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里摆夷之生命环 短评

热门
  • 8 🐧是นก 2017-06-24 16:53:46

    在田野里读完,对生命环一篇有了更切实的理解;文化和民族像是地层学一样的分布,云南的诸民族以山而不是以河为单位区分等等,有的同意,有的存疑;最后,陶先生的边政学或许最天真,但是真的最让我这个无政府主义者喜爱…

  • 0 林窗 2024-01-25 22:30:50 德国

    陶一些重要的文章没有选入

  • 0 云雀 2023-10-31 23:05:52 北京

    翻过导读,写得太好了,知识浅陋,很多地方还只能略知其意,值得之后反复回顾。

  • 0 董斜川 2023-04-08 16:54:09 宁夏

    《鼗鋆夔》 把酒谑嘲,西南部族之鸡骨卜。 怖恫声色,滴羞笃速。 道一声菀枯隆杀,琐琐葡萄耳。 睡尸愆年,青黄沟木; 等待鞷铎,鸥鸦答录。 樽惘壤移,冢替穸壅; 焚香扫地,尧典废笼。 卿葬高原,撩拨三川无声舟子; 陵阙梦里,万籁俱利伽罗圆寂。 怅泰西,望洋兴叹罢,郢胸迟暮。 灵鼗徒响,芸芸愚公,古今一揆。 大块苦,世间不过嬉游处。

  • 0 獾小欢 2024-10-31 15:28:19 湖南

    研究需要,鸡骨卜和生命环两篇

  • 0 Morf 2025-01-20 01:48:55 北京

    导论细致、全面。不过陶云逵为什么在其博士论文中就已展现出不同于导师费舍尔以种族为核心的研究取向?书中梳理了陶云逵留学德国前后接受的知识脉络,那么这些知识线索是如何作用到陶云逵不同阶段的问题意识的?感觉其中的关联并不清晰。

  • 2 夜归值雪 2020-01-07 19:57:58

    相比于英国人类学注重现代、功能、结构的传统,德国人类学则更注重历史、形式、传播,注重 从各方面的相异之处入手,可以看出陶云逵的研究带有明显的德国人类学传统色彩,他的历史人类学研究一个显著特点是文化史的研究路径,他用“文化”理论来做实地经验研究,又在实证研究中思考如何保存“文化”,肯定人的精神价值,反对简单粗暴的民族同化政策。虽然书中侧重于对所看到的所听到的现象进行叙述,而对这些现象进行社会学的诠释和历史学的考证较少,但作为西南民族研究的先驱之一,他筚路蓝缕的开拓之功是值得我们敬畏的。斯人早逝,重读他的文章,想到他在艰苦贫病的条件下对边疆民族地区的考察,想到他把满腔的热情挥洒到那片遥远的土地,不禁感慨万千,肃然起敬。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