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 32开精装,江苏人民出版社、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出版
★ “十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
★ 深刻剖析中国近代历史命运走向,聚焦影响中国命运的历次转折,全面解读近代历史发展进程+
★ 从成稿之日起即开始受到严密检查,被要求在叙述某方势力时注意措 辞语气,被要求不要过分关注“打土豪分田地”运动的血腥面……但,历史就是历史!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通史研究所凝聚全员之力,为你献上最权威的中国近代通史!
从甲午战争,到新中国成立,横跨百年的历史烟云,浓缩历史进程中珍贵的人事物。
深刻剖析中国近代历史命运走向,聚焦影响中国命运的历次转折,透视各方势力的群情表演,大浪淘沙,究竟是怎样的犀利。
20世纪对于中国近代史研究来说,是开端的世纪,是转型的世纪。中国近代史研究是20世纪中国历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本书包括《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概说》、《近...
★ 32开精装,江苏人民出版社、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出版
★ “十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
★ 深刻剖析中国近代历史命运走向,聚焦影响中国命运的历次转折,全面解读近代历史发展进程+
★ 从成稿之日起即开始受到严密检查,被要求在叙述某方势力时注意措 辞语气,被要求不要过分关注“打土豪分田地”运动的血腥面……但,历史就是历史!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通史研究所凝聚全员之力,为你献上最权威的中国近代通史!
从甲午战争,到新中国成立,横跨百年的历史烟云,浓缩历史进程中珍贵的人事物。
深刻剖析中国近代历史命运走向,聚焦影响中国命运的历次转折,透视各方势力的群情表演,大浪淘沙,究竟是怎样的犀利。
20世纪对于中国近代史研究来说,是开端的世纪,是转型的世纪。中国近代史研究是20世纪中国历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本书包括《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概说》、《近代中国的开端》、《早期现代化的尝试》、《从戊戌维新到义和团》、《新政、立宪与辛亥革命》、《民国的初建》、《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内战与危机》、《抗日战争》十册,全面解读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为读者献上最有价值的中国近代史研究史料。
作者简介 · · · · · ·
张海鹏,男,1939年5月生,湖北省孝感市汉川县人,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兼历史学科评议组召集人;曾任中国史学会副会长、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大学特聘一级教授。著有《中国近代史稿》《中国军事史略》《追求集:近代中国历史进程的探索》《20世纪的中国·政坛风云卷》《东厂论史录——中国近代史研究的评论与思考》等多部著作。
目录 · · · · · ·
第一章 中国近代史史书编纂的回顾
第二章 编纂《中国近代通史》的基本思路
第三章 近代中国历史进程的若干特点
第四章 把握中国近代史进程的几个关键问题
第五章 现代化的研究视角与近代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 · · · · · (更多)
第一章 中国近代史史书编纂的回顾
第二章 编纂《中国近代通史》的基本思路
第三章 近代中国历史进程的若干特点
第四章 把握中国近代史进程的几个关键问题
第五章 现代化的研究视角与近代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附录 近代中国史事记略
主要参考文献
人名索引
后记
第二卷:近代中国的开端(1840-1864) 姜涛,卞修跃 著
第一章 跨入19世纪的中国
第二章 鸦片走私与禁烟
第三章 鸦片战争的进程与《南京条约》
第四章 太平天国起义和建都天京
第五章 清王朝面对危局与太平天国的发展
第六章 太平天国的军事胜利与内乱
第七章 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国家领土主权的严重损失
第八章 中外“会剿”与太平天国的败亡
主要参考文献
人名索引
第三卷:早期现代化的尝试(1865-1895) 虞和平,谢放 著
第一章 政权结构变异与洋务派官僚集团形成
第二章 求强、求富与洋务运动前期举措
第三章 外国对华经济扩张和中国民间工商业的进步
第四章 教案:民间反教斗争与官方的外交危机
