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人、Q方法与传播学 短评

热门 最新
  • 10 竹蜻蜓在飞行 2018-07-16 09:19:54

    所以有人把斯蒂芬金的这本《大众传播的游戏理论》翻译一下吗?

  • 0 罗汉果泡茶🍵 2017-12-12 15:03:02

    本书三个部分值得借鉴。第一章第三部分,世界游戏概念的起源,继承赫伊津哈《游戏的人》文化人类学视角,从更渊远的历史角度追溯游戏的概念。第二,对威廉·斯蒂芬森Q方法的介绍很详细,借助斯拉夫的实际案例,但苦于读者数学功底较弱,待未来深入解读;第三,传播学理论范式部分,客观经验主义、诠释经验主义以及批判理论的分类值得继续深入思考,而且归纳较为精巧准确,值得深思。除此之外,在第一章也有从中国古代文化经典来对游戏概念的追溯。这部分虽然解释不太足够,但是角度很新颖。可以值得后面的研究者立项深入考察。

  • 0 游乐云 2021-11-05 15:58:11

    我没有完全看懂Q方法555555 无能狂怒 仰天长啸 有一种统计学上的迷茫 就是既觉得有道理 又觉得有点牵强和抬高了 说不清楚

  • 0 半夏未央 2022-04-28 21:50:47

    汪洋恣肆,下的功夫是一望即知的

  • 0 三叶虫 2023-06-01 17:18:47 山东

    昨天看完的忘标了,作者字里行间处处洋溢着对斯蒂芬森的喜爱以及对于他的思想埋没在主流传播学话语下的惋惜。 个人量化基础太弱,介绍Q方法那章的几个复杂公式其实还是没太看明白。 所以中文版的斯蒂芬森著作什么时候能看到?

  • 0 Joeliii 2023-10-27 02:09:51 广东

    讲真,我觉得硕论写得更简洁有力些。 成书补充了很多细节,但也有很多细枝末节换着法子和位置被不断复述。

  • 0 没有个性的人 2020-07-17 10:31:01

    读到第125页感觉除了赫伊津哈部分,没有感觉到是游戏理论,感觉和文化研究学派一般性理论比较像,传播快乐与传播痛苦,积聚精神与社会控制文中阐述的不是很游戏

  • 0 Orange 2018-08-19 11:12:10

    传播游戏理论,以及各学科的游戏理论如今已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了!

  • 0 猫当麦 2021-09-18 00:02:35

    作者高度赞赏斯蒂芬森的“游戏人”与“Q方法”,认为他的理论融合了科学理性与人文关怀——尽管一直以来都被明珠暗投。而随着“传播游戏”理论在网络信息时代下的广泛使用,斯蒂芬森必然能够得到更多人的发现与认同。客观而言,尽管“Q方法论”在操作过程充满繁琐和许多不确定性,但正如斯蒂芬森弟子洛根所说,斯蒂芬森的贡献不仅仅只是提供一种新的范式,更是提供了一种方法论的参照点。 作者确实是斯蒂芬森大迷弟,尽管有些章节内容重复、主题分散,不过硕论写成这样还能出书已经非常了不起啦!

  • 0 本仔主义 2021-08-20 22:14:13

    背景性内容很详实,尤其是对于游戏理论和其他理论的共识与交叉,描述很全面,但理论挖掘的深度有些欠缺,包括对Q方法的阐释和应用。

  • 0 芝芝笑一笑 2018-07-01 22:16:15

    书名真是好呀!

  • 3 倥偯 2019-06-06 20:33:44

    幸好没买这本书(借的),建议从70页左右之后看起。。。前面怎么跟语义学较那么多劲。。。结果后面的内容我觉得。。。也没有很好的程度吧。。。

  • 0 tsuyu 2019-06-01 17:05:38

    被忽略的一种传播理论

  • 2 怂朗 2021-05-13 20:15:32

    在多次续借和在预约后,我终于看完了这本以硕士毕业论文为基础的学术著作。 读作者的硕士论文时,那种激昂澎湃、扑面而来的文人气息在书中已经近乎没有了,可能是受两篇序的影响,我看到了该书过于浓重的主观心理。再过两天就是选题讨论,我其实已经不太能确定自己是否可以说服自己以Q方法为主要理论了。 作者每为他多写一个字,我都更加觉得是Q方法最后的挣扎,由于我找不到原著译版,迷茫于它的科学性和可验证性,至今我都没有想明白Q方法为何不是质性和量化的简单相加——尤其是在扯上量子物理之后,所有的东西都在我脑中打架,一切都显得更扯了。 我既不清楚Q方法值不值得冒险,也不清楚用我游戏研究游戏是不是多此一举……多洗爹,好难。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