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妈碰巧给我发来袁爷爷写给妈妈的信,感叹道“是什么样的妈妈才能教出这样的孩子啊”,久违地像是在朋友一样的和我探讨。 她说,我突然也很想自己的妈妈。以前说赚了钱了要带她去北京的,最后她去世了也没去成,真是遗憾啊。我想哪天找个下午去她坟前坐一坐。 我说,我也很想她。 但我也很想你。 在天地之间,种子是通灵者,每一粒种子仿佛都有自己的宿命,从来就不是自顾自地孕育与生长。它兴许会被一阵风吹扬而起,但它不会绝尘而去,风将把它带到世界的某个角落,让它重新回归土地;它也许又会被一只鸟儿带到某个人迹罕至的角落,但那个角落到底在哪儿,是肥沃还是贫瘠,一粒种子又到底能否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谁也不知道,连它自己也不知道。-5.23
大晚上睡不着,打开樊登读书打算听20分钟催眠,结果一口气听完了《袁隆平的世界》,不由感慨,需要怎样大的勇气能和鄙夷的社会环境对抗,需要怎样大的热爱和耐心一直坚持,倘若其中任何一步放弃,都不会有杂交水稻,都不会实现中国乃至世界更多国家的粮食自由。袁老的一生配得上所有的荣誉,也是真正的有意义的人生。
今天袁老走了,我想了解一下袁老的一生,发现这书写的甚好,其中的真实性等大家来探讨吧
“对于我们这些历史追踪者,一切早已不是悬念,一切都是顺序,都是过程。而对于此时的袁隆平,一切依然还是未知数,该经历的他都得经历,该发生的也必将发生。”
袁老仙逝以后,我接触到了这本书。通过这本书,我第一次对这个“最熟悉的陌生老人”有了全面的了解。作者笔触很平实,通过描述,我看到了一个出生在战火,久经磨难的一个生动形象。袁老的一生是具有具有挑战性的,也是充满动力的。从1967年告诉世人那颗改变世界的种子到现在,袁老不断被陷害、被排挤、被猜疑,但是他毫不在意,一心只有四个字:杂交水稻。这是一个科学家的本心,也是他作为“杂交水稻之父”对于自己“孩子”的悉心关怀。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他的努力,杂交水稻这颗“改变世界的种子”不仅不断刷新亩产记录,也获得了世界的认可。而与杂交水稻的人才,也通过他的培养和帮助,像杂交水稻一样,不断结果,遍地开花。袁老的逝去是世界的一个巨大损失,但袁老并未完全逝去,他的成果仍被人享用,他的思想仍不断传承,不断发展。
袁老一辈子与种子作伴,而在袁老心中播种的正是母亲华静,睡前故事尼采哲学,英文熏陶,拜神农,都注定袁老充满华彩的一生。
2021年袁隆平去世时,就想找本书了解下他的一生。不得不说,这本书写得非常好,以报告文学的形式呈现了真实的袁隆平,全面呈现中国杂交水稻之路,以及袁隆平生活爱好和细节描写。另外,作者很有文采,金句信手拈来,看到有些地方很感动,眼泪在眼眶中打转。 这本传记很长,我花了十多个小时才看完,仍觉得意犹未尽,刚好在清明假期看完,感恩和缅怀袁隆平。 “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铭记袁隆平这句话。
樊登读书21.8.7
人就像一粒种子
这个要找机会要好好看看。原来找到那一株是这么难。袁老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条件下做实验,真是现在难以想象的。
樊登读书:20211216,袁老的一生,最神奇的海水稻。
😭如果以后遇到浪费粮食的人或者我的小孩不吃饭,我一定要给TA讲袁隆平的故事。
作者的报告文学事无巨细地还原了袁隆平,尤其是从出生到三系法杂交水稻成功,可以说袁隆平的前半生写得比较精彩。袁隆平走上农学研究这条路,主要是因为他经历过可怕的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立下让中国人吃饱饭的梦想愿望。在安江农校任教,坚持躬身下田。袁隆平和学生南繁育种,发现“野败”,到长沙种植,又发生518盗苗事件,还有从研究嫁接到研究杂交的转变,都是一再经历波折和失败,从点滴细节展现袁隆平务实求真的科研作风,最终依靠坚持和决心才获得如今的成就,不仅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还能够将杂交水稻推广到第三世界国家,推动世界第二次绿色革命。这条路实在太艰难,我羡慕他可以一生只做一件事,同时也敬佩他一生只做一件事。最后一章令人动容,袁隆平给三个孙女取名:有晴、有清、有明。不过作者实在太啰嗦。2021.11.14
