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文学论丛(北京大学出版社) (Anatole)
- 待读 (jakdan)
- 书单|乐黛云部分著作清单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跨文化之桥的评论:
feed: rss 2.0
订阅关于跨文化之桥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你的小叶 2021-04-06 14:12:02
微信读书上读的这一版,感觉乐黛云老师在写比较文学理论(如《比较文学原理新编》)的时候理论性知识很强,搭建的结构很扎实,但到了这本《跨文化之桥》印象却不深刻,第一编是最有现实参考价值的,讲到自我与他者、互动认知、文化相对主义等问题,打破了文化中心主义的限制,但感觉又被“跨文化”这个模子束缚住了。后面的现当代(女性主义)等我没有仔细的阅读,但书友说得对,北大的比较文学确实关注现当代更多,但不失为一本中... 微信读书上读的这一版,感觉乐黛云老师在写比较文学理论(如《比较文学原理新编》)的时候理论性知识很强,搭建的结构很扎实,但到了这本《跨文化之桥》印象却不深刻,第一编是最有现实参考价值的,讲到自我与他者、互动认知、文化相对主义等问题,打破了文化中心主义的限制,但感觉又被“跨文化”这个模子束缚住了。后面的现当代(女性主义)等我没有仔细的阅读,但书友说得对,北大的比较文学确实关注现当代更多,但不失为一本中规中矩的论文集。 (展开)
1 有用 白山 2019-09-01 09:48:12
是论文集,感觉一般。翻完之后的认知基本还是停留在“比较文学不是文学比较”上,可能还多了跨文化意象研究和时代精神分析?另外北大的比较文学非常偏现当代。
0 有用 海绵宝宝迷魂记 2024-03-28 16:17:35 山西
论文集,前半段重复性较高,导致阅读体验蛮差,但后半段的一些相对较为学术和上理论的文章很喜欢(打分也多因此&乐黛云老师是杨周翰的学生,后续戴锦华老师的老师),后又去了解邵洵美的事情,哭惨了。理想主义者之光,不会熄灭,“人生不过是极短时间的寄旅,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决不使你有一秒钟的逗留,那么,眼前的快乐自当尽量去享受。与其做一支蜡烛焚毁了自己的身体给人家利用,不如做一朵白云幻出十百千万不同的神秘的象... 论文集,前半段重复性较高,导致阅读体验蛮差,但后半段的一些相对较为学术和上理论的文章很喜欢(打分也多因此&乐黛云老师是杨周翰的学生,后续戴锦华老师的老师),后又去了解邵洵美的事情,哭惨了。理想主义者之光,不会熄灭,“人生不过是极短时间的寄旅,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决不使你有一秒钟的逗留,那么,眼前的快乐自当尽量去享受。与其做一支蜡烛焚毁了自己的身体给人家利用,不如做一朵白云幻出十百千万不同的神秘的象征,虽然会散化消灭,但至少比蜡烛的生命要有意义得多。” (展开)
0 有用 こころ 2021-10-27 12:48:00
论文编辑得有点混乱。前后差异太大,前半部分的文章大多刊登于杂志,都谈得很浅,而且内容重复较多。后半部分的论文都是对具体问题的分析了。关于《学衡》杂志、《再生缘》及女性主义的几篇都很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