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普列汉诺夫看来,“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这是他最后一部重要著作中的开篇语(注:G.Plekhanov, Fundamental Problems of Marxism, London, 1937, p. 1.)。他既具有沉着冷静而逻辑性强、并富有系统性的头脑——这使他极其重视学理的正统性,同时又具有一种超脱的个性——这是由于1917年以前40年间一直留居国外所带来的。最初,普列汉诺夫以《论一元论历史观之发展》赢得了广大读者,该书是用笔名于1884年在俄国发表的。它是俄国第一部系统地阐述历史唯物主义的著作,也使普列汉诺夫在西方赢得了声誉。这一威望也因最先对伯恩施坦的修正主义观点作出详细批判而获得了提升。《论一元论历史观之发展》把马克思主义阐发成集法国18世纪唯物主义、空想社会主义和德国唯心主义中固有的积极倾向之大成。在这一著作和其后的著作中,他用他的一元论观点来对抗诸“因素”相互作用的观点。普列汉诺夫的独到之处在于,他认为纯地缘上的影响对历史发展有着重大的作用,以及他把历史唯物主义运用于美学研究。普列汉诺夫与梅林和拉法格一道,详细阐发了这样的观点:艺术依赖于阶级的价值观,因而其最终的判断标准是内容而不是形式。 (查看原文)
0 有用 从来都不记得 2021-02-08
篇幅安排上能看出作者的政治倾向。对卢卡奇、科尔施、德拉-佩尔沃学派的介绍只有寥寥几页,而且并不能使读者有一个明晰的理解。然而对毛以及毛时期的中国的大篇幅介绍可谓是本书最大的惊喜。关于文革只有三年、文革是一场发动人民的反官僚主义运动以及中共无可争议地是一个农民党、无产阶级在无产阶级革命中的“缺位”等等说法,充分展现了作者的左派立场,也让人感到耳目一新。感谢各位学者的努力,让此书得以以其完整的面目与中... 篇幅安排上能看出作者的政治倾向。对卢卡奇、科尔施、德拉-佩尔沃学派的介绍只有寥寥几页,而且并不能使读者有一个明晰的理解。然而对毛以及毛时期的中国的大篇幅介绍可谓是本书最大的惊喜。关于文革只有三年、文革是一场发动人民的反官僚主义运动以及中共无可争议地是一个农民党、无产阶级在无产阶级革命中的“缺位”等等说法,充分展现了作者的左派立场,也让人感到耳目一新。感谢各位学者的努力,让此书得以以其完整的面目与中国读者见面。 (展开)
1 有用 非藉秋风 2019-03-21
左翼的普遍见解:文革只有3年;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各阶级都很弱小,所以枪杆子里出政权。
0 有用 从来都不记得 2021-02-08
篇幅安排上能看出作者的政治倾向。对卢卡奇、科尔施、德拉-佩尔沃学派的介绍只有寥寥几页,而且并不能使读者有一个明晰的理解。然而对毛以及毛时期的中国的大篇幅介绍可谓是本书最大的惊喜。关于文革只有三年、文革是一场发动人民的反官僚主义运动以及中共无可争议地是一个农民党、无产阶级在无产阶级革命中的“缺位”等等说法,充分展现了作者的左派立场,也让人感到耳目一新。感谢各位学者的努力,让此书得以以其完整的面目与中... 篇幅安排上能看出作者的政治倾向。对卢卡奇、科尔施、德拉-佩尔沃学派的介绍只有寥寥几页,而且并不能使读者有一个明晰的理解。然而对毛以及毛时期的中国的大篇幅介绍可谓是本书最大的惊喜。关于文革只有三年、文革是一场发动人民的反官僚主义运动以及中共无可争议地是一个农民党、无产阶级在无产阶级革命中的“缺位”等等说法,充分展现了作者的左派立场,也让人感到耳目一新。感谢各位学者的努力,让此书得以以其完整的面目与中国读者见面。 (展开)
1 有用 非藉秋风 2019-03-21
左翼的普遍见解:文革只有3年;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各阶级都很弱小,所以枪杆子里出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