听书听哭了,创新原来是这般艰难的事。当人有一个新的发明,酝酿于胸时,外人不过以理想主义称之;付诸实行初时,外人嗤之以鼻,以狂热分子称之;付诸大量行动却还没有成果时,外人往往将其一毁了之。但凡任何伟大的创举,总会经历质疑,也总有为之牺牲一切也不放弃的伟人,不断地去做开拓者。
文风矫揉造作得没法看
爱好 -> 自由;特点 -> 散漫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包括雄败!SALUTE
樊登读书
真的非常感动!做事刻苦真的很有必要。
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袁爷爷一路走好。
袁隆平足够伟大!但本书内容有太多作者自己的心理描述,仿佛你就是袁隆平一样,无关紧要的描述太多了,感觉是在有意拔高赞美。实际已不用你讲太多,但反过来就袁隆平一生事迹的梳理已经很详细了,就是太啰嗦,有太多的形容!
> 袁隆平的世界
14 有用 妙夏 2021-05-26 23:57:13
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妈碰巧给我发来袁爷爷写给妈妈的信,感叹道“是什么样的妈妈才能教出这样的孩子啊”,久违地像是在朋友一样的和我探讨。 她说,我突然也很想自己的妈妈。以前说赚了钱了要带她去北京的,最后她去世了也没去成,真是遗憾啊。我想哪天找个下午去她坟前坐一坐。 我说,我也很想她。 但我也很想你。 在天地之间,种子是通灵者,每一粒种子仿佛都有自己的宿命,从来就不是自顾自地孕育与生长。它兴许会被一阵风吹扬而起,但它不会绝尘而去,风将把它带到世界的某个角落,让它重新回归土地;它也许又会被一只鸟儿带到某个人迹罕至的角落,但那个角落到底在哪儿,是肥沃还是贫瘠,一粒种子又到底能否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谁也不知道,连它自己也不知道。-5.23
14 有用 冰冰爱画画 2021-07-18 02:34:25
大晚上睡不着,打开樊登读书打算听20分钟催眠,结果一口气听完了《袁隆平的世界》,不由感慨,需要怎样大的勇气能和鄙夷的社会环境对抗,需要怎样大的热爱和耐心一直坚持,倘若其中任何一步放弃,都不会有杂交水稻,都不会实现中国乃至世界更多国家的粮食自由。袁老的一生配得上所有的荣誉,也是真正的有意义的人生。
5 有用 鱼飞 2021-05-22 18:35:41
今天袁老走了,我想了解一下袁老的一生,发现这书写的甚好,其中的真实性等大家来探讨吧
7 有用 pooooh 2021-05-23 23:37:09
“对于我们这些历史追踪者,一切早已不是悬念,一切都是顺序,都是过程。而对于此时的袁隆平,一切依然还是未知数,该经历的他都得经历,该发生的也必将发生。”
7 有用 很随便的名字 2021-06-19 13:52:10
袁老仙逝以后,我接触到了这本书。通过这本书,我第一次对这个“最熟悉的陌生老人”有了全面的了解。作者笔触很平实,通过描述,我看到了一个出生在战火,久经磨难的一个生动形象。袁老的一生是具有具有挑战性的,也是充满动力的。从1967年告诉世人那颗改变世界的种子到现在,袁老不断被陷害、被排挤、被猜疑,但是他毫不在意,一心只有四个字:杂交水稻。这是一个科学家的本心,也是他作为“杂交水稻之父”对于自己“孩子”的悉心关怀。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他的努力,杂交水稻这颗“改变世界的种子”不仅不断刷新亩产记录,也获得了世界的认可。而与杂交水稻的人才,也通过他的培养和帮助,像杂交水稻一样,不断结果,遍地开花。袁老的逝去是世界的一个巨大损失,但袁老并未完全逝去,他的成果仍被人享用,他的思想仍不断传承,不断发展。
1 有用 Doble 2021-07-22 09:06:20