第五章 边疆危机与中法战争
第六章 洋务运动后期的举措
第七章 早期维新思潮的兴起
第八章 中日甲午战争
第九章 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基本形成与洋务运动失败
主要参考文献
人名索引
第四卷:从戊戌维新到义和团(1895-1900) 马勇 著
第一章 甲午战争后列强在中国的角逐
第二章 维新运动的酝酿与蓬勃发展
第三章 维新运动的局部试验
第四章 维新运动的深化
第五章 百日维新
第六章 义和团运动的兴起
第七章 列强谋划代剿义和团与清政府被迫宣战
第八章 一场不平衡的荒唐战争
第九章 京都蒙难与联军蓄意扩大战争
第十章 辛丑议和:半殖民地化进一步加深
主要参考文献
人名索引
第五卷:新政、立宪与辛亥革命(1901-1912) 张海鹏,李细珠 著
第一章 清政府被迫开始实施新政
第二章 《辛丑和约》与新政形势下的社会政治变动
第三章 革命党人的政治组织和思想宣传
第四章 预备立宪与官制改革的挫折
第五章 立宪运动的开展及其困境
第六章 全国革命高潮与武昌起义
第七章 中华民国成立与清帝退位
第八章 南京临时政府在内外交困中终结
第九章 清末民初的文化观念与社会生活变迁
主要参考文献
人名索引
第六卷:民国的初建(1912-1923) 汪朝光 著
第一章 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
第二章 袁世凯称帝与护国战争
第三章 军阀纷争与南北对峙
第四章 五四运动与时代转换之发端
第五章 直皖战争
第六章 第一次直奉战争与直系当政
第七章 北京政局的变化
第八章 民初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及其起伏
主要参考文献
人名索引
第七卷: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1924-1927) 王奇生 著
第一章 国民党改组与国共合作的形成
第二章 广州国民政府与南方军政格局
第三章 北京临时执政政府与北方军政格局
第四章 五卅运动与反帝高潮
第五章 国共纷争:南方革命阵营的分化
第六章 北伐战争:北方形势与南方的胜利
第七章 从迁都之争到宁汉分裂
第八章 南北三政权的鼎立
第九章 国共两党的组织形态
第十章 急风骤雨:工农运动
第十一章 三大政党的“革命”观念及其政治文化
主要参考文献
人名索引
第八卷:内战与危机(1927-1937) 杨奎松 著
第一章 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与统一军政的努力
第二章 国民政府的对内政策与“革命外交”
第三章 苏维埃革命与中共南方根据地的形成
第四章 人权、民主与专制的交锋
第五章 “九一八”事变与蒋介石的“安内攘外”
第六章 舆论整合与国防建设的准备
第七章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诞生、消亡以及红军长征
第八章 华北事变与救亡运动的兴起
第九章 国共两党的政策转变
第十章 西安事变与中国政局的重大转折
主要参考文献
人名索引
第九卷:抗日战争(1937-1945) 王建明,曾景忠 著
第一章 中国抗日战争的开始
第二章 抗日战争初期的对日作战
第三章 抗日战争初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第四章 抗日战争初期的外交
第五章 抗日战争中期的对日作战
第六章 日本扶植傀儡政权以及对沦陷区的统治
第七章 苦撑待变与外交形势的变化
第八章 抗日战争后期的对日作战
第九章 敌后根据地的民主政权建设与大后方社会危机的出现
第十章 战时民主运动的兴起与联合政府问题的提出
第十一章 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与中美关系的发展
第十二章 战时的文化、思想与学术
第十三章 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
主要参考文献
人名索引
第十卷:中国命运的决战(1945-1949) 汪朝光 著
第一章 战与和的变奏
第二章 全面内战的烽火
第三章 战后社会的动荡与纷扰
第四章 国共两党攻守态势的转换
第五章 国共两军的军事决战
第六章 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的结束
第七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主要参考文献
人名索引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喜欢读"中国近代通史"的人也喜欢 · · · · · ·
中国近代通史的书评 · · · · · · ( 全部 7 条 )

《中国近代通史 第五卷 新政、立宪与辛亥革命》如何连根拔起一颗大树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辛丑条约》之后,清王朝的根基终于开始摇晃起来。但就像袁世凯说的那样,几百年的大树,专用猛力,虽折断无法去根。在辛亥革命面前,清王朝扭扭妮妮地派大臣出洋考察、十年宪政等等动作,显得多么迂腐与不可救药。近代史的主角们终于不再是清王朝的统治者和封建士大夫们。思... (展开)
