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思考会思考的机器 短评

热门 最新
  • 6 S 2017-05-27 00:11:39

    思考机器根本上是思考我们自身,我们思维的独特性。对于机器智能发展的判断,基于机器能够代替人类哪些属性的预期,如创造力,意识,情感,与社会化,也决定未来人类与机器的相处。相比人机分离的二元论,或畏惧机器的态度,更可能的方式是,从进化的角度思考机器,将其看作人体延伸,将机器智能与生物智能,潜在的外星智共同看作进化超级智能的过程与节点,确立人机的共生关系。正如地心说,人类智能中心主义会妨碍我们对机器智能可能性,与自身的认识,而在机器智能的实践中,又不能放弃人类中心主义的载人,以制度规范与理性道德对待机器依赖与暴政。

  • 10 鹿游原Nadia 2017-03-22 14:25:49

    知道这本书是因为有个朋友参与了这本书的翻译工作,正如郝景芳所说,一篇文章就是一片视野,让你登上群山之巅。

  • 3 风流张大少 2017-07-16 17:20:33

    对于科幻写作者而言,书中每篇文章几乎都能给你一个点子,让你构筑未来的故事。

  • 4 鲁蔚 2017-06-13 17:43:04

    #为了不被时代抛弃,文科生也在尽力#

  • 1 Moon 2017-08-22 10:30:47

    关于人工智能,书中给出了诸多新奇的想法,视角迥异,能极大拓展你的思路。如果说人工智能是未来关乎人类命运最重大的事件之一,那对其再怎么多的思考也不为过,关键是跳人类中心主义。如何思考会思考的机器,这第一个思考,即人本身的思考能力,比第二个思考机器的思考能力更为重要和关键。

  • 1 slavezero 2018-03-18 22:33:29

    Edge 2015年度问题:如何思考会思考的机器?好多熟悉的大师,各种不同的视角,给予的不是答案,而是碰撞和启发

  • 1 Wenqian Li 2017-10-06 01:24:21

    约翰•布罗克曼编著的《如何思考会思考的机器》一书,邀请了近两百位不同领域的人士,针对“机器会思考吗”这一问题,给出各自不同的答案。事实上,人们不仅对此一问题有不同的解答,而且对这一问题中所包含的两个关键概念,即“机器”和“思考”究竟是什么意思,也有不同的理解。这一问题仍是开放的。

  • 0 well 2019-03-26 17:07:54

    看了十来篇,每个人各说自己的想法,不系统,也不能展开很深。有不少观点是相似的。

  • 0 麦当挠 2021-10-16 08:39:46

    关于“智能”主题的各种探讨,思路观点五花八门。今年在微信读书上浏览过其中的部分文章,全书篇幅较长,翻译得也不太好。有很多短文根本没什么参考价值,就是那些作者随便写了几段话而已,甚至就是舒了个情,根本没经过思考,也没有好好为读者写作。相比之前看的另一本<思维,关于决策问题解决的心科学>带来的一些新知,这本要差很多

  • 0 文兴 2022-07-20 22:54:01

    人工智能类公众号集合。

  • 0 本本姜 2022-08-20 08:48:41 浙江

    京东读书。看了20%,无感,放弃。

  • 0 蟾宫 2022-06-05 23:45:26

    浅尝辄止都算不上。

  • 0 海盗很疲惫 2023-07-29 17:34:47 韩国

    每篇文章都是一个切入的角度,还是聪明大脑之间的思考碰撞,这样的书也是有趣的。

  • 0 二泉 2023-09-10 23:03:17 浙江

    人工智能需要目标、道德、价值观,这涉及到人工智能在社会层面的深入运用,人们会担心人工智能的善恶问题,毕竟人工智能的长处是比人类更能找到问题的解决办法,如果按照科斯定律事权最终会向人工智能转移!

  • 0 角木蛟 2023-01-19 19:31:11 北京

    虽然都是大咖,但每个人只写了千把字,浅尝辄止,说的都是尽人皆知的道理和观点,对于外行读者或许还挺新鲜,对我来说,基本没有信息量,没什么收获,比较失望。所以这本书总体上是面向大众读者的科普读物。

  • 0 家用电器之神 2023-03-26 19:53:41 湖南

    没读完,每一篇文章都会带来一个小小的思考,但几十篇之后感觉大家的核心思想和立场都差不多。

  • 0 北辰 2023-05-01 21:56:00 北京

    各个领域专家的科学断想……

  • 0 17号元素 2018-12-18 15:18:33

    有少数几篇不错,大部分都像在闲聊,没有什么新观点。

  • 0 柠檬小河马 2020-09-03 10:46:19

    “为什么这些医生不总是会给病人最好的建议呢?有三个原因。首先,如上文所述,有70%~80%的医生看不懂健康统计数据。原因何在?全世界的医学院都没好好教学生什么是统计思维。其次,在按劳收费的体系中,医生是有利益关系的:如果他们不建议检查或治疗(即便无必要甚至是有伤害的),就会损失利润。最后,超过90%的美国医生承认自己会实践“防御性医疗”——给病人推荐的那些多余的检查和治疗,换了自己的家人就不会推荐。他们这么做是出于自我防御目的,应付病人日后可能的控告。因此,医生办公室中充斥着各种妨碍治疗的心机——自我保护(self-defense)、数学盲(innumeracy)以及利益冲突(conflict-ing interests)。这三种相互叠加的弊病统称“SIC综合征”。它危害了病人的安全。”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