袁老一辈子与种子作伴,而在袁老心中播种的正是母亲华静,睡前故事尼采哲学,英文熏陶,拜神农,都注定袁老充满华彩的一生。
1 有用 木偶 2022-04-05 16:27:54
2021年袁隆平去世时,就想找本书了解下他的一生。不得不说,这本书写得非常好,以报告文学的形式呈现了真实的袁隆平,全面呈现中国杂交水稻之路,以及袁隆平生活爱好和细节描写。另外,作者很有文采,金句信手拈来,看到有些地方很感动,眼泪在眼眶中打转。 这本传记很长,我花了十多个小时才看完,仍觉得意犹未尽,刚好在清明假期看完,感恩和缅怀袁隆平。 “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铭记袁隆平这句话。
0 有用 oho好的好的 2022-03-17 10:45:42
樊登读书21.8.7
0 有用 最后的青豆 2022-01-25 08:27:34
人就像一粒种子
0 有用 Jian上眉梢的A 2021-12-14 13:41:01
这个要找机会要好好看看。原来找到那一株是这么难。袁老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条件下做实验,真是现在难以想象的。
0 有用 胖胖软软甜甜 2021-12-16 14:17:34
樊登读书:20211216,袁老的一生,最神奇的海水稻。
1 有用 行走的盛宴 2021-11-11 00:04:56
😭如果以后遇到浪费粮食的人或者我的小孩不吃饭,我一定要给TA讲袁隆平的故事。
2 有用 LV姑娘 2021-11-14 17:34:05
作者的报告文学事无巨细地还原了袁隆平,尤其是从出生到三系法杂交水稻成功,可以说袁隆平的前半生写得比较精彩。袁隆平走上农学研究这条路,主要是因为他经历过可怕的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立下让中国人吃饱饭的梦想愿望。在安江农校任教,坚持躬身下田。袁隆平和学生南繁育种,发现“野败”,到长沙种植,又发生518盗苗事件,还有从研究嫁接到研究杂交的转变,都是一再经历波折和失败,从点滴细节展现袁隆平务实求真的科研作风,最终依靠坚持和决心才获得如今的成就,不仅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还能够将杂交水稻推广到第三世界国家,推动世界第二次绿色革命。这条路实在太艰难,我羡慕他可以一生只做一件事,同时也敬佩他一生只做一件事。最后一章令人动容,袁隆平给三个孙女取名:有晴、有清、有明。不过作者实在太啰嗦。2021.11.14
1 有用 小脑斧~ 2021-12-08 21:18:58
听书听哭了,创新原来是这般艰难的事。当人有一个新的发明,酝酿于胸时,外人不过以理想主义称之;付诸实行初时,外人嗤之以鼻,以狂热分子称之;付诸大量行动却还没有成果时,外人往往将其一毁了之。但凡任何伟大的创举,总会经历质疑,也总有为之牺牲一切也不放弃的伟人,不断地去做开拓者。
0 有用 已弃号 2021-12-25 23:20:07
文风矫揉造作得没法看
0 有用 Juniberg 2021-12-01 18:50:46
爱好 -> 自由;特点 -> 散漫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包括雄败!SALUTE
0 有用 爱吃鱼的大脸猫 2021-10-27 21:45:14
樊登读书
0 有用 icedolly 2021-11-18 12:44:29
真的非常感动!做事刻苦真的很有必要。
0 有用 夏日茶 2022-01-17 21:39:48
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袁爷爷一路走好。
1 有用 阿弥陀佛么么哒 2022-01-20 23:28:07
袁隆平足够伟大!但本书内容有太多作者自己的心理描述,仿佛你就是袁隆平一样,无关紧要的描述太多了,感觉是在有意拔高赞美。实际已不用你讲太多,但反过来就袁隆平一生事迹的梳理已经很详细了,就是太啰嗦,有太多的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