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仙卢仝诗作赏析》
冒死代天谋长策——《月蚀诗》注译赏析史颂光 1
坚脆与人譬若何——《哭玉碑子》注译赏析李菊月 19
体恤百姓及生灵——《观放鱼歌》注译赏析周吉善 22
五味杂陈怜蒙童——《示添丁》注译赏析李菊月 33
方家教子立身重——《寄男抱孙》注译赏析李菊月 36
万卷堆胸漫愚公——《自咏三首》注译赏析李菊月 40
剑吟龙吼报国心——《送王储詹事西游献兵书》注译赏析冯克河 43
离觞怅醉北渚人——《送邵兵曹归江南》注译赏析冯克河 46
酒家楼月影孤身——《寄外兄魏澈》注译赏析冯克河 48
无数心花发桃李——《喜逢郑三游山》注译赏析徐战云 50
失亿放矢无穷意——《卓女怨》注译赏析徐战云 53
年去年来忒无情——《守岁二首》注译赏析周吉善 56
玉钩忆悬凤凰宫——《新月》注译赏析周吉善 60
万事欲休唯一尊——《解闷》注译赏析周吉善 63
鹏腾鳌倒展胸襟——《扬子津》注译赏析周吉善 65
弱冠立志挽颓风——《人日立春》注译赏析周吉善 68
月系三人酬诗兴——《送尉迟羽之归宣州》注译赏析周吉善 71
怨愤春风并太岁——《悲新年》注译赏析周吉善 73
憎醒不得偷蜜醉——《忆酒寄刘侍郎》注译赏析周吉善 75
孑立只缘腹中空——《白鹭鸶》注译赏析周吉善 78
高山流水徽心声——《风中琴》注译赏析史颂光 80
燕尔远行自断魂——《感秋别怨》注译赏析周吉善 82
融入自然文思静——《新蝉》注译赏析周吉善 85
凌霜傲雪忠良根——《题褚遂良孙庭竹》注译赏析周吉善 87
渴心蒙尘生疑云——《访含曦上人》注译赏析周吉善 89
困境愈显品高洁——《客淮南病》注译赏析冯克河 91
大爱及物现心辙——《村醉》注译赏析李菊月 93
与石共痴风月古——《萧宅二三子赠答诗二十首并序》注译赏析史颂光 95
同命相怜愿邻处——《龟铭》注译赏析李菊月 109
对镜更须重修身——《梳铭》注译赏析徐战云 111
喜掀珠帘弄深春——《小妇吟》注译赏析徐战云 113
闻道欲来相问讯——《月下寄徐希仁》注译赏析徐战云 116
石灵自缘造化深——《赠徐希仁石砚别》注译赏析李菊月 118
相思一夜梅花发——《有所思》注译赏析徐战云 121
幽枝犹自绽奇葩——《楼上女儿曲》注译赏析徐战云 125
江水泠泠彻底清——《秋梦行》注译赏析徐战云 129
无极思情蕴人生——《自君之出矣》注译赏析史颂光 133
焉知苍生命倒悬——《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注译赏析周吉善 135
壮志干云穷益坚——《冬行三首》注译赏析史颂光 143
忠告公卿共惜取——《常州孟谏议座上闻韩员外职方贬国子博士有感五首》注译赏析徐战云 150
不平则鸣韵非孤——《夏夜闻蚯蚓吟》注译赏析徐战云 155
劝酬国事为民躬——《扬州送伯龄过江》注译赏析徐战云 157
闲来共我研真经——《忆金鹅山沈山人二首》注译赏析徐战云 160
危难铸情情难休——《寄萧二十三庆中》注译赏析李菊月 165
天和清高冶操守——《赠金鹅山人沈师鲁》注译赏析史颂光 167
贤圣心事尽散释——《叹昨日三首》注译赏析徐战云 170
月事人事良可知——《月蚀诗》(二)注译赏析李菊月 174
自乃岩松荷缝惯——《直钩吟》注译赏析徐战云 177
两情义气薄云天——《与马异结交诗》注译赏析徐战云 180
醍醐灌顶兴亡叹——《感古四首》注译赏析史颂光 187
知雄守雌为与争——《杂兴》注译赏析史颂光 197
玉笛清音走忍听——《酬徐公以新文见招》注译赏析徐战云 199
八杀四孽拒而警——《门箴》注译赏析冯克河 201
博学精研集大成——《孟夫子生生亭赋》注译赏析徐战云 204
弦琴倾罍君归迎——《走笔追王内丘》注译赏析冯克河 207
缠绵徘徊两悱恻——《思君吟寄□□生》注译赏析冯克河 211
泌泉涤尘占松月——《将归山招冰僧》注译赏析李菊月 214
人间真情天不阻——《酬愿公雪中见寄》注译赏析冯克河 217
忍向知音倾肺腑——《苦雪寄退之》注译赏析冯克河 220
亦庄亦谐评高僧——《寄赠含曦上人》注译赏析冯克河 225
宾主感受各不同——《听萧君姬人弹琴》注译赏析冯克河 233
山人有羽叩天关——《蜻蜓歌》注译赏析冯克河 238
鸟嬉猴趣映逸然——《出山作》注译赏析李菊月 242
穷达一任逐水流——《寄崔柳州》注译赏析冯克河 244
神行无迹坐禅修——《赠稚禅师》注译赏析冯克河 247
杯渡一人法度众——《送好约法师归江南》注译赏析冯克河 249
关爱备至胜昆仲——《萧二十三赴歙州婚期二首》注译赏析李菊月 251
不落美言千丈坑——《掩关铭》注译赏析冯克河 253
如泣如诉战乱殇——《逢病军人》注译赏析冯克河 255
享闲自在唯仝庄——《山中》注译赏析李菊月 257
迎新杯中忧思长——《除夜》注译赏析冯克河 259
后记李菊月 262
《茶仙卢仝评鉴 》
第一章 花洞结庐亦耕亦读 1
第二章 追随韩愈移居洛阳 19
第三章 七碗茶歌传遍江南 38
第四章 重返故里创立茶会 63
第五章 茶道结缘一举成仙 78
第六章 长安请命冤死祸乱 91
尾声 102
卢仝行年表 104
附录: 109
1.济源玉川卢氏源流考 109
2.“玉川”与“玉川子”考略 121
3.济源清明会和唐代清明宴之缘 125
4.寻觅济源的茶文化(上篇) 128
5.寻觅济源的茶文化(下篇) 134
6.字里行间识卢仝 138
7.论卢仝煎茶技艺的形成与承传 145
8.卢仝生卒年新考 151
9.济源寻访卢仝故里 157
10.卢仝故里友人来 161
后记(我写卢仝) 163
主要参考文献 167
· · · · · · (
收起)
还没人写过短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