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光运动的笔记(14)

按有用程度 按页码先后 最新笔记

  • 应物兄

    回头看看我几十年的阅读生涯,我发现,我的阅读从来就丝毫不关注“现实主义”的那些技巧和方法,我也几乎从来不去注意文章的表面结构,叙事的所谓策略等等。我每阅读一部喜欢的作品,都是“屏住气”,让语言发出的暗示信息在我心头开花。十三四岁读《红楼梦》时是这样,今天读《堂吉诃德》时仍然是这样,只不过现在比少年时代更自觉了而已。我的阅读方法始终没变。从前并没有人教我,应该说,那正是出自本能的阅读。 也许就是这...

    2024-10-08 10:11:03   7人喜欢

  • 冰山炸弹

    做不完的工作赚不完的钱,虽然累得要命,却是多么的兴致勃勃、情绪高昂。就这样,我和丈夫无意中成了最早的“个体户”。但我志不在此。我虽然也对缝纫有浓厚的兴趣,却一开始就是将它当作谋生的手段——我心里放不下我所酷爱的文学,之所以搞缝纫就是为了打好经济基础来从事文学创作。大约开业之后半年多,我就开始了写作。我的第一篇作品就是在文坛上得到公认的那篇《黄泥街》。那是在什么样的环境里头写出来的啊。白天帮顾客...

    2023-12-23 11:34:46   1人喜欢

  • Bergaudikamp

    一个幽灵在天地间游荡,它什么都不丢弃,什么都不遗忘。是因为有了它,天地万物才各就各位的,而它自己,却是由人类的冥想聚集而成。

    2025-02-08 21:42:48

  • 18q6

    终于有一天我明白了,我是没有希望变成“另一个”的。我永远只能是我,平凡的,庸俗的,行为举止并不高雅的,爱说人坏话的那个我。我唯一能做到的只是,让自己既是这一个,又是“另一个”。我幸运地找到了让我另一个生存、发展的空间,这样,我就每一天都可以同她在一起了。同她在一起是多么的幸福- 我俩穿着白色运动服,在初春的阳光里奔跑。我们在放风筝。那是南方的草地,草地的尽头有垂柳,天空高而温柔。 A period of soli...

    2024-10-07 20:50:49

  • 18q6

    “趋光运动” 的必要条件是,有光。 比起完整、强健的生命力,那种残缺的,间歇性充斥着矛盾,挣扎以及被自我毁灭的潜意识所主宰的存在于我来说更加真实。

    2024-10-06 15:36:09

  • Eugene.

    确切地说,人是不能返回的,人只能开拓,只能在开拓中去不断打通。当然,这就是返回。

    2024-08-19 23:50:12

  • Eugene.

    “某种灵光在人的一生中只闪现一次,然后便泯灭在一片黑暗之中。如果人在一生中不再去寻找她,她就等于从来没有过。

    2024-05-03 17:51:58

  • 冰山炸弹

    童年是人生的缩影,但那个缩影里的风景还未产生自我意识,也就是说,灵肉还未分家。我们的艺术创造,就是被意识到的童年。一切都早就有过了,但如果我们不追求,不在杀戮中不断地分裂自身,一切都不曾有过。那种传统式的返回是绝对不可能的,因为当人返回时,童年早已面目全非,没有美翼,只有生命的残骸和人造的标本。

    2023-12-26 21:38:23

  • 冰山炸弹

    螳螂王子在我手中翻滚绞扭的力度令我水生难忘,那是能够达到美的极致者所拥有的原始之力,击退死亡的自然之力,捍卫尊严的崇高力量。我被震撼,但在那个年龄,我还完全不懂得。我失落地站在草丛里,隐隐感到自已犯了大错。像别的孩子一样,我仍旧日日干着毁灭生命的勾当,这是我们的惯性,想要改也改不掉的癖好。对美的追逐越急迫,毁灭掉的东西就越多。啊,美翼,美翼历历在目,心旌摇摇! 为了让美变成我的现实,我终于找到了...

    2023-12-26 21:34:23

  • 冰山炸弹

    写作是什么呢?写作不就是脑海空空,摒除了表层的欲望,让深层的本质展露吗?童年或青少年时那种一段一段的“挨”,可能正是一种写作前的准备、预习吧。如果一个人没有经历过这种“挨”,他就很难写出我这种实验小说。一个终日忙忙碌碌暴露在众人眼中的人,一个脑子里塞满了事务的人,他的本质是很难展露的。当然,如果那人年轻,才华横溢,也许可以做到,比如三十岁的卡夫卡。但那对他的健康是具有杀伤力的,所以他才一直盼望...

    2023-12-23 19:30:27

<前页 1 2 后页>

笔记是你写在书页留白边上的内容;是你阅读中的批注、摘抄及随感。

笔记必须是自己所写,不欢迎转载。摘抄原文的部分应该进行特殊标明。

趋光运动

>趋光运动