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六记的书评 (122)

清芷 2017-05-13 20:06:55

浮生如梦,一响贪欢

木心先生有一首描写《五月》的诗: 你这样吹过 清凉,柔和 再吹过来的 我知道不是你了 读罢感觉甚妙。 五月的季节,行走在街道上,不时会瞥见某户人家的庭院里,栽种着一棵果实累累的枇杷树。微风拂过,宽大的叶子在阳光下摆动着,上下起伏间褪去了周遭的喧嚣。不自觉地让人忆...  (展开)
朱鸰 2017-07-04 11:24:54

天上美人来,人间良夜静

文|周公度 沈复此书,书名虽然源自李白的《春夜宴桃李园序》,但比李白多三分静气。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李白行文有暗夜气,月光气,灯盏璀璨,又花枝招展,有一种秉烛夜游的急切。而沈复之文,有着落花流水的时光散漫,庭...  (展开)
朱鸰 2017-07-04 11:17:48

“足本”之期(本文节选自译注者序)

文|周公度 《浮生六记》自光绪四年(1878年)首次刊印,至今有近两百种。民国历史虽然仅三十八年,版本也有近六十种。一本连传记都难写完整的作者的小书,百年之间版本如此之多,远超晚清以来的所有散文随笔作家,可谓奇迹。 对于民国的学人而言,这是中国古代叙事文学的一脉,...  (展开)
卡布奇诺花蜜 2019-02-26 22:13:54

看不懂的事情,看得懂的事情,都属于生活。

看不懂的事情,看得懂的事情,都属于生活。 《浮生六记》的文字表面来看,沈复似乎天然懂得如何在平庸的生活中经营艺术美感,比如插花、叠石,制作盆景、培植果蔬,甚至是制造家具。无论在杭州、扬州,这种把生活尽可能艺术化的初衷没有丝毫改变。放在今天,大概会被冠以文艺青...  (展开)
_秦风 2019-01-17 21:02:23

女子当如芸,男子莫学复

未读此书时,本以为是诗词云云。然读罢第一记后只觉女子如芸,令人神往。 陈芸,一个生于“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年代,有着现代女性所追求的独立性自然让人眼前一亮。对于文学,有着自己独有的追求,不为世俗之见所囿。对于爱情,也有相敬如宾的坚定,而不全然依附于丈夫所想的“...  (展开)
Danielle-丹妮 2018-06-27 16:46:44

我不觉得芸娘可爱,但觉得沈复活该

看这本书的过程犹如做过山车一般,前两卷讲述他们婚姻前几年的生活真的是神仙眷侣让人羡慕,可是看到芸娘为沈复纳妾,替弟弟背黑锅,为翁婆不喜时沈复的无能真的犹如吞了苍蝇一般让人厌恶。沈复和芸娘之间,简直是母子型爱情,芸娘就像沈复的第二个妈,包容他一切的。芸娘去世...  (展开)
小特 2017-07-18 10:33:32

一个“渣男”的独白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思索良久,迟迟难以下笔;原因有二,一是,恐自身阅历不足,难以窥透书中世界,不能写下精妙的见解。二是,内心深处的矛盾,于书而言,还是给予肯定的;而于书中的时代而言,却有气愤填膺之感。仅以个人之见,略书阅读之感。 单单就本书的文辞与架构而言,还是值得肯定的。沉醉...  (展开)
沉吟碧云间 2017-05-14 21:17:27

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初遇沈复,还是在...  (展开)
lulusw 2025-03-18 21:33:37

性格决定命运

这个版本的浮生六记是目前市面上最好的,周公度的翻译和注释简直完美,作家榜的排版和用纸也是良心,点赞。 说回书本身,虽然沈复夫妻俩的恩恩爱爱很让人羡慕,但看完之后,难免让人唏嘘,沈复自己就是个浪荡胚子,游手好闲,不务正业,坐吃山空,卖春召妓,基本把一个纨绔子弟...  (展开)
Kiddy爱读书 2023-01-28 18:39:18

浮生美若梦 遗憾之大成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说来说去头一遭还都得感谢杨醒逋,人家归根结底还是文人出身;吃饱了既没逛窑子也没去赌坊耍钱,而是逛书摊——当然不排除是路过,那就更说明杨先生骨子里的文人习气。逛了书摊才买下这本《浮生六记》(后命名)的手稿,品读后大为“心醉”。后来妹夫儿王韬——这是清末学者、...  (展开)
风林鸟 2023-01-13 21:28:56