《中国近代通史 第四卷 从戊戌维新到义和团》民族硬骨头本质的凸显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看了下本卷的评论,有人批评是全卷写的最差的一本。的确,现在回想了下,我看这一卷是最快的,可能因为大量的历史事实读者们都知道,公车上书,义和团,八国联军。其实这一卷的重点应该放在新视角来剖析义和团事件暴露出清王朝的矛盾心理,对慈禧太后的权术谋划和复杂的内心应... (展开)
《中国近代通史第三卷 早期现代化的尝试》——灭亡前的瞎折腾会加速灭亡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这本读的很快。里面大多是清朝末年保守派与改革派之间的拉锯,在这撕扯之间洒下了向西方学习的野种,逐渐产生了官办主导的近代工业和民族企业的创立,对整个中华农耕文明产生了伤筋动骨式的改变。这里各种利益胶着,各式派别思想粉墨登场,毫无章法。朝廷势力依旧把变革的节奏... (展开)
(第二卷)近代风云变幻的开端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中国近代通史 张海鹏 江苏人民出版社 第二卷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读后感 近代风云变幻的开端 来到了南京工作,自然就想认真研究下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然后就扣下了近代史这座大门。南京的静海寺是第一次鸦片战争清朝战败签订《南京条约》的地方,那下关码头(现在叫中山码头)曾... (展开)> 更多书评 7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 )
-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13)暂无评分 8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王奇生书单(近现代史) (卒子)
- 史学档案资料 (Heaven)
- 历史-长河 (hierro)
- 我的书架之史学类书籍 (巴洛克)
- 北京大学历史系书单 (LovePeachSea)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中国近代通史的评论:
feed: rss 2.0
41 有用 Tradition 2019-03-31 07:48:27
这套书五七八十写的好,其他很一般了。建议汇总茅海建,夏春涛,邱涛,马忠文,李细珠,侯宜杰,唐启华,桑兵,杨天宏,尚小明,罗志田,王奇生,杨天石,李玉贞,黄道炫,杨奎松,吕迅,邓野,沈志华,汪朝光,齐小林等重编一套
0 有用 云归 2019-03-31 12:04:09
初中到大学陆续看过,作者们代表了近代史界的最高水平。
0 有用 [已注销] 2018-03-24 22:27:43
事件发生的过程写得很详细,这有助于从宏观上认识中国近代史。对比之下,教科书写得省略。第九卷,内容比较散,罗列事件,且手头没有地图,结果就是显得凌乱。总之,很好的近代史入门读物。
2 有用 勇敢的大豆子 2019-11-19 13:16:20
2019.10.18-11.19,集中一个月读完,对近代国史(政治史)有了基本认识。
3 有用 空如天少 2019-12-17 17:50:39
个人感觉王奇生的第七卷写得最好,杨奎松的第八卷和王建朗的第九卷次之,汪朝光的第六卷和第十卷再次之,其他的相对来说较为一般,李细珠的第五卷好一些,第一卷要差一些。
0 有用 昵称含装逼神器 2021-12-03 16:38:59
我们老师上课几乎就按这个开讲的(赛博点烟
0 有用 王啸 2021-07-15 11:46:16
看了几十页年表,从19世纪30年代开始到建国,每个月的政治事件基本都做记录,太详细了,可以时时细品。国共秘密会谈、汪精卫艳电的地方值得一读。
0 有用 衔玉教教主 2021-06-14 20:12:26
正统而细致
0 有用 欧不起来的欧 2020-12-18 11:07:04
出题必备。第一卷这个附录太牛逼了。
0 有用 落木萧萧 2020-05-27 23:18:28
历时三个多月,看完了这套近代通史。第一次看通史,第一次看这么长的书。十卷,五百多万字,是一次挑战。学生时代对历史就有兴趣,那个时候所有人都不喜欢学近代史,因为清王朝太弱,抗日战争太艰难,都是不平等条约和水生火热的人民,学的我们很屈辱很愤怒。一直想对近代史有了解,朋友推荐了这套,咬咬牙开始。前面的文献综述写的很好,对接下来的论文有启发。正文从各个方面来描述,不只是政治,还有经济文化等等,很细致也相对... 历时三个多月,看完了这套近代通史。第一次看通史,第一次看这么长的书。十卷,五百多万字,是一次挑战。学生时代对历史就有兴趣,那个时候所有人都不喜欢学近代史,因为清王朝太弱,抗日战争太艰难,都是不平等条约和水生火热的人民,学的我们很屈辱很愤怒。一直想对近代史有了解,朋友推荐了这套,咬咬牙开始。前面的文献综述写的很好,对接下来的论文有启发。正文从各个方面来描述,不只是政治,还有经济文化等等,很细致也相对客观。中间很多也跳过,囫囵吞枣,可能对于我吸引力不是那么大。总而言之,这是套很好的了解近代史的书,可能是我接触套书的开始,很庆幸,也很喜欢。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