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火同行:大卫·林奇谈电影 短评

热门 最新
  • 138 前折口 2017-05-22 13:59:29

    「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倡导者,林奇每天要喝超过二十杯咖啡。」

  • 50 year 2017-05-08 09:38:59

    终于有了一本封面配得上林奇的书!

  • 26 被子没了 2017-05-23 19:06:13

    对穆赫兰道之前的每部电影都有很详解的解说,对于林奇粉来说,对着这本书来看林奇的片实在太过瘾。封面中间那个林奇的头原来是内封露出来的,惊喜~

  • 21 Nekoka 2017-05-24 10:18:55

    蓝丝绒 橡皮头 双峰 隐喻和象征大合集

  • 13 前世情人 2017-05-23 21:35:59

    我喜欢的双峰镇,我喜欢的大卫林奇都来了!这本书实在是看林奇电影指南

  • 6 大魔 2017-05-27 13:27:16

    确认付款后第二天就降价

  • 5 大胡子阿细 2017-05-28 21:01:35

    很期待克里斯·罗德雷另一本访问柯南伯格的书。

  • 5 年逝 2017-06-02 15:30:03

    邪教组织头目如是说。

  • 5 逍遥游1874 2017-09-08 21:58:19

    基本上又从头读了一遍,依然沉浸。对旧版的文字段落进行微调修缮,删去无关紧要的附录摘文,使得全书更加简洁清晰,然而最不满的有两点,一个是访谈止于穆赫兰道,不见内陆帝国;另一个则是旧版有趣又珍稀的插图全都不翼而飞!但这并不妨碍它成为迄今为止最为全面、最富激情的林奇访谈录。

  • 3 恶鸟 2019-09-11 08:30:24

    可能是中文领域林奇的最好谈话录,接近30万字,几乎涉及拍电影的所有细节,演员和导演的问题,拍摄灯光和道具,音乐和编曲,甚至八卦和经费都谈到了。当然最主要的是大卫·林奇拍电影的理念,以及关于冥想部分,讲的不少,超绝静坐的阐述堪比冥想著作。沉思冥想在很多方面能够起到的作用是如此美丽。它既是复杂的,也是简单的。以一种奇怪的方式,跟性爱非常类同。你已经从神经系统中将压力释放出来了,等于净化了神经系统。你必须得把机器擦干净,并为它注入营养。一点一点地,日复一日地,每天早上和傍晚各花上个20分钟,那个过程就会发生,直到你抵达了那个你能说“我就是那个”的点。你已经是了,可你并不知道。而你现在手里握的是一整副牌,情形美妙无比。

  • 3 甘草披萨 2017-12-11 16:10:52

    剧透严重啊阅读请慎重;沙丘有导演剪辑版吗?橡皮头里的婴儿怎么回事?想必每个翻开本书的读者都会试图从中寻找答案,事实上本书还真有,然而,大卫林奇老师,一个耿直boy,打死都不肯说婴儿的事,库布里克大神开口问都不行,还拒绝卢卡斯星战第三集的邀请;他同样也有焦灼惶恐之时,也爱戛纳,也并非不介意评论,但是他最终选择了跟随自己想说的故事以及说故事的方式与风格,越读越发觉他作品之间互有隐秘联系,构成神奇的林奇小宇宙

  • 3 momo 2019-08-17 16:14:59

    林奇大爷的艺术观念有点欣赏不来...我怎么觉得他是一个被惯坏的恃宠而娇的为所欲为的人?世上有几个任性的人能有他这种好运呢 绕回艺术上,我们俩的虚无主义也不是一种

  • 3 叟咬叟 2017-06-14 11:00:18

    林奇全指南,对绿草坪下蚂蚁蠕动的好奇。

  • 0 猪老三 2018-05-30 23:21:52

    不仅仅是电影

  • 3 白眼 2017-08-12 21:35:35

    一个人的天赋是无法研究的。

  • 2 Cat D 2017-07-29 01:20:09

    ……这是一种永远无法触及的人生……

  • 0 欢乐分裂 2020-02-13 16:59:41

    3.5;前半本较好,后面越来越流于和稀泥,采访者的思路和节奏跟不上林奇,想问的问题一直得不到答案(太狡黠),倒被林奇洋洋洒洒的发言牵着走。以作品序列年份为采访线索,逐一谈及创作的来源、过程和幕后,一些恶趣与八卦比较有趣;作为噩梦爱好者,成为卡夫卡、费里尼的粉不足为奇,对赫尔佐格亦赞美有加有点意外。谈起《沙丘》一包气,没有剪辑权就是惨。

  • 0 血源2出了吗? 2017-12-26 23:20:59

    啊看得爽死了…… 你必须一直盯着甜甜圈的圈,而不是那个洞

  • 0 蜉蝣 2019-04-08 09:05:28

    由怪异的欲望之梦包裹着的神秘故事。这本书是接近大卫林奇的方法,但绝不是解读他的途径。翻译得很腻,无用信息多,跟不上林奇的思路,问题切不到要害。

  • 1 太阳的倒影 2018-10-28 22:51:46

    编年史访谈录,为了看这本书我还专门把日落大道给看了。我比较喜欢前半部分,确切地说是象人之前的部分。那部分里林奇谈了很多他对生活、艺术还有电影的理解和感受,属于天才式的敏感,至少对我而言,有重读价值。而中后部分比如像双峰那部分就全是拍摄过程中的八卦。个人最喜欢大卫林奇电影前三:1.内陆帝国 2.橡皮头 3.穆赫兰道 妖夜慌踪 并列。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