浮生六记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浮生若梦,为欢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及时行乐。 《浮生六记》是沈复给芸娘的绝美情书,这对神仙眷侣的爱情故事甜蜜得并不会引人妒忌,反而会伤其坎坷离愁,只恨天公不假年岁,让这段感情终结于颠沛流离之中。 从书中可以看出沈复的博学多才和文采斐然,而且性情洒脱、思...  (展开)
月自黄昏水自安 2022-12-16 21:38:08

诗和远方应建在苟且之上

从此扰扰攘攘,又不知梦醒何时耳。——《浮生六记》 沈复的《浮生六记》可谓是文艺青年必看的一本书,读罢口齿生香。 虽为文言,但浅白易懂,可读原文而不用翻译,这并不是说沈三白的文笔有多么优美,主要是因为他的情感是真的。 有真情实感,才是写文章尤其是写散文的第一要诀...  (展开)
孤心止水 2022-10-06 21:24:03

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浮生恍若梦,为欢能几何? 弹一曲相思,诉几多离愁。 ——题记 上之所记似与沈芸之情遇所述大相径庭,书中所记沈复与芸娘闲情记趣,乐事颇多,与我国大多数古典爱情故事不同是,它写的是真真切切的琐碎生活,并不是那绝美凄惨的爱情故事。而以上所记是我的心声。 不知何时何地...  (展开)
Hanbo 2021-12-27 00:14:47

《浮生六记》有感

通过《浮生六记》,仿佛穿越到了沈复的时空,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陪他走过了好多时刻,有点像以他的知己自居。就是这么一个忧愁善感,且带有古人作为文人的浪漫主义的气息的形象,跟我一点一滴的倾诉着生活中的许许多多不如意,和得意。最令我惋惜的是沈复父母对于芸娘的误解,...  (展开)
冬川十里春 2021-09-03 20:53:57

浮生六记

高三的时候为了高考,语文老师那叫一个竭心竭力的给我们找素材,然后就读到了沈复的句子 约几个知心密友,到野外溪旁,或琴棋适性,或曲水流觞:或说些善因果报,或论些今古兴亡:看花枝堆锦绣,听鸟语弄笙簧 那时候就觉得:哇塞,这么诗情画意啊,是我梦想的生活没错了。后来...  (展开)
指路人 2021-09-03 11:20:36

荣枯有数,得失难量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每每读罢掩卷,便会感慨万千。沈复年少时与和他心性相似的陈芸相遇,二人怀揣着一颗赤子之心,有着对理想的纯粹生活的追求和喜爱,将日子过得诗意盎然。沈复虽为一介才子却对官宦功名漠然相待,纵使身陷囹圄也未曾汲汲于名利。因此生活的灿烂华美都在世事变迁中走向凋零,妻死...  (展开)
雪中间 2021-08-17 17:25:31

《浮生六记》读后感

http://t.cn/A6Ia9lcT 世界上的多数人是更倾向于平凡,要经过几百年、要在几亿人中才会出现一个能被编写进教科书的能臣武士,可所有人都在追求成功,大家都忘记了要怎样去接受自己的平凡,怎样去苦中作乐,怎样去告诉自己没有成功的话自己存在的意义。我想沈复用他不是太精湛的...  (展开)
苏珍 2020-01-11 17:55:47

评《浮生六记》

我是他老婆的话我也愿意尽心侍候这样一个男人。他会写诗,会作文,会画画,懂插花,然后他太懂旅游了,见多识广,找不到几个像他这样酷爱旅游的人了,写的游记读起来让我对出游也心生向往。最重要的是他对女人很好,能把女人当成平等的个体来对待。他疼老婆护老婆,他和他老婆...  (展开)
米九是酒 2019-11-24 18:41:00

小人物的爱恨嗔痴

[Eutòpia] 我真诚的相信,一个谦卑渺小的生命能快乐的过一辈子,是宇宙间之至美--林语堂 沈复,字三白,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生于苏州城。生于太平盛世的读书人家。一生平凡,未曾有过壮举名事,做过幕僚,学过经商,一度靠卖字画为生。 此书是他四十六岁时所写的自传,他的...  (展开)
亚斌 2019-04-20 23:59:30

浮生若梦,为欢几何:读<<浮生六记>>后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今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在《春夜宴桃李园序》中,李白如是写道。古往今来,浮生皆若梦,而真正为欢的却了无几,沈三白可算得上一个。 不惑之年,失妻丧子,茕茕孑立,独自飘零,卖画为生。回忆人生忽觉如梦一场,记起...  (展开)
<前页 1 2 3 4 5 6 7 后页> (共122条)

订阅浮生六记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