,?
0 有用 Ing 2023-01-21 23:35:53 广东
读着轻松又有趣,先生太可爱了,直白又幽默
0 有用 飞翔的荷兰猪 2022-12-22 14:56:18 江苏
竟然是中日文对照的,大意了大意了,没有语言天赋的我白花钱。误入河童国,犹如桃源盛境,可里面并不怎么如人想象。
0 有用 袁方 2020-06-18 19:24:05
校对狠狠摸鱼了。。。p277乌托邦“完美的乌托邦所以(没)出现”,少了一个字居然没发现。以及完美和乌托邦算是语意重复了,林少华好像我摸鱼的老板,翻译真的打咩
0 有用 了了 2021-03-01 15:29:46
他的话语充斥着与这个世界的格格不入,仿佛什么都不敬畏,迷恋于死亡。死亡就是解脱吗?追随他的人可能真的认为这个世界很虚妄,历史、艺术、社会都无法满足自己的内心,不能窥见其真实面目。而他呢?或许他看清了,只是以这种方式表达,或许他正是爱得深沉而无解,才选择离开。
0 有用 蒂巴萨的丧礼 2020-02-24 15:30:25
河童的生活教,“吃吧,交合吧,旺盛地生活吧”,芥川也许是失去了这种植物性而自杀的。
0 有用 BadAssLea 2018-04-26 00:36:41
感觉像是模仿动物农场未成功的滑稽戏,一篇草稿而已,各位为什么要这么当真,后面部分只是他发的微博或者日记吧。
0 有用 momotea_Summer 2020-06-03 10:22:52
双语版,河童的部分还行,侏儒警语就不是很明白到底是不是在反讽了。有一些些地方的呼喊,能振聋发聩。
0 有用 春江水暖 2021-02-17 20:19:41
看不懂。看了河童,借河童的世界讽刺或者说表达自己的观点,坦诚的说很多不懂,不过脑洞觉得可以,最后逆向生长的河童不知道他是不是第一个想出来的,就冲这多给一星。侏儒警语随手翻了翻,没仔细看,很多内容都与众不同,适合无事时翻开看一两段。有一段支那的解释很形象,注意他活着的年代背景,今天希望国人能平静的读这一段
0 有用 toeyc 2018-10-05 23:11:29
三星半。河童,我知道作者想说什么,但内容没全看懂,也许是文化隔阂,也有可能是时代隔阂。侏儒警语,应该是类似的看多了,并没有很惊艳,但有几则相当不错。
0 有用 Algiersea 2020-11-25 11:46:25
请予我美酒金杯,同您在这春日下轻歌曼舞。和木心的《素履之往》并列为初中最喜欢的随笔。发现标在另一本上啦,扒一扒中二黑历史:在下恰是少年时,对芥川之作品适为喜爱不尽。短短几行文字,概括了他对“人性”、“社会”、“价值观”的总结。都说人性是最为复杂的东西,但为什么他能看得如此透彻呢?也想做一个侏儒,把外表装饰得尽量滑稽可笑一点罢,只要能中庸地活着就满足了。
0 有用 二胖 2020-10-10 22:57:46
舆论常常是私刑,而私刑常常是娱乐
0 有用 何大宇子 2018-09-24 23:28:56
我是真的感觉河童的这个形象看起来就很恶心… 只看了河童这个短片小说 由于有对河童形象的描写 真的觉得反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